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第一中学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03199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州第一中学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巴州第一中学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巴州第一中学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巴州第一中学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巴州第一中学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州第一中学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州第一中学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四2019新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巴州第一中学整校推进方案(讨论稿)学校名称巴州第一中学所属区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问题分析现状分析:(一)学校简介巴州第一中学是一所实施完全中学,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学校现有班级78个,教职工364人,学生约3600人。学校占地面积平米,但班额和学生数大,学校秉承“保稳定重育人提质量促发展”的办学理念。(二) 教育信息化现状: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硬件设施经过多年的累积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优势,教学班班班通多媒体电脑全配备、网络机房8间400台电脑、电子阅览室2间80台电脑、高清录播教室2间、微格教室1间,数字广播系

2、统2套,数字化校园脉络雏形形成。校园网络以光网络为主干网络已建成,光纤到办公桌面、光纤到班班通。250M网络带宽部署校园,校园网信息点遍布各幢楼的各个教室,可同时实现有线和无线上网。学校配备有先进的校园广播系统和南北会议直播系统。全校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有90%的多媒体教室是鸿合交互一体机。从录播系统建成以来,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开设一节录播课,将自己上课的过程录制下来,然后自己去“看”自己的课,看自己上课的言行举止、师生互动、课堂组织、课堂气氛、课堂效果等,从而像“照镜子”一样对自己有一个真实的了解。学校以每学期青蓝工程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为教研常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我校特色的信

3、息化教学模式及鼓励教师利用录播教室,开展录播系统环境下的课程教学建设初步凸显。(三) 存在的问题:1、 教师使用现有信息化设备不够熟练,比如交互式一体机,只把一体机当作PPT播放器或一台普通电脑,没有研究和利用一体机的交互性,让课堂教学更深动,师生交互更频繁。2、 教师理念陈旧,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意识不强或欠缺方法。3、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不够主动。或通过网络提升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缺乏统一引导。4、 学校现有的设备环境,硬件、软件资源缺乏,不能很好的为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工作服务。5、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案例太少或实践太少,其他学科运用信息化手段单一。对信息技术与学科

4、教学融合的存在差距。6、 没有一个好的成熟的信息化平台,让老师和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更加便利更加舒畅,达到家校共育信息化。二、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目标1.研修目标推进我校近期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改进学校信息化管理为目标,通过培训项目的实施,推动学校整体推进智慧教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1) .通过整校推进实践,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水平全员达到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形成常态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促进师生学习与专业发展方式变革的氛围;(2) .通过整校推进实践,培

5、养一批信息化教育实践与应用的骨干教师,范围覆盖每一个学科组、年级组。骨干教师能掌握信息化课堂独立设计与实施的技能,打造信息化2.0特色课堂精品课、过关课,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总结出精品课例和信息化2.0课堂案例成果;(3) .通过整校推进实践,培育一支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者队伍,系统了解当前教育信息化政策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途径,掌握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设计与组织管理技能,推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信息化转型;2.任务清单分解根据研修目标,依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现状,学校将全体教师研修与实践内容清单分为必做项目+选做项目+创新项目。选定本校教师拟完成的任务清单范围,以及各教研组拟完成的任务清单(1)

6、本校教师拟完成的任务清单范围必做项目:A1学情分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A3教学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B2教学设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A8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A13学业评价,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选做项目:B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测试与练习;B3教学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B4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B9学业评价,自评与互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创新项目:C3学法指导,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2) 各教研组(备课组)拟完成的任务清单各教研组拟完成的任务清单以学校必做项目+选做项目+创新项目为准,教研组可根据本学科教研组组情和教研能力,在完成学校既定任务的前提下,尚在

