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摊铺技术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03486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模摊铺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滑模摊铺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滑模摊铺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滑模摊铺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滑模摊铺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模摊铺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模摊铺技术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准线设置1、一般规定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在的施工基准设置有基准线、滑靴、多轮移运支架和搬动方铝管等多种方式。根据我国的基层平整度现状,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基准线设置,当前宜采用基准线方式。2、基准线形式基准线设置形式视施工需要可采用单向坡双线式、单向坡单线式和双向坡双线式三种。单向坡双线式基准线的两根基准线间的横坡应与路面一致。单向坡双线式基准必须在另一侧具备适宜的基准,路面横向连接摊铺,其横坡应与已铺路面一致。双向坡双线式的两根基准线直线段应平行,且间距相等,并对应路面高程,路拱靠滑模摊铺机调整自动铺成。滑模摊铺机应具备2侧4个水平传感器和1侧2个方向传感器,沿基准线滑行,摊铺

2、出路面所要求的方向、平面、高程、横坡、板厚、弯道等。3、基准线器具基准线材料:应使用35mm的钢绞线,总长度不少于3000m。基准线桩具:基准线桩宜使用直径12mm的圆钢筋,总高度宜为120cm,一端打尖,每根桩应配备一个架臂和扣和一个夹线臂。架臂扣在基准线桩上可上下移动并固定,并使夹线臂可左右移动并固定。基准线桩具不少于300套。基准线安装器具:紧线器5个、固定扳手2把、大锤2把,水准仪或全站仪1台,水准尺2杆,钢卷尺2把。4、基准线设置基准线横向支距:基准线桩固定位置到摊铺面板边缘的横向支距应根据滑模摊铺机侧模到传感器的位置而定,一般24履带跨中摊铺,两侧路面边缘宜不小于1m宽度,最小不得

3、小于0.65m。基准线上的标高应为其所在位置的路面边缘高程计入支距横坡高度后,加上设定的架设高度。基准线横向间距:基准线的横向间距为摊铺宽度加一侧(单线)或两侧(双线)横向支距。双线式基准线的垂直横向线间距应相等,单线式基准线到摊角边缘间距应相等。基准线桩纵向间距:平面直线段应小于等于10m,圆曲线段视弯道半径大小,一般可为57m。在小半径弯道或山区极小半径回头弯道上,内侧宜回密到2.55m,外侧宜为3.57m;平面缓和曲线段和纵断面竖曲线段宜为510m。实际设置基准线桩距离可小于上述值,但不得大于给定尺寸。基准线桩固定:基层顶面到夹线臂的高度宜为4575cm,自基准线所在位置的路面边缘高程算

4、起的基准线统一架设高度宜为2550cm。基准线桩夹线臂夹口到桩的水平距离宜为30cm。夹线臂到桩顶垂直距离宜为15cm。基准线桩应牢固打入基层1525cm。当打入困难时,应采用电钻钻孔后再钉牢固。基准线长度:一根基准线的最大长度不得大于450m。超过此长度并需要继续摊铺时,应续接基准线,续接方式应通过同一个过渡桩的夹线臂口平顺连接。基准线张紧:基准线两端应各设一个紧线器,并应偏置在基准线桩外侧3050cm处。在第一根桩与紧线器之间,应设一根扯线桩,扯线桩的夹臂应低于基准线桩夹线臂,扯线桩应钉牢固,不因弯道水平拉力而倾斜。基准线必须张紧,每侧基准线应施工加大于等于1000N的拉力。张紧后基准线上

5、的垂度不应大于1.0mm,基准线应先张紧,再扣进夹线臂槽口。已铺路面上设置基准线:连接摊铺路面或悬臂式连接摊铺硬路肩路缘石时,在已铺路面上设置基准线,可采用20cm20cm混凝土底座锚固基准线桩或使用角钢焊接基准线桩。设置时,每5m插入路面已切割的缩缝槽内,用木楔别紧,在路面上基准线高度宜用1530cm。中央路拱:大型双车道滑模摊铺机有固定招手抛物线或折线路拱两种设置。在有中央路拱的平曲线及缓和曲线路段,除应在基准线上准确反映所在位置(含超高)的高程外,在每个基准线桩处还应标示出摊铺拱中垂直高度,便于机手调整渐变路拱和横坡。最小弯道半径和最大纵坡:滑模摊铺机在山区公路上可施工带超高的最小弯道半

