反比例函数观课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049938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比例函数观课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反比例函数观课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反比例函数观课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比例函数观课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比例函数观课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比例函数观课报告此次研修观看了李亭亭老师执教的反比例 教学实录,使我感触很深。李老师对教材的理解,知识的传授,重难点的把握,都拿捏的非常准确,是我学习的榜样,并给 了我很好的启示。现将自己的一点感悟总结如下: 一、良好的专业素养是成功教学的奠基石。 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虽然不能亲临现场观摩李老师的示范课,但通过录像,仍然 受到了李老师的良好专业素养。 教学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 结构合理、 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教态从容自如,并且充分发挥了学 生的主体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新课标确立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2、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李老师准确的从这三方面切入,这是对发展性教学核心内涵的理解,也是对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集中体现的感悟。 二、 趣味性教学激发了学习兴趣,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引发学习动机是教学的起始阶段,课堂一开始,李老师由小组讨论从而导入课题,教学与生活相结合,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初步 感受“反比例关系” ,为课堂教学增添了色彩。紧接着,为了让学生 找出抽象实际事例中的数量变化规律,形成反比例概念,李老师让学 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来到学生身边单独指导,将学生的答案进行归 纳总结,并给予鼓励式的评价,使学生找出变量与定量,更加深 入理解了“反比例关系这一模糊的概念,充分的体

3、现了以“学生为 本”的教学思想。李老师的课堂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 性、 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 运用了以语言传递为主、 以活动探究为主、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为我们了示范了一堂好课。 三、重难点逐个突破,迎合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反比例关系中找“定量”与“变量”是学习中的重点,而二者之 间的关系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 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对此,李老师 并没有直接将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慢慢引导,让学生思考,并 将思考的过程在课堂上准确的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对于 学生总结出来的规律在屏幕上投

4、影, 学生自己熟读并提问更加加深对 正比例关系的理解,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多样的评价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教学评价可以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 向、检验教学效果,李老师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客观性、全面性、指导 性与科学性原则,为教育教学增添色彩。 “热烈鼓掌”是李老师常用 的评价手段, 幽默风趣的评价方法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本身迈了重要一 步,不仅让他们肯定了自己,也使得学生可持续发展得以进行。李老 师的课上没有否定、没有批评,他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 教,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对学生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分层教

5、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一次函数”的内容对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这节课时,应注意和一次函数,尤其是正比例函数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函数的意义、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方面辨明相应的差别,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在探索的途径和方法上与一次函数相似。对于所设置的问题应为学生熟悉,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或者进入学生生活的圈子里,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皆数学,生活处处有函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