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026635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职资格管理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某技术有限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R-版 本:生效日期: 年 月日编制:某某技术有限公司任职资格项目组版权:本文件之版权属某某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世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 司所有,未经书面批准,任何机构不得随意复制、引用、传阅。任职资格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目的建立职业化发展通道,引导与激励员工不断提高任职能力;建立人才标准与人才管理机制,为判断员工是否胜任工作提供科学的工具, 加速 员工成长,为公司发展培养人才;使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发挥能力;培育自我学习、终生学习、不断成长的文化氛围,提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为招聘、晋升、薪酬、人才选拔与培养等

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某某公司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某公司)技术类职位员工,具体职位见某某公司职位族管理手册中的职位划分表。第三条相关定义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标准由能力标准、行为标准和贡献标准三部分组成。任 职资格标准界定了每个类别每个层级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如何做”以 及“做到什么程度”,是某一资格级别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领导力、行为、 贡献等要素的集合。任职资格认证:是资格申请人员以任职资格标准为依据,收集、整理个人行为、 素质、贡献等相关信息和资料,提交给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请求对自己进行 评审认证的一种任职能力考核方法,它强调的是“能干什么”

3、、“怎么干的”、“结 果如何”,而不是“知道什么”。任职资格评审:是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的认证小组)对资格申请人员 按照任职资格管理程序进行评审,以判定其是否达到所申请的级别要求的过 程。是资格最终确定的主要环节,是保证认证质量的关键环节。第二章任职资格标准第四条任职资格标准的内容任职资格标准体系的内容:标准模块能力彳讨贡献标准内容知识技能工作能力行为业务贡献素质团队成长任职资格标准的级别划分:级别含义一级达到一级任职资格能力、彳丁为、贡献标准要求二级达到一级任职资格能力、彳丁为、贡献标准要求三级达到二级任职资格能力、彳丁为、贡献标准要求第五条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标准:见公司各职位类任

4、职资格标准。第六条任职资格标准管理任职资格标准管理:6.1.1 任职资格标准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制 订,由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方可 使用。6.1.2 任职资格标准由公司以文件形式签发, 人力资源部需注明标准的版本号和生 效日期,并集中存档管理。6.1.3 任职资格标准需每年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领域内的资深人员进行修改或完善,维护的组织者为人力资源部,维护的责任者为任 职资格管理委员会。第七条任职资格标准应用任职资格标准应用:标准要素应用能力知识技能招聘、选拔、培训、认证素质彳讨工作能力行为选拔、培养、认证贡献业务贡献绩效、薪酬、认证团队成长招聘选拔应用:7.2.1人员招聘

5、时需按照招聘职位的能力要素进行判断。培训应用:人力资源部可组织相关人员依据任职资格标准中的知识技能要求开发 培训课程,提升员工的岗位知识和操作技能,依据素质要求开发相应课程提 升员工素质,依据行为标准要求开发相应课程促进员工职业化。认证应用:对员工进行认证,考察员工是否符合公司任职资格标准。7.4.1 任职资格级别认证时,依据白主要标准是贡献标准(70烟重),次要标准是行为标准(30烟重),任职者符合要求方可晋升上一级别。7.4.2 任职资格等级认证时,依据白主要标准是行为标准(70烟重),次要标准是贡献标准(30烟重),任职者符合要求方可晋升上一等级。第三章任职资格认证与评审第八条组织任职资

6、格管理委员会:8.1.1 负责任职资格标准的审核、确认;8.1.2 负责任职资格等级评定结果的审核确认;8.1.3 负责高级别任职资格评审;8.1.4 委员会成员由公司发文任命。任职资格评价小组8.2.1 参与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和维护;8.2.2 负责中、低级任职资格评审;8.2.3 评价小组成员由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指定。人力资源部:8.3.1 组织任职资格评审;8.3.2 负责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维护;8.3.3 负责任职资格体系的日常管理;8.3.4 负责任职资格管理体系有效性、规范性的评估。各部门负责人:8.4.1 参与任职资格标准的制定;8.4.2 审核本部门申请人的申请资料;8.4.3

