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037984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 3 -1.1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及法规- 3 -1.2 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 3 -二、工程概况- 3 -2.1 总体概况- 3 -2.2 工程基本概况- 4 -三、技术准备- 4 -3.1 对原材料的要求- 4 -3.2 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5 -3.3 对现场原材料的要求- 6 -3.4 主要技术措施- 6 -3.5 测温方案- 6 -3.6 保证筏板基础砼施工质量的措施- 7 -四、施工部署- 9 -4.1商品混凝土- 9 -4.2混凝土浇筑施工安排- 10 -4.3筏板加防水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条件- 12 -4.4混凝土试验- 13 -4.5底板混凝土浇筑施

2、工工艺流程- 13 -五、混凝土浇筑- 14 -5.1 筏板基础浇筑- 14 -5.2 筏板与防水板350mm厚整体浇筑- 15 -5.3 混凝土表面处理- 16 -5.4 筏板与防水板抗渗砼浇筑质量保证的主要应急措施- 16 -5.5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18 -5.6 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18 -5.7热工计算- 19 -5.7.1 H-5-1a楼1400mm厚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19 -5.7.2 H-5-1b楼1700mm厚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23 -六、安全、质量与环保措施- 27 -6.1安全措施- 27 -6.2成品保护措施- 28 -6.3 应注意的

3、质量问题- 29 -6.4 环境保护措施- 29 -七、附图- 30 -一、编制依据1.1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及法规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高层建筑箱型基础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T50107-2010)8、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0、建筑机械使

4、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2 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隆峰公司的相关规定;二、工程概况2.1 总体概况1、工程名称:京商商贸城H-5-1#楼及H3#地库建设工程 2、工程地点:合肥市新站区大禹路与卧龙路与淮海大道与泗水路之间3、建设单位:合肥市京商融合置地有限公司4、监理单位:安徽南巽建设项目管理投资有限公司5、设计单位:广东新长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6、施

5、工单位:安徽省隆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2 工程基本概况本工程为京商商贸城H-5-1#楼及H3#地库建设工程,H-5-1#楼的平面位置在H3#地库的平面位置内,0.000相当于吴淞标高37.000m。H-5-1#楼由2栋L形高层和1栋裙楼构成,其中H-5-1a高层为24层,H-5-1b高层为34层,裙楼为4层,地下均为2层。建筑面积H-5-1#楼为102794.8平方米,H3#地库为26850万平方米,H3#地库总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高层建筑总高度113.25m,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H3#地库基础为独立基础加防水

6、板,防水板厚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H-5-1#楼区域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筏板加防水板基础,其中H-5-1a高层筏板厚为1400mm,防水板厚为3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S6,H-5-1b高层筏板厚1700mm,防水板厚为3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S6。H-5-1#楼的H-5-1a高层筏板加防水板基础的混凝土方量为1625,H-5-1b高层筏板加防水板基础的混凝土方量为2060,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三、技术准备H-5-1#楼筏板加防水板基础的施工,除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规定、标准的要求外,采取必要的预控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

7、和收缩产生裂缝是施工技术准备的关键。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在抗裂验算的基础上从原材料、降低混凝土的温差(入模温度、水化热温升)、减小地基的约束、控制降温速率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特性、延长养护期、表面二次抹压、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综合安排抗裂技术措施。3.1 对原材料的要求拌制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除了必须满足相关国家规范和合肥地标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1、水泥:(1)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pa(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的7天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0kJ/k。(3)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2、粉煤灰: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II

8、级,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3、粗骨料:宜采用531.5mm级配均匀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4、细骨料:为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5、外加剂(1)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混凝土外加剂要有外加剂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外加剂采用绿色环保产品,无污染,不含有氨和氯,并提供外加剂不含氨和氯的检测合格报告。外加剂的选用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加流动性,利于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要求。(2)泵送剂:混凝土中掺加高效泵送剂,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质不变而显著减少拌合用水量(23%左右

9、),降低水灰比,改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减缓水化速度,并推迟初凝时间23h。(3)外加剂:本工程筏板加防水板基础采用ZR-A型抗裂防水外加剂进行抗裂防水。 3.2 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1、筏板加防水板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为:H-5-1a为C35, H-5-1b为C40,抗渗等级均为S6。2、水胶比控制0.45以下。3、砂率控制在35%42%。4、为保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兼顾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60mm之内,误差上限+20mm,下限-40mm。5、缓凝时间宜为1214小时。6、混凝土的总含碱量不大于3kg/m3。3.3 对现场原材料

