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钠化合物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03350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钠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钠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钠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钠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钠化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钠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钠化合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钠的化合物姓名佟春新工作单位肖营子高级中学年级学科高一化学学科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题来源:人教版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相结合,注重探究学习能力的建构;2、学习内容:本节教材的内容是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之后对这几种重要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延伸化合物的性质的讨论。3、教学流程示意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猜想Na2O2与H2O反应的现象和产物滴水生火魔术引发猜想观察外观新闻引入 活学活用分析新闻学案导学,对比Na2O与Na2O2实验探究Na2O2与CO2反应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4、学习内容重要性:承上启下,对于学习其他教学内容有帮助。二、教学

2、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Na2O2的物理性质;2.能正确书写Na2O2与H2O、CO2反应的方程式,并准确描述反应的现象;3.能说出Na2O2的用途;尝试运用过氧化钠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Na2O2与H2O、CO2反应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通过对比学习Na2O,类比学习、分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3.经历多次小组合作实验、学习、讨论,合作能力得到提高;4.通过多次总结发言、归纳概括,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追根究底、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思维碰

3、撞激宕的乐趣;3.在平等和谐、积极踊跃的学习氛围中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4. 通过学习Na2O2用途,结合生活实际,阐释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探究。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完成探究学习法的传授。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基础知识有所掌握,注意初高中知识的链接;2、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迁移法、学案导学等。3、设计预习:本节课重点学习过氧化钠,介绍它与水反应,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对比学习氧化钠,让学生用分类思想,通过与氧化钙进行类比来认识其与水的反应等性质。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过氧

4、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过程钠的化合物一、课前系统:编制预习方案,初步掌握基础知识!二、课堂系统:师生活动,探究学习,进一步掌握知识与能力!1、【情境创设】过氧化钠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生实验】请同学们找出过氧化钠,观察并描述它的颜色、状态。3、【实验演示】取半钥匙过氧化钠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4、【提问】Na2O2与H2O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什么?根据实验现象猜想产物可能是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猜想气体可能是H2,也可能是O2;溶液中可能生成NaOH5、【指导学生提出

5、假设】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产生的气体是H2还是O2?学生思考回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化合价的升降,所以生成的气体只能是O2。6、【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组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案。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汇报实验方案。7、【投影】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实验】8、【提问】在上述实验现象中,有什么疑惑?【讲述】Na2O2具有漂白性。同学们可课后或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究该溶液褪色是否还有其他原因。9、【学生演示】用长玻璃导管向裹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剧烈燃烧。10、【提问】脱脂棉为什么燃烧起来?吹出来的气体含有哪些成分?学生活动:学生经分析得出Na2O2与吹出的

6、CO2反应放热11、【小组讨论】Na2O2能否与CO2反应?反应后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 学生活动:分组回答问题,看哪一组成功?学生猜想生成Na2CO3和O212、【指导学生探究】点评学生的猜想和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完善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13、【视频】播放上课前老师在实验室录制的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视频。14、【投影】呼吸面具、神州九号图片【提问】为什么这些里面都放有Na2O2?15、【过渡】钠的氧化物除Na2O2之外,还有Na2O,它的化学性质与Na2O2 类似,请填写表格,对比Na2O与Na2O2。【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课堂巩固】三、课后系统:编制课后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7、,提升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运用,链接高考试题,积淀学科思维与科学素养。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投影与Na2O2有关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倾听,观看,思考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实验】请同学们找出过氧化钠,观察并描述它的颜色、状态。观察、记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组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案。思考,讨论,汇报实验方案:反应放热触摸法生成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否来验证氧气生成生成NaOH加入酚酞试剂,溶液变为红色进行课本知识的探究学习,注重实验品格的培养。【投影】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8、指导学生实验】两人一组,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小组汇报交流。通过分组讨论及分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愉快,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小组讨论】Na2O2能否与CO2反应?反应后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学生经分析得出Na2O2与吹出的CO2反应放热积淀学科素养,学习基础知识。【指导学生探究】点评学生的猜想和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完善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学生猜想生成Na2CO3和O2设计实验方案: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除杂干燥后通入Na2O2中,用带火星木条检验O2,取反应后固体加稀盐酸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

9、浑浊证明生成Na2CO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讨论以及从现象到本质,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思维能力。【视频】播放上课前老师在实验室录制的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视频。【提问】为什么这些里面都放有Na2O2?【过渡】钠的氧化物除Na2O2之外,还有Na2O,它的化学性质与Na2O2 类似,请填写表格,对比Na2O与Na2O2。进一步观看,思考问题,提升学科素养!对比学习,填写表格,归纳总结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新闻或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六、教学评价设计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评价表评价项目评 价 指 标分值得分教学目标(10分)1. 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符合课程标准、教材

10、的要求和学生实际。222. 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333.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认识化学、探究化学的能力。334. 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化学教学中。22教师的指导过程(45分)教学过程(30分1. 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662. 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33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3334. 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处理得当;35. 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 336. 教学方法灵活得当,符合授课内容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37. 教学手段直观,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为

11、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338. 结构合理,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过渡自然;体现循序渐进原则。339. 教学氛围宽松和谐,体现合作精神,体现教育性、科学性。33教师素质(15分)1语言清晰准确、逻辑性强。332. 讲解清晰、示范准确;教师的讲授科学、正确、简明。223. 板书简要工整,布局合理,层次分明。114. 教态亲切自然,有感染力,善于与学生沟通情感。335. 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336. 教学技能娴熟,教法灵活多样。227. 教案编写规范、具体,实用性强;教具、材料准备充分,易于操作。11学生的学习过程(35分)学生参与(101. 积极参与,思维活

12、跃,兴趣浓厚。442.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训练活动充分;合作学习有实效。443.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22自主学习(15)4. 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体现探究式的学习过程。555. 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学科能力。556. 在学习活动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55创新意识(10)7. 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回答问题、讨论、表演、完成学习任务时,主动提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338. 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解决新问题。4439.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乐于帮助别人。3教学效果(10分)1. 时间利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

13、期目标。442. 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绝大多数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23.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32综合评价有教学亮点,经过小组评价,为98分,是一堂不错的优质课,值得同行借鉴。注意多媒体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淀学科素养。 授课人签字评课人签字班级时间 佟春新 孙志刚 一年级一班2016年10月10日 七、教学板书13、板书设计: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2Na2O2+2H2O=4NaOH+O2 猜想1:反应放热 猜想2:生成O2 猜想3:生成NaOH2Na2O2+2CO2=2Na2CO3+O2八、教学反思方法与技能的积淀 实验与知识的探究 肖营子高级中学 佟春新一、单元设计思路: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紧紧抓住主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决定用途”,本节课围绕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围绕相关活动展开,在课件中体现了这一单元主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反思教学流程,亮点与特色交相辉映!1、注重创设情景,完善课堂教学系统。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景,如鲜明、有趣的化学实验,生动形象的录像片段,鲜活的实物展示,以及生动的教学语言等。化学史的许多趣闻轶事也能有效地使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