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笔记.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047665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概论》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济法概论》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济法概论》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法概论》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概论》笔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法概论笔记第一编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和地位1、“经济法”这个概念,是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在1755年的自然法典中首先提出来的。进入20世纪以来,德国学者首先使用了这一概念。2、深入研究并准确了解经济法的概念的重要性:(1)健全我国经济法制的需要。(2)发展经济法科学和搞好经济法教学的需要。3、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根据改革开放的需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来确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4、经济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称物质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5、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不是一切经济关系,更不是经济关系以外的其他社会关系。

2、6、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协调是因为:(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所以,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协调。(2)体现了国家经济管理的职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体现了“国家之手”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3)市场经济情况下,虽然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滞后性和一定的盲目性,决定了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必要性。(4)实践证明,只有既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进行必要的国家协调,才能保证国民经济高效正常运行。7、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1)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在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和企业的内部管理过

3、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简称企业组织管理关系)(2)市场管理关系;(3)宏观调控关系;(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4)社会经济保障关系;(在对作为劳动力资源的劳动者实行社会保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简称为社会经济保障关系)8、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2)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3)经济法不同于国内法体系的其他法的部门。9、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是指在整个法的体系中,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其重要性如何。/ 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法的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10、为什么说经济法

4、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1)凡调整特定社会关系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就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每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必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没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2)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决定于经济法是否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第一,经济法只调整在国家协调本过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第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是可以分开的,有自己的特征的。11、经济法的巨大作用表现在:(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3)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4)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 第二章 1、经济法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2、经济法体系的结构,决定于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法关系的结构。/(1)企业组织管理法:可划分为独资本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组织管理法;(2)市场管理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宏观调控法:投资法,预算法,税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4)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优抚安置法等。3、经济法的实质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来源于谁的意志。具体来说,经济法律规范来源于掌握国家政权阶级的意志,即表现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经济法的形式渊源:经济法规范来源于何种法的形式。换

6、言之,是指经济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4、经济法渊源的种类:根据创制方式不同,分为制定法和非制定法。制定法既成文法,非制定法即不成文法。/制定法:指由国家指定的,以规范性文件为表现形式的法:(1)宪法;(2)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3)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4)部,委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5)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6)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有关规范性文件。/非制定法:指由国家认可并赋予法律约束力的习惯、判例:(1)习惯法:指由国家认可并赋予法律约束力的习惯。(在我国,习惯法属于经济法的渊源,但不是主要渊源)(2)判例法:指由

7、国家认可并赋予法律约束力的判例。(在我国,有判例,没有判例法) 第三章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密切的联系。经济法律关系,是指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发生的思想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3、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客体。4、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内容或客体的变化。 / 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指在

8、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消灭。5、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即经济法主体,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6、在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1)国家机关 (2)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3)企业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4)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公民。7、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8、经济权利: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经济义务: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9、经济权利有:(1)经济职权(2)财产所有权(3)经营管

9、理权10、经济职权:指国家机关进行经济管理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特征:(1)产生基于国家授权或法律的直接规定 (2)具有命令与服从的隶属性质 (3)不可随意转让、放弃和抛弃 / 内容:包括决策权、资源配置权、指挥权、调节权、监督权等11、财产所有权:即所有权。指所有者对其财产依法享有的独立支配权。12、经营管理权: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 包括:产、供、销、人、财、物1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 / 包括:(1)经济行为(2)物(3)货币和有价证券(4)科学技术成果14、实行经济法中的奖惩制度和保护经济法律关

10、系的关系:(1)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必须保护经济法律关系;只有保护经济法律关系,使得经济法主体真正能够行使自己的经济权利,履行自己的经济义务,才能保证经济法的实施,发挥经济法的作用。(2)在经济法中,一定要对奖励与惩罚作出明确的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如果不对奖励与惩罚作出规定,或虽作出规定但不实行,从而丧失了经济法作为法律所特有的严肃性和高度权威,经济法律关系也就得不到保护。15、奖励分为物质奖(经济鼓励措施)和荣誉奖(精神鼓励措施) / 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同时适用。16、惩罚分为追究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第四章1、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和废

11、止)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2、经济法制定的现状:我过在制定发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表现在:不少急需的经济法律法规尚未制定出来;相当一部分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需要抓紧修改完善;很多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虽很重要,但层次低,权威性差,有必要继续和加强经济立法。3、经济法制定的基本经验:(1)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2)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3)要加快步伐,提高质量;(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有与无的关系;多与少的关系;粗与细的关系)(4)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5)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优化经济法律、法规起草班子的结构;(6)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立法成果和经验4、经济

12、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 / 经济守法,是指经济法主体遵守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 经济执法,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执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 经济司法,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处理违反经济法律规范的案件的活动。5、经济法实施的现状:我国经济法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绩表现在:(1)在规范市场主体方面(2)在健全市场管理方面(3)加强宏观调控方面(4)完善社会保障方面。6、强化实施经济法应采取的对策:(1)深入开展全方位的经济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经济法制观念;(2)加强经济执法、司法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3)健全经济执法、司法机构,改革与完善经济执法、司法制度;(4)规范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促进经济法的实施;(5)建立监督体系,全面加加强对于经济守法、执法、司法的监督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