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纸带问题分析知识讲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03579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纸带问题分析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物理纸带问题分析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物理纸带问题分析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物理纸带问题分析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物理纸带问题分析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纸带问题分析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纸带问题分析知识讲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纸带问题分析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知道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3会用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瞬时速度4能通过纸带上点的位置关系分析物体运动【要点梳理】要点一、电磁打点计时器与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要点诠释:1.电磁打点计时器及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电磁打点计时器及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2.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电磁原理打点计时的一种仪器,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图甲、乙来说明当线圈中通入的交流电为正半周时,设电流方向如图甲所示,则线圈中被磁化的钢制簧片左端为N极,永久磁铁使簧片受到一个向下的力;当交流电转为负半周时,电流

2、方向如图乙所示,簧片左端变为S极,永久磁铁使簧片受到一个向上的力随着交变电流方向的周期性变化,簧片周期性地受到向下、向上的力就振动起来位于簧片一端的振针随簧片的振动而在复写纸上打点如果在复写纸下有运动的纸带,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 3.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不过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电火花和墨粉,它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

3、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也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 4.电磁打点计时器与电火花计时器的比较 两种计时器使用的都是交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46V交流电,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220V交流电 无论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都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如果纸带是跟物体连接在一起的,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点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解在不同时间里物体发生的位移、速度的大小和变化情况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

4、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比较小,实验误差较小 5.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注意事项 会安装复写纸,并且会调节复写纸的位置,将纸带从复写纸下穿过将计时器接入50Hz交流电源,从交流4V开始,观察振片振动情况,若振片振幅较小,再升高电压至6V;对电火花计时器,应将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两条纸带要对齐穿过限位孔,墨粉纸盘夹在中间,使用220V交流电源 开启打点计时器,待12s再拖动纸带打出点,观察点迹是否清晰,打完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 在纸带上打不出点或点迹颜色过淡情况下,纠正时大致从以下方面注意:电源电压较低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对电火花计时器这种情况较少);调整复写纸位置或更换复写纸(或墨粉纸盘);调整打点计

5、时器 调整打点计时器如果打不出点,首先要检查压纸框的位置是否升高,阻碍了振片上的振针打不到纸带上,若是,可将压纸框向下压,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另外也可能是振片没有工作,在共振情况下,此时可松动固定振片的螺丝,适当调节振片位置,紧固后观察振幅,若达到或接近共振状态即可正常工作如果振片振动较大仍打不出点,可调整振针的位置,直到打出点为止若振针向下调节过长,则打点的声音过大,且易出现双点,调节时要仔细 如果将打点计时器错接在学生电源的直流电源上(非稳压电源),也能在纸带上打出点迹,这是因为直流输出单向脉冲电流,频率为100Hz,会导致数据处理时错误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若用

6、一条纸带要将纸带压在墨粉纸盘下,打完一条纸带后要将墨粉纸盘转一角度再打另一纸带,否则会只用纸盘的某一位置,打出的点迹颜色较淡;若使用双纸带,将墨粉纸盘夹在中间,拖动时由于两条纸带的摩擦作用,墨粉纸盘会随纸带转动,电火花将墨粉纸盘上不同位置的墨粉蒸发到纸带上,点迹颜色较重,而上面的纸带没有点迹,可重复使用,但用两条纸带时摩擦阻力较大不管用哪种方法,打完纸带后都应立即关闭电源要点二、实验原理和步骤、注意事项要点诠释:1.实验目的 进一步练习打点计器的使用、纸带数据处理和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 利用打点纸带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分析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实验器材 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带小钩的

7、细线、钩码若干、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 3.实验原理 把纸带跟运动物体连接在一起,并穿过打点计时器,这样纸带上的点不但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时间,而且相应地表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这些点的情况,就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4.实验步骤 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台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面挂上合适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衡地加速滑行,然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车的后面 使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

8、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再按同样的方法(不改变钩码个数)打出两条纸带从这三条纸带中选用一条最清晰的,记录为纸带 增加一个钩码,按上述方法打出纸带 在打纸带I时的基础上减少一个钩码,仍按上述方法打出纸带整理器材5.注意事项 (1) 平行: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2) 一先一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后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 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 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5)弄清间隔: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

9、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s0.1s (6)仔细描点: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在纵、横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用细铅笔认真描点要点三、实验数据的处理要点诠释:1. 纸带上点的意义 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可以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来确定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2.纸带的选取 从三条纸带上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来确定计数点为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间隔,即T0.1s3.采集数据的方法如图所示,不直接测量两个计数

10、点间的距离,而是要先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的距离x1、x2、x3、x4然后再计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距离,4. 根据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计算速度 (1)根据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平均速度在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02s(电源频率为50Hz),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小 根据,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x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0.02s的乘积这里必须明确所求的是哪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2)粗略计算瞬时速度某点E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E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如图所示,或 【说明】在粗略计算E点的瞬时速度时,可利用公式

11、来求解,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取离E点越接近的两点来求平均速度,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但是距离过小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用平均速度来代替,即,(t为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将各计数点对应的时刻及瞬时速度填入下表中:计数点位置编号n0123456时间t/s00.10.20.30.40.50.6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m对应计数点的速度v/(ms1)5.由实验数据得到v-t图象 如何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 有了原始实验数据,如何更好地确定运动规律呢?最好的方法是作v-t图象,具体的运动规律便能直接显现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仔

12、细描点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 如何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可以从两条途径进行:一是通过直接分析图象(如图所示)的特点得到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t,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v也就可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或变化) 二是通过图象写出函数关系式进一步得到结论,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

13、增加(或变化)6.由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 由图所示的纸带各计数点1、2、3、4、5所对应的速度分别是v1、v2、v3、v4、v5T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加速度的平均值 从结果看,真正参与运算的只有v1和vn+1,中间各点的瞬时速度在运算中都未起作用 方法二:逐差法求 ,则 这样可使各点的瞬时速度都参与了运算,可减小误差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比“方法一”好,一般不用方法一 方法三:由图象求加速度 由多组数据描绘出v-t图象,v-t图象的直线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三种方法中,最准确,科学的是方法三,不过较繁一点要点四、一些利用现代技术测速度的方法 除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外,还可用以下的方法进行

14、测量: (1)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如图所示是一种运动传感器的原理图,这个系统由A、B两个小盒子组成将红外线、超声波发射器A盒固定在小车上,接收传感器B盒固定在某一位置并调整其高度与传感器A等高小车上A盒发射器对着接收器B,并处在同一直线上将接收传感器B探测到的红外线、超声波到达的时间差等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专门软件可以分析小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将这些位移和对应的时间差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就可以分析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小车的两个位置变化可求得x,两位置的时间差为t,则小车速度 (2)利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使一辆小车从一端垫高的木板上滑下,木板旁装有光电门,其中A管发出光线,B管接收光线当固定在车上的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光线被阻挡,记录仪上可以直接读出光线被阻挡的时间这段时问就是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根据遮光板的宽度x和测出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由于遮光板的宽度x很小,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平均速度就是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3)利用频闪照相分析计算物体的速度 频闪照相法是一种利用照相技术,每间隔一定时间曝光,从而形成间隔相同时间的影像的方法在频闪照相中会用到频闪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