10、的要求1、本工程基础混凝土的浇筑时间约为7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此时处于夏季高温季节,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升温值不宜大于50。2、拌和水使用自来水;3、散装水泥必须提前进料降温,保证拌和时的温度在35以下;3.4 主要技术措施1、在满足泵送要求的条件下,降低砂率,防止混凝土因收缩产生裂缝。2、浇筑时采取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浇筑过程中必须做到上浇筑层覆盖下浇筑层,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混凝土的缓凝时间为1214小时,终凝为1518小时),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斜面的坡度宜控制在1:6左右,避免形成施工冷缝。3、混凝土入槽前,对槽内四

11、壁及底板钢筋和槽底洒水降温。4、混凝土终凝前,待混凝土表面收水后,用铁滚筒滚压再用木抹子搓平两次,以消除混凝土由初凝到终凝过程中,由于收水硬化而产生表面裂缝的最大可能性。整个二次抹压应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以闭合混凝土的收水裂缝。5、加强养护,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松弛特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及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应控制在不大于25度。混凝土的早期降温速率较快,不易控制,根据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降温开始3天内降温速率控制在5度/天。为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松弛特性,降温开始3天后每日降温速率宜控制在1.52度。(1)浇筑完成后14天内,采用草垫覆盖混凝土,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

12、与中心温度相差不要过多。(2)二次抹面压实后立即盖一层塑料薄膜.(3)根据测温情况和当时天气情况再决定是否撤销养护。6、做好浇筑后的测温工作,设专职测温工。3.5 测温方案1、测温仪器采用酒精测温计测量。2、测温点布置(1)距混凝土表面1.5米高度、露天、不易破坏处设三个普通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气温取读数的平均值。(2)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3)在筏板内预留测温孔,测温孔布置详见附图。3、测温时间(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测温,第14天每1小时测温1次。(2)第515天每2小时测温1次(3)第1630天每4小时测温1次(4)第3160天每12小时测温1次(5)原则上,在混凝土中心温度低于入模

13、温度后可停止测温4、测温数据的管理(1)利用计算机对测温数据进行信息化实时管理。(2)预先编制好温度曲线的描绘程序,及时整理录入测温数据,描绘出温度曲线,计算出混凝土表面温差,根据计算结果决定是否调整蓄水的深度。(3)设置专人负责测温工作,并在施工前对测温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4)测温注意事项测混凝土入模温度时,不得在流动的混凝土中探测。插入混凝土约一分钟左右后读数,每次使用完毕应将测温计擦试干净。严密监测混凝土的温升情况,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25。当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超过30时,可增加覆盖厚度。是否停止保温、

14、测温,必须听从本项目技术部门指令,不得擅自停止测温。3.6 保证筏板基础砼施工质量的措施1、筏板砼均按要求添加防水剂,提高砼自身抗渗防水能力。2、砼按规范掺加粉煤灰,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基础砼按60天达到后期强度配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砼内部水化热反应产生的热量,降低内外砼温度差和减少温度应力。3、抗渗砼水灰比、外加剂用量等必须通过试验站试验确定,并严格按配合比准确控制各种材料用量,砼浇筑时严禁掺生水。4、最大限度地降低砼入模温度。可采取降低入模温度措施,控制砼水化热温度升高。5、为降低大体积砼表面与内部温度差,在砼浇筑后必须加强养护。砼终凝(浇筑后大约12小时)后采用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封闭保水,再

15、加盖两层草垫,面上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即第一层塑料布、第二层草垫、最后再盖一层塑料布。柱子部位无法加盖塑料布采取铺100厚砂来保温保湿,保证筏板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6、为避免表面温度裂缝(冷缝),可在砼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收光。7、防水砼不宜过早拆模,必须达到强度的50%及砼内温度与气温相差低于25后,方能拆除模板及覆盖层。8、加强配合比的控制,合理设计砼配合比,施工现场及时检查砼坍落度,由现场派专人测试。严格砼振捣措施,不过振、不漏振,确保砼自防水性能达到设计要求。9、严格按筏板砼施工方案浇筑程序施工,合理控制砼浇筑顺序,以减少内外温差,分层浇筑时下层砼面不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以防风干开裂,浇筑上层时,振动棒仅能触及下层砼面,上层砼浇筑完后,及时抹平、收光,覆盖塑料薄膜及草袋,以便蓄热护,确保砼内外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