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费燃气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03924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付费燃气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预付费燃气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预付费燃气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预付费燃气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预付费燃气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付费燃气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付费燃气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33/T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3-05-01实施2003-03-31发布预付费燃气表Prepayment Gas MetersDB33/T 4032003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 75.180.30N 127DB33/T 4032003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计量性能要求15 通用技术要求26 试验室和试验设备57 检验方法58 检验规则79 标志、标签和包装7I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R6-1989气体容积式流量计的一般规定、OIML R31-1995膜式煤气表、欧盟EN 1359-1999膜式燃气表、GB/T

2、6968-1997膜式煤气表以及JJF 1086-2002膜式煤气表定型鉴定大纲进行制订的,计量性能指标、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与上述文件等同。本标准总体技术内容与上述文件等效。本标准作为预付费燃气表的产品标准,在等效采用OIML R31-1995时未列入OIML R31-1995附录A规定的成员国目前暂时可以实施的最大允许误差(即GB/T 6968-1997中的A精确度等级),对于最大流量为16m3/h及以上的A级预付费燃气表,其计量性能可参照GB/T 6968-1997。虽然OIML R31-1995是根据膜式煤气表特点而制订的专业性很强的国际建议,但涉及有关预付费燃气表的具体内容很少,只规定

3、预付费装置对煤气表性能应无影响。考虑到目前我国预付费燃气表产品种类、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标准较OIML R31-1995规定了详细的技术条款。参照EN1359-1999,取消了机械压力损失检验项目,增加了始动流量检验及耐运输贮存性能试验等内容。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参加单位:杭州先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金卡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温州挺宇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贝特燃气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文新、赵建亮。参加起草人:张福荪、戴意深、陈伟平、徐伟波。本标准委托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负责解释。

4、II预付费燃气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付费燃气表的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具有柔形薄壁测量室测量气体流量的容积式燃气表膜式燃气表为计量仪表的各类预付费燃气表(本文中预付费燃气表有时又简称仪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69681997 膜式煤气表JJF 1086-2002 膜式煤气表定型鉴定大纲EN 1359

5、-1999 膜式燃气表OIML R6-1989 气体容积式流量计的一般规定OIML R31-1995 膜式煤气表术语和定义预付费燃气表装有单片机以接触或非接触形式进行电子信息转移、并具有预付费功能及用气控制的燃气计量仪表。脉冲体积当量燃气表机械运动元件上发出一个脉冲信号所代表的一个基本体积量。仪表系数单位体积的脉冲数。机电信号转换误差当采用机械计数器计量与电子数显控制计量双重计量时,机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计量时所产生的误差。始动流量燃气表开始连续指示计量时的流量(此时不计示值误差)。内泄漏量当仪表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时,仍有气体流过阀密封面的流量。计量性能要求最大允许误差基本误差新制造的预付费燃气

6、表的流量范围应符合GB/T 6968-1997中(B级)的要求,基本误差限见表1。计量稳定性同一流量点多次独立测量其误差的最大差值应不超过0.6%。误差曲线初始误差曲线应符合下列要求:在0.1Qmax至Qmax范围内,基本误差曲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不超过2%。基本误差限流量区间流量范围初始误差限耐久性误差限低区QminQ0.1Qmax3%-6%+3%高区0.1QmaxQQmax1.5%3%测试元件的标准偏差在相同测试条件下,以约0.1Qmax的试验流量,连续经至少30次的重复测量,其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不超过表2所规定的值。标准偏差最大流量值/(m3/h)允许最大标准偏差/(L)1100.21

7、61602机电信号转换计量误差机电信号转换计量误差应不超过1个脉冲体积当量。始动流量新制造的预付费燃气表的始动流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要求。始动流量最大流量值/(m3/h)始动流量/(L)12.534651081625134020651003216050通用技术要求一般要求预付费燃气表明示标志应符合本标准9.1内容要求。预付费燃气表外壳涂层应均匀,色泽光亮,不得有气泡、脱落、划痕等现象,计数轮字迹应清晰整洁, 显示屏无斑点、提示符无缺段少码等缺陷。预付费燃气表在运行过程中,不允许有异常的噪声及明显的间歇停止现象。预付费燃气表应设有有效封印。密封性整机密封性预付费燃气表应在不低于15kPa气体压力下

8、不外泄漏气。控制阀内泄漏量在5kPa气压下,控制阀内泄漏量应不超过表4规定值。内泄漏量最大流量/(m3/h)允许内泄漏量/(L/h) 1100.55161601压力损失预付费燃气表在Qmax时的总压力损失应不超过表5所规定的值。压力损失最大流量/(m3/h)初始压力损失最大允许值/(Pa)耐久性后压力损失最大允许值/(Pa)12.5200220462502751665300330100160400440耐久性仪表耐久性仪表应按表6之规定进行耐久性检验。耐久性检验后仪表的基本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的要求。耐久性检验等级样品数量最大流量/(m3/h)检验流量/(m3/h)运行时间和方法3110Qmax

