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3)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032432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届物理学业水平测试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三:牛顿运动定律一、 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牛顿第一定律A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B牛顿第二定律B牛顿第三定律A力学单位制A二、 模块复习1、 牛顿第一定律 A(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理解:“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意思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的意思就是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力与运动的关系: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3)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4)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例题分析: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2、牛顿第二定律 B(1)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及其数学表达式: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与合

3、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F合=ma。(2)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加速度: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如下(1)灵活选取研究对象(2)将研究对象提取出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画受力示意图,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画运动过程简图。(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通常用正交分解法:建立正交坐标,并将有关矢量进行分解。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题中各物理量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4、。(4)列出方程并求解,检查答案是否完整、合理。说明:关于力和运动有两类基本问题: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题型一(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例题分析: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现沿水平方向对物体施加10N的拉力,g取10m/s2,求:(1)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2)物体运动3s时速度的大小;(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10m时经历的时间. 题型二(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例题分析: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滑雪运动员,在倾角为30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9

5、0m到达坡底,用时10s若g取10m/s2,求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运动员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运动员受到的合外力大小3、牛顿第三定律 A(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要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对力比较项目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两个力涉及三个物体两个力涉及两物体可以求合力,且合力一定为零不可以求合力两个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平衡两个力的效果分别表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一个力的产

6、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共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例题分析: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它们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同C它们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力学单位制 A(1)国际单位制(SI)就是由七个基本单位和用这些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组成的单位制。(2)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力学中有三个基本单位:长度的单位米,国际符号m、质量的单位千克,国际符号、时间的单位秒,国际符号s。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国际符号A;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国际符号mol;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

7、,国际符号K;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国际符号cd例题分析:测量“国际单位制选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可用下列哪一组仪器( )A米尺、弹簧秤、秒表 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C量筒、天平、秒表 D米尺、天平、秒表课后复习小练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牛顿C.伽利略、牛顿D.伽利略、爱因斯坦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该物体将A立即静止B改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改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一辆载重汽车重1

8、04kg,司机启动汽车,经5s行驶了15m。设这一过程中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所受阻力f=5103N,取g=10m/s2,求:(1)汽车在此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大小3、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4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传送带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AB间距离l=12m,(g取10m/s2)。(1)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vAB(2)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