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I卷解析版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03009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I卷解析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I卷解析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I卷解析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I卷解析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I卷解析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I卷解析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I卷解析版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24 S 32 K39 Mn55 第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 W2-、X+ B. X+、 Y3+C. Y3+、 Z2- D. X+、 Z2-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 3Ag2S = 6Ag + A1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

3、化为白色AgCl 11.己知某溶液中含有C1-, 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1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 C1- 、Br-、CrO42-B. CrO42-、Br-、C1-C. Br-、C1-、CrO42-D. Br- 、CrO42-、C1- 【答案】C 12.分子式为C5H1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A. 15种B. 28种C. 32种D.40种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的碘乙醇

4、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6.(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乙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乙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

5、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乙烯10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_。(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6)在环乙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填正确答案标号)。A

6、圆底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乙烯产率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41%B.50%C.61%D.70%27.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点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为给出)。回答下列问题:(1) 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_。(2) 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 “酸浸”一般在80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可用盐

7、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但缺点是_。(4) 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_。(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_。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_(填化学式)。28.(15分)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甲醇合成反应:(i)CO(g)+2H2(g)=CH3OH (g) H1=-90.1kJmol-1(ii)CO2(g)+3H2(

8、g)=CH3OH(g)+H2O(g) H2=-49.0kmol-1水煤气变换反应:(iii) CO(g)+H2O(g)=CO2(g)+H2(g) H3=-41.1kJmol-1二甲醚合成反应:(iv)2CH3OH(g)=CH3OCH3(g) H4=-24.5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 AI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主要流程是_(以化学方程式表示)(2) 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iv)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_。(3) 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

9、应的影响_。(4) 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厂含(Cu一Zn一Al一O和A12O3)、压强为5.O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右图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 kW 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_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 V,能址密度E=_(列式计算。能盘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盒,1kWh=3.6x106J)。(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

10、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草酸(乙二酸)可作还原剂和沉淀剂,用于金属除锈、织物漂白和稀土生产。一种制备草酸(含2个结晶水)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 CO和NaO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酸钠、甲酸钠加热脱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2)该制备工艺中有两次过滤操作,过滤操作的滤液是 ,滤渣是 ;过滤操作的滤液是 和 ,滤渣是 ;(3)工艺过程中和的目的是 。(4)有人建议甲酸钠脱氢后直接用硫酸

11、酸化制各草酸。该方案的缺点是产品不纯,其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 。(5)结晶水合草酸成品的纯度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称量草酸成品0.250g溶于水,用0.0500 mol . 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浅粉红色不消褪,消耗KMnO4溶液15.00 m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列式计算该成品的纯度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 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 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 个原子。(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I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