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02904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安全资料表序号:1 1 8一、物品与厂商资料物品名称: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物品编号:一制造商或供货商名称、地址及电话:-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成分辨识资料纯物质:中英文名称: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同义名称:ETHYLENE TRICHLORIDE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 S No .): 00079-01-6危害物质成分(成分百分比):1 0 0三、危害辨识数据最重健康危害效应:刺激眼睛、皮肤、呼吸系统。高浓度会造成意识丧失。为一疑似致癌物,吞食或呕吐有要危倒吸入肺之危险。害与环境影响:效应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高温令分解产生如氯化氢、光

2、气等毒气,可能蓄积于低漥处。特殊危害:主要症状:刺激感、晕眩、头痛、恶心、失去意识、颤抖、视觉异常、皮肤炎。物品危害分类:6 . 1 皿(毒性物质)四、急救措施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吸 入:1 .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2 .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训过之人员施予人工呼吸。3.若心跳停止,立即由受训过之人员施行心肺复苏术。4 .立即就医。皮肤接触:1 .脱去污脏的衣服、鞋子及皮饰品(如表带、皮带等)。2 .使用非磨擦性肥皂和水彻底但缓和地冲洗。3 .若刺激感持续,立即就医。4 .污染的衣服,鞋子及皮饰品,须完全洗净方可再用或丢弃。眼睛接触:1 .立即撑开眼皮,以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

3、眼睛2 0分钟。2 .若刺激感持续,立即就医。3 .若疼痛则避开光。食 入:1 .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2 .切勿催吐。3 .给患者喝下240 3 0 0 毫升的水,以稀释胃中的物质。 4 .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患者身体前倾以免吸入呕 吐物。 5 . 反复给予喝水。 6 . 立即就医。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高浓度会造成意识丧失对急救人员之防护:应穿着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对医师之提示:患者吞食时,考虑洗胃。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水雾、化学干粉、二氧化碳、泡沫序号:1 1 8第2页/ 5 页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1 .连续引火源存在之下也很难燃

4、烧,火灾危害性相当低。2 .液体流动或搅动可能累积静电。3 .火场中可能释岀刺激性毒气。4 .火场中密闭容器遇热过久可能爆炸。特殊灭火程序:1 .彻退并自安全距离或受保护的地点灭火。2 .位于上风处以避免危险的蒸气和有毒的分解物。3.灭火前先阻止溢漏,如果不能阻止溢漏且周围无任何危险,让火烧完,若没有阻止溢漏而先行灭火,蒸气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再引燃。4隔离未着火物质且保护人员。5 .安全情况下将容器搬离火场。6 .以水雾冷却暴露火场的贮槽或容器。7.以水雾灭火可能无效,除非消防人员受过各种易燃液体之灭火训练。8.如果溢漏未引燃,喷水雾以分散蒸气并保护试图止漏的人员。9.以水柱灭火无效。

5、1 0.大区域之大型火灾,使用无人操作之水雾控制架 或自动摇摆消防水瞄。11.尽可能彻离火场并允许火烧完。1 2 .远离贮槽。13.贮槽安全阀已响起或因着火而变色时立即彻离。1 4.未着特殊防护设备的人员不可进入。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装备:配戴空气呼吸器及防护手套、消防衣。六、泄漏处理方法个人应注意事项:1 .限制人员进入,直至外溢区完全清干净为止。2 .确定是由受过训之人员负责清理之工作。3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环境注意事项:1.对泄漏区通风换气。 2 .移开所有引燃源。 3 .通知政府职业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清理方法:1 .勿碰触泄漏物。2 .在安全状况许可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

6、3 .避免流入下水道或其他狭隘的空间内。4 .用沙、泥土或其他惰性物质来围堵泄漏物。5.用帮浦或真空设备将液体抽入标示且加盖的适当容器内。6 .用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置于标示且加盖的适当容器内,用水清洗泄漏区。7 .已受污染之吸收剂,与外溢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处置:1 .不要在焊接,火焰或热表面附近操作使用此物。2 .在适当通风的特定区内采最小量操作,避免产生雾滴。3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4 .以碳酸钠维持清洗池的中性P H值。储存:1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接照射。2 .远离不相容物,贮存于加盖且标示的适当容器中。3 .紧闭容器并避免碰撞冲

7、击等物理性伤害。4 .限量贮存;储存区应远离作业场所。八、暴露预防措施工程控制:1 .大量使用、产生雾滴或将其加热时须有局部排气通风且最好隔离制程。2 .供给足够新鲜空气以补充排气系统抽出的量。控制参数第3页/序 号:1 1 85页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TWA短时间时量平均 容许浓度STEL最咼容许 浓度CEILING生物指标BEIs50 ppm75 ppm尿中每克肌酸酐含三氯乙酸100mg( Ns)血液中三氯乙醇4 m g / L( N s个人防护设备:呼吸防护:1 .正压式全面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2 .正压式全面型供气式呼吸防护具辅以正压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手部防护:聚乙烯醇等材质的防渗