9、连续或断续运行2000h,但应在100d内完成。216160不低于0.5 Qmax最好采用QmaxQmax时为2000h,小于Qmax时相当于在Qmax下运行2000h通过的体积所对应的时间。连续或断续运行,但应在180d内完成。21160Qmax连续运行5000h注:等级等同OIML R31-1995,等级等同EN 1359-1999。控制阀耐用性预付费燃气表控制阀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开关动作可靠,经连续2000次开关耐用性试验后,内泄漏量和压力损失仍应符合表4、表5的规定。控制器基本功能预付费燃气表至少应具有表7规定的基本功能。控制器基本功能功能名称技 术 要 求显示功能购气量应有明确显

10、示现有可用量应有明确显示已用累积量应有明确显示提示功能工作电源欠压应有明确提示剩余气量不足应有明确提示误操作应有明确提示控制保护功能气量累加及用气控制应准确无误数据保持与恢复应准确无误存量转移应准确无误欠压保护功能关闭控制阀断电保护功能关闭控制阀干扰保护功能维持原工作状态或关闭控制阀防爆性能对具有明示防爆特性的预付费燃气表,应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机构颁发的防爆合格证书。电磁兼容仪表在下述参数的电磁兼容试验期间,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频率范围:(0.1500)MHz; 试验场强:10V/m; 调幅:50%AM,1kHz矩形波。耐运输贮存性能预付费燃气表经过耐运输贮存性能试验后,应不出现程序紊乱和

11、功能故障,内存数据不应丢失或变化,外观不应损坏,密封性能仍应符合要求。基本误差仍应符合表1规定的要求。高低温、恒定湿热贮存预付费燃气表应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贮存性能,其中高温贮存(552);低温贮存(-202);恒定湿热贮存环境温度(552)、相对湿度(933)% 。碰撞预付费燃气表应具有良好的抗连续碰撞冲击性能,在包装条件下进行下列参数的碰撞试验:冲击加速度:(10010)m/s2;冲击频率: (60100) 次/min;冲击次数:(100010)次。试验室和试验设备试验室应满足下列要求:清洁、整齐、避免噪音;试验装置的能力应与预付费燃气表的性能相适应,并能以有效的方式对预付费燃气表进行性能试

12、验。环境参比条件环境温度:(202);相对湿度:(4075)%;大气压力:(86106)kPa。环境温度为下列温度的算术平均值:计量标准器附近的环境温度;被检表附近的环境温度;试验装置空气入口处的空气温度;被检表受检前存放处附近的温度。试验室环境温度应相对稳定,至少要满足下述要求:a) 平均环境温度变化每8h不大于2,且每小时不大于0.5;b) 计量标准器附近的环境温度、被检表附近的环境温度和试验装置空气入口处的空气温度三者之间的温度相差不大于0.5。环境条件检验a) 从第一次试验开始一直到最后一次试验结束为止应始终维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温度;b) 试验室的温度、湿度每小时应核对记录一次;c) 试

13、验室的大气压力每天至少测量一次。计量标准器和计量器具 测量预付费燃气表基本误差的试验装置可以是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等。计量标准器的准确度应等于或优于被检预付费燃气表基本误差限的1/3。温度测量仪表分度值应不低于0.1;压力损失测量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1级,压力、电参数等测量仪表的准确度不低于2.5级。检验方法一般要求检查用目测的方法按本标准5.1要求进行检查。密封性检验整机密封性检验 按密封检漏装置的操作方法,输入仪表不低于15kPa气体压力,保压3min,观察仪表密封情况。控制阀内泄漏量检验使预付费燃气表控制阀处关闭状态,在入口处施加5kPa气体压力,测量其内泄漏量

14、。最大允许误差检验基本误差检验仪表检验前应在参比环境条件下放置4以上。型式检验按仪表流量范围内Qmax、0.7Qmax、0.4Qmax、0.2Qmax、0.1Qmax、和Qmin、Qmin七个流量点进行基本误差检验。高区每个流量点检测六次,三次由较小流量到试验流量(正程),三次由较大流量到试验流量(回程)。低区每个流量点检测两次,一次由较小流量到试验流量,一次由较大流量到试验流量。出厂检验可减少测量点数和测量次数,一般应检测Qmax、0.2Qmax和Qmin。基本误差检测时的实际试验流量偏离规定试验流量不应太大,通常在分界流量点最大偏离不超过2.5%,其余流量点为5%。检验前选择最大流量预运行的体积量应至少是该仪表回转体积量的50倍,设定的通气量应保证仪表机械记数器运转为整圈数,或设定的总脉冲数能被所设置的传感器个数整除。无论选用何种方法,均应保证或验证由于启停不同步引入的基本误差绝对值不超过0.3%。单次测量的仪表基本误差按式(1)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