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04060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A合理规划城镇功能分区B控制人口增长C大面积植树造林 D控制污染物排放解析:合理规划城镇功能分区、控制人口增长和大面积植树造林等都是缓解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但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污染源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故选D项。答案:D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图为我国天津市某年四季PM2.5平均日变化分布图。读图完成23题。2代表冬季的曲线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大气中PM2

2、.5的含量与污染的排放和大气状况有关,天津是北方城市,冬季因供暖,大量燃煤而排放可入肺颗粒物较多,所以冬季天津市PM2.5曲线值应该最高。故选B。答案:B3关于四季PM2.5变化曲线叙述不正确的是()A早晨峰值出现在6至9时左右,与人类活动相关B受大气运动影响14时前后出现低值CPM2.5曲线变化与气温变化规律相同D各个季节的曲线呈双峰变化解析:早晨峰值出现在6至9时左右,是因为该时段是上班高峰期,交通工具排放废弃物较多,与人类活动相关,14时前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对流旺盛,污染物易扩散,受大气运动影响出现低值;PM2.5曲线变化与气温变化规律不相同,如早晨在6至9时左右气温是一天中最低,但P

3、M2.5曲线出现峰值;各个季节的曲线出现早晚上下班时段双峰变化。故选C。答案:C4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下列垃圾正确的处置方式是()A渣土、陶瓷堆肥B玻璃、生活垃圾填埋C金属、纸木碎布回收D塑料、电池焚烧解析:可回收垃圾包括金属、玻璃、布料、塑料、废纸等;厨房垃圾如剩饭剩菜、果皮、菜根菜叶等可堆肥处理;渣土、陶瓷等应采取填埋的方式;电池应进行回收处理。答案:C5下面为某乡镇生态农业循环示意图。读图可知,该生态农业模式()A最适宜在西藏推广 B加快了城镇化发展C改善了生态环境 D属于大牧场放牧业解析:读图,图中有沼气

4、生产,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发酵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青藏高原温度低,不适宜推广,A错;这是生态农业模式,只是保护改善了生态环境,不能加快城镇化发展,B错、C对;图中标注的是奶牛饲养,不是大牧场放牧业,D错。答案:C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如果人类继续向大气中增加碳排放,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2 时,地球冰川将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6米,全球许多地区将被海水淹没。下图为南极洲海岸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洲的影响是()A平均海拔升高 B土地沙化严重C淡水资源减少 D旱涝灾害多发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南极洲冰盖融化,平均海拔会降低,A错。冰川融化,水源充足,不会有

5、土地沙化严重的问题,B错。冰融化后流入海洋,南极洲的淡水资源减少,C对。南极洲发生旱涝,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不能称为灾害,只能称现象,D错。答案:C7人类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解析: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各国共同协作完成,C对。答案:C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89题。8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解

6、析:该生态系统位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南方地区,森林在这一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果森林被破坏,将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此处的农田、村寨、河流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答案:B9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解析:将村寨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较清洁的水源,避免水源受农业生产的污染。答案:C读以下江西省19902005年的三废排放变化特征图,完成1011题。10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A工业废水 B工业废气C固体废弃物 D没有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工业固体排放在2002年

7、后基本为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答案:C11江西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1世纪迅速上升的原因不可能是()A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迁往江西C机动车增多D完善能源消费结构解析:完善能源消费结构会使工业废气排放量得到控制,而不是迅速上升。答案:D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呼伦湖水系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其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呼伦湖水系位置示意图。材料二19502005年呼伦湖水系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图。(1)呼伦湖水系的河流最主要补给类型是_,该区域的地带性植被是_。(4分)(2)呼

8、伦湖属于_(淡水或咸水)湖,该湖盛产的呼伦贝尔白鱼肉质鲜美的主要原因是_。(6分)(3)简述呼伦湖水系近50年以来农业用地的变化特点及对呼伦湖的水环境影响。(10分)(4)为了防止呼伦湖水系区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请你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8分)解析:第(1)题,呼伦湖位于大兴安岭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草原植被,但河流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为主。第(2)题,根据材料,水系注入黑龙江,是外流河,所以是淡水湖。该湖纬度高,温度低,呼伦贝尔白鱼生长速度慢,生产周期长。该地以牧业为主,工业污染少,水质好。所以呼伦贝尔白鱼肉质鲜美。第(3)题,根据材料二图分析,近年来,呼伦湖水系草地、林地面积减少

9、,耕地面积持续增加。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水位下降或水量减少;水位季节变化大,含盐量增加,水质变差;湿地减少,水生生物栖息地萎缩。第(4)题,防止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行退耕还草,规定合理的草场载畜量,避免过度放牧。加强流域水资源合理调配,节约用水。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答案:(1)雨水补给温带草原(2)淡水该湖纬度高,温度低,鱼生长速度慢,生产周期长;工业污染少,水质好(3)变化特点:草地、林地(总体)减少;耕地(持续)增加。影响:湖泊面积缩小(水位下降或水量减少);水位季节变化大;含盐量增加,水质变差;湿地减少,水生生物栖息地萎缩。(4)控制人口增长,

10、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草;规定合理的草场载畜量,避免过度放牧;加强流域水资源合理调配;节约用水;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13(28分)阅读青海省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青海省B地区牧场牧草变化表(数字越大,牧草质量越差)。 等级比例/%年份/年13级4级5级6级总面积/km2198509.2652.1338.6111 17219970048.351.710 793材料二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材料三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

11、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1)说出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8分)(2)简述建设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3)结合下图说出青海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具体表现。(12分)解析:第(1)题,B地区因过度放牧,进而引起草场退化;因草场破坏,所以其表现为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第(2)题,主要从影响此工业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去分析,从经济效益分析,接近原料地和燃料产地,以及交通便利,都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环境效益分析,发展循环经济,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政策的支持。第(3)题,

12、从图示分析,青海省的两大主导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其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属于清洁生产;其表现主要体现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上,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污染和废弃物排放,使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有了环境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答案:(1)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2)接近原料地(矿产资源丰富);接近燃料产地(近水电站);交通便利(位于交通枢纽);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3)清洁生产 (可持续经济发展)。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