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教学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035012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之珠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东方之珠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东方之珠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东方之珠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方之珠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之珠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方之珠教学反思篇1东方之珠是一篇介绍性的说明文。我让小朋友观察东方明珠夜景的图画,“好美的灯光啊,怎么这么漂亮!”“我真想让我爸妈带我去看看。”学生不由的发出赞叹。我以图画入手,让小朋友观察图画。从而增强他们对朗读的兴趣。由于小朋友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对东方明珠塔的认识不够。有了东方明珠的图画,小朋友就很快的把握东方明珠塔的整体形状,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尤其对文中的“五光十色”这个词的理解,他们一下子就能和“五颜六色”区别开来。朗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十分重要,于是我就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课上用了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赛读、指名读、愿意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同

2、桌共读等形式。这样小朋友兴趣盎然。在课文中读得次数多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对课文的感受程度。最后,我还安排了说话训练。你来做回小导游,介绍以下东方明珠,学生的兴致很高,把课文中的语言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了。东方之珠教学反思篇21.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在引导学生理解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些内容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读,思,议,找,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达到了阅读教学中自悟自读的境界。2.通过读中感悟领略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无论从图画上

3、,还是从语言文字中,都能让学生感受东方之珠的辉煌,亮丽。因此,教学本课,我既注意到课型特点,更注意到教材的特点,通过读去感受东方之珠的迷人和繁华,通过读去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爱东方之珠香港及爱祖国的教育。3.创设情境,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学习。要领会语言文字的美,必须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文字的美。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展开想象,尽情领略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海湾风光,不知不觉进入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真是舒服极了的体验。又如在理解琳琅满目和人流如潮这两个词时,我也注意利用图片,创设

4、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我先出示铜锣湾整体图,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可以说出从琳琅满目可以看出商品多,使人看了眼花缭乱。人流如潮说明人很多,铜锣湾真热闹,这样,通过看图和教师的点拨,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这些词语了。东方之珠教学反思篇3东方之珠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的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为了让学生感受香港的美丽和繁华。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三至五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我紧紧围绕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读,思,议,找,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达到了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的境界。课堂中

5、有学生就提出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香港在祖国的南大门,为什么称香港为东方之珠而不是南方之珠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一方面给予表扬,一方面激发学生讨论。并且及时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我们中国在世界的什么方位,学生通过看地图,了解了我们的祖国在世界的东方,有一首歌就这样唱到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学生充分感受到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说明了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在世界的重要位置,表达了亿万中华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这样,一方面摆脱教师泛泛的讲对学生的束缚,另一方面给学生大量自主学习的时间,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达到质疑,解疑的更高境界。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重文本,让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升华感情,陶冶情操。同时也要超文本,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方面,每个方面的不同层次得到发展,有所收获;又因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应鼓励,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大课堂,自由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