8、手套。眼睛防护:化学安全防溅护目镜、护面罩、聚乙烯醇、Vi to n、4 H、Barricade 、Trellchem HPS、Tychem 1000皮肤及身体防护:上述橡胶材质连身式防护衣,工作靴。卫生措施:1 .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之衣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且须告知洗衣人员污染物之危害性。2 .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3 .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4 .维持作业场所清洁。九、物理及化学性质物质状态:液体形状:无色氯仿味澄清状液体。颜色:无色气味:氯仿味pH 值:沸点/沸点范围:8 7 C分解温度:-闪火点:T C测试方法:()开杯()闭杯自燃温度:4 2 0C爆炸界限:8 . 0% 9

9、.74 龜25 C蒸气压:60 mmHg 20 C蒸气密度:4.5 3密度:1 . 4 6 4 (水=1 )溶解度:微溶(0 . 11g/100g水)十、安定性及反应性安定性:正常状况下安定湿气及光存在时会慢慢分解。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1.铝粉:极小量酸存在时会剧烈反应。2.颗粒状的钡或镁:剧烈反应。3 .强氧化剂(如过氧化物、过氯酸盐):可能剧烈反应。4 .强碱:可能形成可 燃性二氯乙炔。应避免之状况:过热、明火、电弧、热表面、阳光、湿气、抑制剂失效应避免之物质:1.铝粉。2 .颗粒状的钡或镁。 3 .强氧化剂(如过氧化物、过氯酸盐 )。4 .强碱。危害分解物:氯化氢、光气、二氯代乙酰

10、氯、二氯醋酸、毒性资料急毒性:吸入:1 .于30ppm浓度下,其蒸气会刺激鼻及咽。2 .于100-600ppm 下,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其特微为晕眩、头痛、恶心及过度疲劳。3高浓度下(1 , 0 0 0 p p m以上)会造成意识丧失、颤抖、肌肉协调功能丧失及视觉异常。皮肤:1与液体接触过久可能造成严重的刺激及皮肤炎。2 .亦有报告指岀会造成化学灼伤。物质安全资料表第4页/序 号:1 1 85页眼睛:1.其蒸气会刺激眼睛。2 .其液体会造成角膜损害但可复原。食入:1 .可能造成呕吐、腹泻、心脏衰竭、肺岀血、神经系统损害及失明。LD50(测试动物、吸收途径):4920 mg/kg ( 大鼠,吞

11、食)LC50(测试动物、吸收途径):LD L O : 7 mg/kg( 人类,吞食)LCl。: 2 9 0 0ppm(男人,吸入)局部效应:2 mg/24H(兔子,皮肤)造成严重刺激。20 mg/24H(兔子,眼睛)造成中度刺激。致敏感性:一慢毒性或长期毒性:1 .报告指出长期暴露会造成肝损害及行为问题。2 .可能造成神经系统伤害,其特征为颤抖、晕眩、焦虑、心跳速率减慢、手的知觉减弱及失眠。3 .暴露于100 - 630ppm 高浓度下会使男性性能力降低。女性月经的不规则增加,也会引起神经系统混乱。特殊效应:2688 mg/kg( 怀孕1 - 2 2 天雌鼠,吞食)造成新生鼠中毒。IARC将之

12、列为Group 2A :很可能人类致癌。ACGIH将之列为A 5 :非疑似人类致癌性十二、生态资料可能之环境影响/环境流布:1 .在大多数情况下,三氯乙烯在水中分解速度很慢。2 .当释放土壤中,会快速挥发掉。3 .当释放水中,最主要是挥发掉。4 .当释放大气中,进行光氧化作用的半衰期约为2 天十三、废弃处置方法废弃处置方法:1 .参考政府有关法规规定处理。2 .可于燃烧氯化溶剂的特定设备内焚化十四、运送资料国际运送规定:1.DOT 49 CFR将之列为第6.1类毒性物质,包装等级皿。(美国交通部)2.IATA/ICAO 分级:6.1。(国际航运组织)3.IMDG 分级:6.1。(国际海运组织)

13、联合国编号:1 7 1 0国内运输规定:1 .道路交通安全规则第84条2. 船舶危险品装载规则3. 台湾铁路局危险品装卸运输实施细则特殊运送方法及注意事项:十五、法规资料适用法规:劳工安全卫生设施规则危险物及有害物通识规则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劳工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容许浓度标准道路交通安全规则事业废弃物贮存清除处理方法及设施标准毒性化学物质管理法序号:1 1 8十六、其他数据/、 / 、 卜 参考文献1. CHEMINF0 数据库,C C I N F O 光盘,9 9 - 22. HAZARDTEXT 数据库,TOME S PLUS 光盘,V 0 丨.4 1,19993. RTEC 数据库,T

14、 0 M E S P L U S 光盘,V 0丨.4 1,1 9 9 94. HSDB 数据库,TOME SLUS 光盘,V 0 丨.4 1,19995 .危害化学物质中文数据库,环保署制表者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制表人职称:姓名(签章):制表日期89.3.31备注上述数据中符号”-”代表目前查无相关数据,而符号 ” /代表此字段对该物质并不适用。生物指标中的注记” Ns代表非专一性指针,符号 ” Sc代表需注意易受感族群,符号 ” B代表请注 意背景值,符号” Nq”代表未有确定建议值,符号Sq代表半定量性建议值。上述资料由工研院工安卫中心提供,工安卫中心对上述资料已力求正确,但错误恐仍难免,各项数据与数据仅供参考,用户请依应用需求,自行负责判断其可用性,工研院不负任何责任。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业安全卫生技术发展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