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03254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2.通过实例分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通过观看微课,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4.通过举例分析,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二、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三、教学难点1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四、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鱼缸生态系统、香菇木耳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设置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用网罩起来的牧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通过

2、这些问题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上。(二)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组成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是层层深入的,因此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入手。教师以鱼缸生态系统为例,有感性到理性,有抽象到直观,并通过香菇木耳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1/4分,告诉学生正是这些成分构成了美丽的生态系统。接着引导学生,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将这些成分进行归类,并最终总结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如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设计意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入手,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方式层层深入。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真菌所扮演

3、的角色以鱼缸生态系统为例,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因此扮演者生产者的角色。而动物,去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生活的?学生回答出动物是依靠吃其他生物为生,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最后形成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真菌等学生感性认识很少,因此教师通过展示实物香菇和木耳,进一步提出他们的生活环境是腐木等地方,强化他们的生活是分解有机物的,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教师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相互作用实现物质能量的流动。【设计意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所扮演的角色中,生产者和分解者相对较消费者难于理解,因此,在教学上注重根据解决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和情境。3食物链以鱼缸生态系统

4、为例,草被鱼吃,在生态系统统一的整体中,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而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教师在课件中出示鱼缸生态系统中草和鱼,让学生们理顺一下,生物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教师以这一简单链条为基础,教会学生食物链概念和食物链写法。在讲解中要强调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并且“”指向一定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并一直到最高级的消费者为一条食物链。【设计意图】:教师从简单的草被鱼吃的关系理顺和解决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概念,让学生较好的明晰食物链的构成及食物链的写法。4食物网教师指出实际上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很多,并可以试着让学生说出可能的生物种类

5、。教师展示出草原生态系统常见的一些生物,引导学生用食物链的形式分析出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是对食物链知识的一个巩固,更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都直接和间接地与其他生物相互联系,食物链条是相互交错分布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教师引导和讲2/4述,正是因为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食物网,在食物网中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三)有毒物质的积累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视频出现的问题写出一条食物链,并引发思考问题,有毒物质是如何积累的,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是对已经学习的生态系统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提高,在学生分析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

6、理念。教师最终要让学生明确,这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得到积累的现象被称为生物富集。(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以鱼缸生态系统为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如果食物网中的一个小小的成员,数量发生变化,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学生通过已经学过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很容易分析出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带来的后果。学生思考后很容易回答出,如果某一个生物数量的变化,由于这种直接和间接的取食关系,可能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的变化,并且体会到位于较高层次的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更大。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放100条鱼,最终鱼缸生态系统崩溃的共识。同学们也同样会认识到一种新的生物的加入也会打破这种平衡

7、。通过分析,同学们能很好地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虽然有这样和那样的链条关系存在,但是正如这条链的细线一样,这种保持平衡的能力是有限,超出了一定的限度,整个生态系统也要发生瘫痪的,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理解了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组成丰富其自动调节能力高,还是生物种类组成少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高?【设计意图】: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根本要素,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的能力如何体现,这是认识的难点。因此在问题的设置上,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生物数量的变化不同种类生物数量的变化生物种类的增加或减少生物种类的多少等不同角度思考可能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体会什么是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六、板书设计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3/4一、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组成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五、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