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泼水节与那达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036562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泼水节与那达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2、泼水节与那达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泼水节与那达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泼水节与那达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泼水节与那达慕 12、泼水节与那达慕一、教学目的的设定?泼水节与那达慕?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两个极负盛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而那达慕是蒙古族的盛会。课题由此及彼,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与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息息相关的,教学目的重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初步树立尊重兄弟民族的意识。鉴于我校学生在结合文本,通过网络资源进展资料查找、探究方面的才能较强,我在教学设计中决定采用多媒体图像感知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策略施行教学目的,预期达成的目的是:认知目的:1、理解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2、感受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初步树立尊重兄弟民族的意识。3、初

2、步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情感目的:感受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初步树立尊重兄弟民族的意识。使能目的: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才能,小组合作学习的才能。二、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运用俗话说:“学成于思。思是重要的,但如何思?我的看法是必须在学中思、行中思。以此落实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社会性与人文性知识根底。因此,在活动引入局部,我从学生已有经历出发翻开学生话匣子,引发一场关于对少数民族初步印象的谈话。活动一:关于对少数民族初步印象的谈话学生已经知道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课伊始,话题从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初步印象切入,由此知晓我们在街头看到的只是少数民族生活的一个角落,我国各少

3、数民族的文化是非常丰富的,随后引领学生进入多彩的“民族之旅,学习第12课?泼水节与那达慕?,调动起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热情。活动二:学习教材,检索网页,理解民族传统节日那么,什么是泼水节,什么是那达慕呢?围绕课题请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泼水节和那达慕的介绍。在穿插播放“泼水节录像时,感受民族节日的象征意义。同时,鼓励学生假设想理解更多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再到书上,到网络上检索有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到两个民族节日,进展合作学习,完成一张?民族节日一览表?。由于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泛,学生对各民族节日虽有耳闻,但未必熟知。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探究角提供的资料,再交给学生一个相关的网站,

4、通过媒体图文并茂的感知手段,让学生快速高效地领略局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感性地认识各个民族节日的时间、风俗、主要活动、象征意义等。通过活动既可加强他们搜集信息、吸收整理信息的才能,又能在随后的?民族节日一览表?反响中强化这些才能。学生徜徉于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之中,不仅丰富了课堂教材的资源,又因为网络化教学的开放式特点,增强了学生到课外生活中积累与拓展的信心,学生也由此潜在性地树立起初步的民族文化意识。活动三:欣赏歌舞,展示实物,理解少数民族文化下一环节的“快活林,就完全可以作为前面教学内容的延伸,对少数民族的其他风情,如歌舞、服饰、工艺品等进一步深化探究,更强烈地感受民族文化风俗的深沉魅力。我

5、国各少数民族不但传统节日富有特色,而且能歌善舞。能歌善舞是少数民族的最大特点,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朋友常常载歌载舞,庆贺自己的节日,欢迎远方的客人。于是,经过调查,我从学生音乐教材中剪辑了一组少数民族歌曲,并在课上以“听一听、说一说,这是什么民族音乐的形式,播放少数民族音乐,请学生会唱的跟着唱起来,能跳得跟着音乐跳一跳民族舞蹈。学生在唱唱跳跳中感受民族歌舞的独有特色。在他们对少数民族歌舞有所理解的根底上,播放一段录像,欣赏杨丽萍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从欣赏和想象中感悟舞蹈讲述的内容。再告知学生这是一台获得中国舞蹈奖最高奖项荷花奖的歌舞集,请他们猜猜看,这样高程度的歌舞会是谁演的?等学生情

6、绪盎然时,提醒台上这么棒的演员四分之三是云南土生土长的农民,这些民族演员都是全才,又能跳又能唱,又能敲打,那种跳三步唱四拍的技巧就是舞蹈大师也做不来;他们那种高调及多声部的唱法,连音乐大师也赞叹;可见,少数民族具有天生的、很高超的艺术天分,这就是民族歌舞的魅力,它蕴藏着民族文化的精华,等着我们去吸纳!其中洋溢的民族歌舞独特的感染力应该是具有震撼力的。少数民族不仅歌舞美,他们的民族服装也美。请学生做连线游戏:给不同民族的人挑选适宜的服装。通过识别少数民族的不同服装,增强对各民族不同文化的感性认识。知道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

7、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为我们演绎着多彩的缤纷服装秀。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歌舞美,服装美,而且心灵手巧。接下来的“民族工艺品展示会,学生在互相交流中逐步体会精湛的“民族工艺品又是少数民族中堪称一绝的神奇文化。以上活动后,再请学生谈谈对少数民族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探究角和“快活林时,最重要的是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重在谈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各民族各具特色,都得意,都了不起。有的勤劳智慧;有的体格强健;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心灵手巧特别是许多地方的许多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是很值得我们汉族人民学习与吸收的。这就是学习

8、本课的重要性:从小教给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会他们学习并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其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实行民族平等,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繁荣。而这也正是第二、第三课时将要达成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课后延伸局部,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探究“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五个民族自治区,加深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任何一个民族,不管人数多少,都一律平等的认识。还可以请学生从探究每张普普统统的人民币入手,实在在实地感受我国民族平等,亲如一家。将这些引进课堂,成为最真实、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教学资源,从而拓展课堂的内涵,启示学消费生新的领悟和感知。以上教学设计意在为学生创造直观地、开放的,具有延续性和拓展型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领悟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少数民族朋友热情好客、活泼坦诚的性格,汉族人可以多吸纳、多学习;少数民族朋友能歌善舞,大胆释放内心的热忱,汉族人也可以多尝试,翻开尘封的心门,让胸怀更宽广。总之,通过教学,在学生的潜意识中,让他们领悟到怀着欣赏、尊重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这样不仅有益于维护与增进民族大团结,而且有益于增强民族平等与繁荣;通过教学,努力表达?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关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本课教学设计的目的与宗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