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材料从而提炼信息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038105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材料从而提炼信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读材料从而提炼信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读材料从而提炼信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解读材料从而提炼信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解读材料从而提炼信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材料从而提炼信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材料从而提炼信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解读材料 提炼信息考点名称:解读材料,提炼信息。考点指向:本考点主要考查从阅读材料中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要求能透过字面意,体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隐含信息;能全面的解读材料,准确的提炼材料所包含所有信息;能迅速准确的提炼材料的主要信息;能根据实际需要,迅速准确的提炼文章的相关信息,对阅读材料能按要求作出恰当的处理。考点分析: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透过材料的字面,准确的表述意在彼的隐含信息;2、整体把握材料(包括图表和图徽),准确的提炼材料中所有的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3、准确的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4、根据所给出的材料要求,设计出一个或几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为某个景点

2、撰写旅游广告,为具体的场景撰写宣传标语等。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画出文段中的过度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的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考点示例一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然后按要求答题。某宾馆客房的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一张纸条:尊敬的客人: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带回一件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价格为180元。谢谢!请问:这张小纸条包含那些信息;真正的用

3、意是?选自2003年山东威海中考语文试题解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准确的表述隐含信息的能力。生活中,对有些问题的提示或者回答,直接正面回答往往不得体。言语者如果能变换一种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或委婉回答,或侧面暗示,这种方式更容易为人接受。这类题一般言在此而意在彼。回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透过字面意,准确的理解隐藏在字面下隐含信息。如上题中“您洗浴后穿”已明确交代了浴衣的用途。第二句则进一步从侧面提醒旅客此浴衣非赠品,实在警醒贪小便宜者。相类似的考题更多的则是考查学生能否准确的领悟一些幽默话语的真正含义。做这类题常见的错误就是对材料的歪解。如,考点示例1,有学生理解为“在替浴衣做广告”; 参考答案:这张

4、小纸条包含的信息:浴衣的功用,浴衣可以在二楼商场购买,浴衣的价格;真正的用意是:这件浴衣不能带走。考点训练一 敬畏自然(节选)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固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甲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乙,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

5、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丙: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 _?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

6、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丁,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1、按照文意,将下列4个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四处。(只填序号)沾沾自喜 喜形于色 过分自傲 不自量力甲_ 乙_ 丙_ 丁_2、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

7、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 3、文章第段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人类无知的表现: 4文章第段的最后画横线处,需要增加一个总结性的反问句,请你试写一句在下面的横线上。总结性的反问句 5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 理由 6、面对那些种种的所谓征服自然的壮举,如,毁林开荒,移山填湖,请你设计一句公益广告,字数在20左右。考点示例二阅读下边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世界能源组成年代石油煤天然气核电太阳能水电其他1993年40%2

8、7%23%7%2%1%2030年预计35%20%1、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读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答:A.B.选自2004年黄冈中考语文试题解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概述表格中隐含信息的能力。这种题型近几年呈流行趋势。表格题既简明直观的把阅读材料展示在读者面前,也巧妙的把问题的本质隐藏起来。解答表格题的关键在于:弄清表格内容,然后采用横比和纵比的方法找出表格变化的特点。上例中,纵比,只有1993年和2030年世界能源中的核能、太阳能的数据,两组上涨的幅度比较大;横看,1993年的世界能源主要由石油、煤、天然气组成,2030年世界能源则主要有核能和太阳能组成;第二步,准确归纳,提炼主要信息,并

9、用恰当的词语和完整的句子把规律表述出来。参考答案:预计2030年以后,世界能源将以核电和太阳能为主要能源。A.要节约能源B.使用无污染(或绿色清洁)的能源C.要保护环境D.要珍惜资源(答2点即可)。考点训练二 汉 字 之 美 李 倩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字面前却格外地谦恭。他们不但在本民族的文字中拼命汲取汉字的精髓,还一次又一次煞有介事地举办中日文化友好交流其主角便是汉字的书法作品,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字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可见一般。汉字的音、形、义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她的发音变幻莫测,极富音乐性。四种

10、声调再加轻声、变调之类已够复杂,还得讲究轻、重、缓、疾,抑、扬、顿、挫。这里的学问深着呢!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读得铿锵有力,有人读得平淡无奇,有人读得悦耳流畅,也有人读得含混不清。要让听者从你的嘴巴中听出汉字的美,还真得请你下一番功夫。曾亲耳聆听过一位著名话剧演员朗读戴望舒的雨巷,那绝对是一次痛快淋漓的享受;那平缓的语调娓娓引出泛着暗淡灯光的朦胧小巷,那略显惆怅的沙哑是对如烟往事剪不断、理还乱的追忆,那若有若无的哽咽更勾起多情人心灵深处早已尘封的往事,一诗读完,听者不禁泪水涟涟汉字的形美同样不可抗拒。历代优秀的书法家粲若繁星,各具风采。王羲之,飘逸俊朗;颜真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

11、如果少了书法家们的题词就让世人少了一分敬仰,小桥流水倘若有名家的“墨宝”则会因此声名远播。难怪各旅游景点在宣传手册上都忘不了写上“XX年间,大书法家XXX见此佳景,豪兴大发,泼墨挥毫,写下XXX几个大字”之类的语句。我的家乡盱眙有一处本不出名的小山,亏了南宁书法家米芾的题字“第一山”,近年来竟有不少外地游人慕名而来,让小县城颇有几分自豪。形形色色的美术字更为汉字的形美推波助澜。歌手江涛的MTV作品创造,用电脑设计出的歌词字体独树一帜,很有个性。这些字或扁或圆,亦庄亦谐,动静相宜,错落有致,千变万化,精彩纷呈。古老的中国汉字镀上了现代科技的光辉,更魅力四射。汉字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

12、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难怪中国人爱将“字画”连在一起,汉字本来就是可以入画的。文化层次的不同,人生阅历的不同,对汉字字义的理解随之不同。我看红楼梦与文学家看红楼梦的感受肯定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文学作品,有人推崇备至,有人却视若粪土的原因。平常的一句话,如“你是个大坏蛋!”可能是孩子的童言无忌,也可能是情侣的亲密调侃;可能是路人的厉声痛斥,也可能是某君良心发现后的深深自责。细细品来,汉字的义真是奥妙无穷。 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

13、就像成千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骇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了清新隽永佳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骤雨,忽而是行云流水,忽而是欲说还休而我们,正是被这些小魔块们深深吸引,才会“沉醉不知归路”,才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啊!夜深人寂,挑灯夜书。会心之处,不觉莞尔。1、文章写了汉字的哪些美?试简要概括。答: 2、从著名话剧演员朗读雨巷的艺术效果上看,汉字的语音具有独特的魅力。依据二、三两段提供的信息,说说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答: 3、阅读第段,作者认为“汉字之美,还是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答: 4、第段画线的句子告诉我们,成千上万的汉字一经语言大师的“点化”,就能放射出神奇的艺术魅力。请你举出一例,并加以简要说明。(可以举一个词句、一篇文章或一部名著)示例:“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一个“扶”字,既写出了杨柳的轻盈,又传出了春风的情意;一个“失”字,写出梅花、月色溶在一起的意境,给人一种富有诗意的朦胧美。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