6、径不应小于50m;带加长侧模板的滑模摊铺机可施工的最小弯道半径不应小于75m,否则应使用其它方式摊铺。摊铺机满负荷施工的最大纵坡上坡宜为5,下坡宜为6;施工山区路面的极限纵坡为7,如果大于7,应缩窄摊铺,基准线桩桩距应加密到3.55m。5、基准线精度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准线设置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施工时宜达到规定值,验收时应满足最大允许偏差值的规定。基准线宜在摊铺前一天完成设置。基准线设置好以后,应进行较核复测,并注意防止弯道和渐变段出现差错。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准线设置精度要求项目规定值最大允许偏差中线平面偏位(mm)1020路面宽度偏差(mm)+15+20面板厚度(mm)代表值-

7、3-5极值-8-10纵断高程偏差(mm)510横坡偏差()0.100.15左右幅连接纵缝高差(mm)1.526、施工要求基准线设置好以后,禁止扰动。摊铺时,严禁碰撞和振动。一旦碰撞变位,应立即重新测量设定。基准线接头不得大于1cm。每100m基准线平得多于2个接头。多风季节施工时,应缩小基准线间距。风力达到56级时,应停止施工。二、混凝土搅拌1、搅拌站的配套容量和每台搅拌楼的配套设备应满足本规程的要求。水电供应可靠,原材料应充足,最少不得小于当天施工用量。2、配料精度每台搅拌楼在投入生产前,必须通过法定计量部门标定,并试拌正常。在标定有效期满或搅拌楼搬迁安装完毕,均应重新标定。搅拌楼配料计量误

8、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施工中应经常校验搅拌楼计量精度。滑模混凝土应配备和采用有计算机自动称料和砂含水量自动反馈控制系统的搅拌楼进行生产,不得使用手动配料,禁止使用体种法计量的简易自落滚筒式搅拌机拌和。在搅拌过程中还应打印出每盘或连续称料的配料数据和误差,按需要,打印每天(周、旬、月)对应摊铺桩号混凝土配料的统计数据及误差。从打印数据发现配料误差大于下表计量精确度要求时,应分析原因,排除故障,保证拌和计量精度。搅拌楼的混凝土拌和计量精度要求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砂粗集料水外加剂允许误差()1122123、外加剂使用外加剂应以溶液掺加,外加剂溶液浓度,应根据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外加剂掺量,在间歇搅拌楼上,按

9、所配备的外加剂溶液筒的容量和每盘水泥用量计算得出。连续式搅拌应按流量比例控制加入外加剂。加入搅拌锅的外加剂应充分溶解,并防止不同的外加剂溶液因比重不同分层富集,外加剂溶液应于施工前一天配制好,并在施工中连续不断地搅拌均匀。4、拌和质量检验与控制施工开始及搅拌过程中都应按规定的频率检验坍落度、坍落度损失、含气量、泌水量、混凝土凝结时间、砂石料含水量及混凝土容重等。按标准方法预留规定数量的弯拉强度试件。在寒冷或炎热气候下施工,混凝土拌和机出料时的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035之间,并应加测原材料温度、拌和物的温度、坍落度损失率和凝结时间等。混凝土拌和物应均匀一致,不得有未加水的干料、未拌匀的生料和离析等

10、现象,干料和生料禁止用于路面摊铺。一台搅拌楼每盘之间和其它搅拌楼之间,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允许误差为1cm。试拌及滑模摊铺时的坍落度,应按最适宜滑模摊铺的坍落度值加上当时气温下运料所耗时间的坍落度损失值确定。在雨天或阵雨后,应按砂石料实际含水率及时微调加水量。5、最短搅拌时间应根据拌和物的粘聚性(熟化度)、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由试拌确定最短搅拌时间。一般情况下,单立轴式搅拌机总拌和时间为80120s;双卧轴式搅拌机总拌时间为30s、35s,连续式(双锅)搅拌搂的最短搅拌时间不得适于40s,最长搅拌时间不宜超过高限值2倍。在保证拌和物质量的前提下,应科学编制搅拌计算机程序,合理压缩搅拌时间,以增加

