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027787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XX县XX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指引下,国家对“三农”问题极为重视,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干部到基层干部,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和目的: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而促进农民增收,结构调整是极为关键的一环,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要发展,水利要先行。农民调整种植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上的产量和质量,而这一切始终离不开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搞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即提高水的利用率,又

2、使农业用水更为便利、适时、节省。搞好林业,既保护了植被又涵养了水源,净化了空气,调节了气候,从而防止了水土流失,减少了渠道、水库的淤积,保护了农田,改善了生态环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XX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的实施,使灌区内的12000亩土地得到根本的改善,灌区内粮油总产量净增加75万公斤,净增产值285万元,农民收入得到不断增加。这不仅是投资者的希望,也是管理者的希望,更是全灌区群众的渴望。第一章 项目提要1.1项目背景XX水库灌区位于XX县西南约20公里的巴州沟及其支流XX谷地、交通方便,为XX、巴州、川口三乡镇所辖,为青海省湟水流域典型的浅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但土

3、质肥沃,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由于降雨量小、蒸发量大,降水地域差大,且季节变化分配极不均匀,加之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灌区行政上隶属于巴州、XX、川口三乡镇,共有22个行政村,居住有汉、回、藏等民族,人口3.08万人。现有耕地43542亩,其中沟岔水地12000亩。灌区始建于七十年代,由于当时建设时,资金筹措困难,除XX水库工程由国家投资重点保证修建外,其余灌区水利工程简陋,均系民办公助,因此工程比较简陋,配套不全,标准低,经将的近三十余年的免强运行,至今大部分灌区水利工程均已严重老化,带病运行,渠水利用率很低,水资源浪费很大,同时马家河原库容142万立方米

4、,因马家河的历年洪沙淤积,现仅存有效调节库容97.729万立方米,以致造成灌区用水逐年紧张,为此,现提出计划,对本灌区进行全面整顿改造。XX水库灌区工程规划的总原则是“开源节流”,为确保现有12000亩农田灌溉面积,规划对灌区140条干、支、斗总长96.77公里渠道防渗衬砌,并对299座渠系各类建筑物整修和重建。实施以上工程需完成工程量:土石方19.13万立方米,砼与钢筋砼0.96万立方米,浆砌石0.11万立方米;需耗用材料:水泥2974吨,钢材56.3吨,钢筋58.82吨;需投入劳动力21.82万工日;工程总投资513.21万元。工程建成后,据初步分析预测,本灌区年可生产粮食335万公斤,其

5、中增产75万公斤,农业年增产净收益285万元,工程修建,对地区环境影响有利无害,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农业发展了,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地方经济实力增强了,必将促使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其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1.2项目范围、规模、建设内容与工期灌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共有土地面积3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3542亩,水浇地13834亩,灌区保灌面积12000亩。经工程规划、布置,确定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建种植马铃薯基地5000亩,建冬小麦基地5000亩,建杂交油菜基地2000亩,绿化支渠15.13公里,在库区源头营造生态性经济林770亩,渠道防渗处理96

6、.77公里,维修和重建各类建筑物299座。现将灌区规划布置分述如下:一、农业1、建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1000亩,马铃薯商品化生产基地4000亩;2、建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推广种植冬小麦3000亩;3、杂交油菜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4、病虫害统防统治1万亩;5、机械深耕深松技术示范推广4000亩;6、科技培训:在项目区培训农民5000人次;7、农业机械购置:(1) 东方红180小四轮拖拉机4台;(2) Is-3深松机10台;(3) 深松犁10台;(4) 马铃薯种植机10台;(5) 马铃薯收获机10台;(6) 2BF-3型小麦分层施肥播种机100台;(7) 2BF-6型小麦分层施肥播种

7、机20台。二、水 利1、凉平渠:为灌区的高线引水渠,并担负沿渠高位浅山地农灌面积810亩,长7.9公里,现0+0002+600段设计流量为0.5秒立方米,加大为0.6秒立方米,该段地下水丰富,渠冻胀较严重,因此采用150#砼现浇的“U”型断面衬砌;渠设3条支渠长7.23公里,设计流量0.3秒立方米,加大流量0.35秒立方米,配设25条斗渠,长9.28公里,设计流量0.05秒立方米,加大0.06秒立方米,支斗渠均采用150#砼现浇的“U”型断面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49座。2、新引渠:为灌区的低线引水渠,并担负沿渠中高位浅山地农灌面积995亩,长5.4公里,渠设4条支渠长4.16公里,设计流量0.