7、任务维度中自选任务。三、团队建设组织建设本校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管理及指导团队,明确团队构成结构,负责人及成员各自职责。1.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刘长虹副组长:赵宏明成员:教务主任、教研主任、各教研组组长、信息中心2.成立学校信、息技术培训团队组长:赵宏明成员:伏军、徐波、吴建军、朱旭昌、外力肉孜、景亮、王芳、顾虹、岳克斌任务:负责在线上及线下活动中的技术难题及相关教师培训书记+校长总负责协调沟通设备服务指导实施教学副校长教务教研室信息中心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外语教研组物理教研组化学教研组生物教研组政治教研组历史教研组地理教研组技术教研组艺术教研组体育教研组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内容规

8、划与时间安排1.能力提升实施原则:三个立足(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教师实际、立足于课堂教学),做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高度契合,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每一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2.推进内容规划第一阶段:理念更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通过会议等方式,统一思想,部署制定方案。第二阶段: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培训、研讨及全员培训、网络研学、问卷调查。解析能力提升2.0任务清单的28个能力点。以教研组为单位帮助教师找准提升能力点目标。第三阶段:各(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学年能力提升校本研修计划,确定能力点(任务清单),确定原则:以学校必做项目+选做项目+创新项目为准。具体详见:附件一任务

9、清单及与环境对应关系。第四阶段:建构校本研修“六步法”:自我检测、课程学习、协同备课、应用实践、现场研修、物化成果。各教研组(备课组)聚焦课堂教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校本研修流程阶段内容目的研修方式成果主持人第一步浏览课程自我检测找准能力点与教学问题解决的融合点网络研修平台自主+学校引导学科校本研修计划备课组长第二步培训课程学习掌握相关技能工具、平台和教学策略混合式学习线上自主学习+专题培训鸿合学院、希沃学院、网络课程、学校建立相关、技术应用的网课备课组长第三步协同备课学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学习空间+协同备课集体备课确定一两个应用突破口完成教学设计备课组长第四步应用实践诊断分析信息技术融合

10、的有效性线下课堂教学+线上课堂观察个人教学实践反思、鸿合备课组长第五步现场研修聚焦问题凝练经验达成共识现场研讨优化策略形成二次教学设计教研组长教学主任第六步物化成果教师研讨展示交流,展示课,过关课构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凝练成果教学校长3.时间安排任务维度主要工作时间指导第一阶段理念更新、制定学校信息技术2.0发展规划,部署制定各类考核方案2020年1月1日-1月10日校内研修第二阶段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方案解读、解析能力提升2.0的28个能力点,各教研组制定本组能力提升方案,选能力点,学校搭建好研修平台。2020年1月13日-1月17日校内研修/网络研修第三阶段线上学习40学时,完善校本研修考核方

11、案,制定信息化2.0推进各项制度2020年1月20日-2月14日自主研修/网络研修第四阶段1、线上学习每周20学时,完善校本研修考核方案,2、制定信息化2.0推进各项制度,全体教师录课,3、教研室培训全体教师微课录制,课件制作,各类信息化运用技巧,4、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使用。5、信息中心开展订单式培训和集中轮训各类软件使用。2020年2月17日-3月6日管理团队、教研室、教务处第五阶段1、各教研组推选一名教师结合能力点竞赛(制定详细计划)2、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师成果制作要点分析,能力点相关技术培训(教学设计) 3、成果制作上传(教研组组长负责)2020年3月9日-3月20日管理团队、教研

12、室、教务处第六阶段1、线下活动(学校公开课,环节:上课、评课)聘请专家2、 相关技术培训微课、APP使用培训3、 成果制作上传(教研组长负责)2020年3月26日-4月20日管理团队、教研室、教务处成果展示1、 活动总结2、 成果上传2020年4月26日-5月10日管理团队五、提升工程 2.0 保障机制与制度保障1、建立校长牵头的领导机构和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2、建立激励机制,年度评优并奖励表彰: 评选智慧教育教研先进个人;评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秀个人;评选信息技术与课融合优秀团队;推选校级优秀融合教研组;学校领导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信息化2.0工作纳入学校内部考评制度,将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水平纳入绩效考评;建立具体的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