11、滑模混凝土的产量。三、混凝土运输1、一般规定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按照本规程的规定配备车型和车辆总数。总运力应比总拌和能力略有富余。2、运输时间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有所损失,但必须适宜滑模摊铺。摊铺完毕允许最长时间,应根据气温及摊铺现场拌和物达到规定的工作性历时确定,并宜短于拌和物的初凝时间1h。运输允许最长时间宜短于摊铺允许最长时间0.5h。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摊铺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摊铺完毕允许最长时间施工气温()运输允许最长时间(h)摊铺完毕允许最长时间(h)51022.510201.52203011.530350.7

12、51.253、运输技术要求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在装料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每装一盘料应挪动一下车位,卸料落差高度不得大于2m。驾驶员必须了解拌和物的运输、摊铺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超过摊铺允许最长时间的混凝土不得用于路面摊铺。混凝土一旦在车内停留超过初凝时间,应采取紧急措施处理,防止混凝土硬化在车厢内或车罐内。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漏浆、漏料和污染路面。烈日、大风、雨天和冬季施工,应遮盖自卸车上的混凝土。运输车辆在每次装混凝土前,均应将车厢清洗干净并洒水湿润。使用翻斗车运输混凝土时,最大运输半径不宜超过20km,超过时,宜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四、钢筋安装和混凝土布料1、钢筋安装技术要求滑模摊铺

13、钢筋混凝土路面、桥面、双层钢筋网桥头搭板及连接胀缝支架,在使用中某种方式布料时,钢筋网和支架刚度均必须焊接加强。单层钢筋混凝土路面钢筋网应有46根/m2焊接支架钢筋。在铺装桥面钢筋网之前,应先焊接梁之间的横向连接钢筋,并不应小于3根/延米,后安装锚固钢筋,再将钢筋网与锚固钢筋焊接,数量应为46根/m2。层间剪应力大处(如梁端)取大值,剪应力小处(如跨中)可取小值。桥头搭板或通道上部双层钢筋网,不应小于46根/m2焊接环形箍筋。搭板端部钢筋必须与胀缝钢筋支架相焊接,焊接点不应少于4个/m。钢筋混凝土路面和桥面单层钢筋网、桥头搭板双层钢筋网及连接胀缝钢筋支架的两侧宽度应小于摊铺宽度3cm,其纵向工

14、作缝与后铺的横向连接路面应采用侧向加密拉杆形式。桥面钢筋网横向钢筋应连续。双车道摊铺的桥面板宜或搭板中间均不插拉杆,不切纵缝,钢筋网整体连续,桥面板宜在反弯矩部位切缝,并用接缝钢筋补强。斜交桥涵的变形板全部在钢筋混凝土搭板上调整,锐角加密焊接钢筋网补强。滑模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宜为矩形板,并取消边缘和角隅补强钢筋。2、混凝土布料技术要求滑模摊铺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须有专人指挥车辆均匀卸料。滑模摊铺时,机前的最高料位不得高于滑模摊铺机前松方控制板顶面,料位的正常高度应在螺旋布料器叶片最高点以下,亦不得缺料。机前缺料或料位过高时,宜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适当布料和送料,布料应与摊铺速度相协调。采用

15、布料机施工,松铺系数应视坍落度大小由试铺确定,当坍落度在15cm时,松铺系数宜在1.081.15之间。坍落度3cm,松铺系数宜控制在1.1左右。布料机与滑模摊铺机之间的施工距离应控制在510cm。热天日照强,风大,取小值;阴天,湿度大,无风,可取大值。采用布料机以外的布料方式摊铺钢筋混凝土路面、桥面或搭板时,禁止任何机械直接开上钢筋网。宜在钢筋外侧使用挖掘机或吊斗均衡卸料布料,也可使用便桥板凳加吊车汽车直接卸料、挖掘机布料,但均不得的缺料。五、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前,应对施工现场准备工作进行如下检查:检查板厚:每20m垂直于两侧基准线挂横线,用钢尺单车道测3点、双车道测5点垂直高度,减去基准线设定高度,即为单个板厚,35个值平均为该断面平均板厚。每200m10个断面的均值为该路段平均板厚。路段平均板厚不应小于设计板厚;断面平均板厚不应比设计板厚薄5mm;单个板厚极小值不应比设计板厚薄10mm。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板厚。检查辅助施工设备机具:拉毛养生机、布料机械、发电机等应全部到场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