8、3秒立方米,加大流量0.35秒立方米,配设10条斗渠长4.6公里,设计流量为0.05秒立方米,加大为0.06秒立方米,支斗渠采用150#砼现浇的U型断面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27座。3、南垣渠:渠道灌溉面积为3530亩(其中电灌500亩),长4.7公里,配支渠7条长7.3公里,设计流量0.3秒立方米,加大流量0.35秒立方米,并配设20条斗渠长18.85公里,设计流量为0.05秒立方米,加大为0.06秒立方米,支斗渠采用150#砼现浇的“U”型断面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45座。4、巴州渠:渠道灌溉面积为6650亩(其中电灌680亩),渠道直灌面积2237亩,下接五条支渠,其中草滩支渠596亩,尖角

9、支渠1460亩,黑泉支渠858亩,楼子沟支渠879亩,红崖支渠635亩。干渠设计流量为0.5秒立方米,加大为0.6秒立方米,支渠设计流量为0.3秒立方米,加大为0.35秒立方米。斗渠设计流量为0.05秒立方米,加大为0.06秒立方米,采用150#砼现浇的U型断面衬砌,其中干渠3.5公里,支斗渠全部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178座,其中巴州干渠修建各类建筑物66座,其余为支渠上的各类建筑物112座。5、支渠:(1)草滩支渠全长4.3公里,灌溉面积596亩,设计流量为0.3秒立方米,加大为0.35秒立方米,斗渠6条长为3215米,斗渠设计流量为0.05秒立方米,加大为0.06秒立方米。均采用150#砼

10、现浇的U型断面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21座。(2)尖角支渠9条全长6.5公里,灌溉面积1460亩,设计流量为0.3秒立方米,加大为0.35秒立方米,斗渠12条长为4820米,斗渠设计流量为0.05秒立方米,加大为0.06秒立方米。均采用150#砼现浇的U型断面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32座。(3)黑泉支渠全长5.4公里,灌溉面积858亩,设计流量为0.3秒立方米,加大为0.35秒立方米,斗渠10条长为4130米,斗渠设计流量为0.05秒立方米,加大为0.06秒立方米。均采用150#砼现浇的U型断面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24座。(4)楼子沟支渠全长5.4公里,灌溉面积879亩,设计流量为0.3秒立方米,

11、加大为0.35秒立方米,斗渠6条长为3535米。斗渠设计流量为0.05秒立方米,加大为0.06秒立方米,均采用150#砼现浇的U型断面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21座。 (5)红崖支渠全长3.5公里,灌溉面积635亩,设计流量为0.3秒立方米,加大为0.35秒立方米,斗渠5条长为2890米,斗渠设计流量为0.05秒立方米,加大为0.06秒立方米。均采用150#砼现浇的U型断面衬砌,修建各类建筑物14座。三、林业XX灌区改造的干、支、斗渠总长为96.77公里,其中对15.13公里的支渠进行绿化,另外在库区源头荒山荒坡营造生态性经济林770亩,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遏止泥沙冲入渠道和水库。该工程技术简单,

12、施工相对容易,施工位置点多面广,各单项工程可同时开工,计划施工期为2年。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总投资估算为683.41万元。 资金筹措:国家补助325.68万元,省配套104.59万元,县配套25.86元,自筹227.28万元。1.4 效 益据初步预测分析,全部工程实施完成后,可年增产粮食75万公斤(含洋芋5折1),经济效益显著。工程实施对地区生态环境也有一定改善,有利无害,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必将促使乡镇企业和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其间接辐射出来的其它社会效益也将十分显著,政治影响也很深远。经分析论证后认为,兴建该项目完全符合当前中央有关农业发展的政策,也很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

13、况,在实施项目执行上,也是完全可行的,当地群众要求又很迫切,因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列项兴建。 1.5组织领导和管理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加强资金的管理,项目批准后,成立以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为主,农、水、林为辅的工程建设项目部,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协调管理工作。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工程建设程序进行,全面推行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及时移交手续,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完善管理措施、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企业管理,独立核算,自收自支,达到“以水养水”的目的,并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上来。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及灌区基本现状2.1 自然概况2.1.1

14、 地理位置及范围XX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位于湟水下游南岸支流巴州沟北侧的山麓丘陵地带,距省会西宁115公里,距XX县城25公里,海拔高程22002600米之间,属西北高原沟壑区,为青海省湟水流域典型的浅山区。灌区的总土地面积约34平方公里。灌区行政上隶属于巴州、XX、川口三乡镇,共有22个行政村,居住有汉、回、藏等民族,人口3.08万人。现有耕地43542亩,其中沟岔水地13834亩。这里林草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侵蚀模数约50007000t/km2年,全区内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年蒸发量大,作物前期缺雨干旱,后期多雨常涝,降水不能很好利用,且区内水源紧缺,造成粮食连年歉收,群众生活困难,

15、基础条件薄弱,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土质肥沃,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2.1.2 水文气象:气象:灌区平均气温6,极端最高气温为35,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2。灌区年平均降水量为361毫米,降水地域差异大,且季节变化分配极不均匀,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60%左右,平均年总蒸发量为1682毫米。湿润系数0.40.45,故属干旱区,年平均风速2米/秒,最大冻土深度1.4米左右。由于本地区气象直接测记资料缺乏,现仅XX县气象站的气象资料摘录。(详见附表三、四)水文:工程区主要水系为巴州沟,为湟水一级支流,发源于祁连山脉的拉脊山北藏峡沟,流域面积为26.12平方公里,据初步分析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707.37万立方米,此外,北藏沟引水口下有外西峡沟汇入,也可作为灌溉引水水源,外西峡沟流域面积3.3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94.3万立方米,保证率为50%的年径流量为89.59万立方米。河网呈羽状展布,流域最高处海拔4220米,流域最低处海拔1951米,平均比降6.18%,流域平均宽度4.6公里,流域内各类地貌齐全,由脑山、浅山及川水三种地貌单元组成。 XX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日照时数(时)日照百分数%气温()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mm蒸发量mm风速 m/s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