7、 按公司要求参与资格评审。第九条原则客观公正: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取证,全面了解,注重实绩,判断公正。逐级申请:资格需逐级申请,不允许跳级申请。认证与自我能力提升相结合:任职资格标准是引导员工提升自我能力的通道,认证人员以对照标准自我总结与评估为基础,通过认证评审确认是否达到所申请的资格等级;认证与辅导相结合:任职资格认证的实施,要既认证又指导、边认证边指导,评价小组成员以教练员的身份出现,对资格申请人员有辅导的职责;认证与培训相结合:参加任职资格认证的人员,认证结果达到相应级别后,可参加上一级任职资格标准范围内的知识、技能培训和相应的考核。第十条认证时间任职资格认证周期为每年一次(4级每两年

8、一次),于每年的一月进行。第十一条认证分类及依据标准任职资格认证分为级别认证和等级认证两类。级别认证依据的主要标准为贡献标准,等级认证依据的主要标准为行为标准:级别认证类别依据标准主要要求级别认 证等级 认证贡献行为0级新入职人员达到入职岗位的能力标准要求四 级职业级(A等)V30%70%B等基础上,达到四级行为标准要求普通级(B等)V70%30%主要达到四级任职资格贡献标准要求三 级职业级(A等)V30%70%B等基础上,达到三级行为标准要求普通级(B等)V70%30%主要达到三级任职资格贡献标准要求级职业级(A等)V30%70%B等基础上,达到二级行为标准要求普通级(B等)V70%30%主

9、要达到二级任职资格贡献标准要求一级职业级(A等)V30%70%B等基础上,达到一级行为标准要求普通级(B等)V70%30%主要达到一级任职资格贡献标准要求第十二条认证规划每年度的认证工作开展前,人力资源部应根据公司未来1-2年的业务目标,对岗 位所需人员的数量、级别进行预测,并根据现有的人才结构,对下一年度的任职 资格认证进行规划,统一报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审批。在认证时,必须按事前的 规划对资格晋升的人数进行适当的控制,超出人数必须按认证流程逐级上报任职 资格管理委员会审批。第十三条认证程序认证程序认证主要通过述职会议的方式进行。述职会议结合被评价人填写的任职资格认证自检表(见附件),由被评价

10、人的直接主管,直接主管的同级专家或高 一级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评价小组,举行述职评价会议对被评 价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填写在任职资格评价表(见附件)上。13.1.1 升级程序任职资格级别认证时,依据的主要标准是贡献标准(70烟重),次要标准是 行为标准(30烟重),任职者符合要求方可晋升上一级别。如因工作安排的问题, 导致某条款未达标,但能够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达到申请级别的同等标准者,也可以申请认证。13.1.2 升等程序任职资格等级认证时,依据的主要标准是行为标准(70烟重),次要标准是 贡献标准(30版重),任职者符合要求方可晋升上一等级。资格套入程序资格套入程序适用于内部人

11、员调岗以及外部人员入职时确定其任职资格等级。第十四条认证结果任职资格认证结果分为“达标”与“未达标”。“达标”是指申请人员的实际表现对照所申请的资格标准,有80%Z上的要素符合;“未达标”是指申请人员的实际表现对照所申请的资格标准,有20蛆上的关键要 素不符合;员工所获任职资格的有效期:一级、二级资格为2年;三级及以上资格为3年,有效期自认证生效之日起算。到期需重新申请复审,否则按自动降等处理。员工任职到期不影响资格有效期,但任期内资格有效期到期须再次参与认证。第十五条其他规定在两次认证期间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被查处的;因个人工作疏忽给公司造成损 失,并在公司范围内通报批评的;个人事假/病假累

12、计超过一个月的原则上不 得申请资格认证。第十六条任职资格档案管理: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认证过程相关文件均为任职资格档案,人力资源部负责任职资格档案的管理。在任职资格认证中,应为每位申请人设立档案。认证过程中,申请人的所有认证 材料、改进计划等都要及时归档。第十七条管理权限工作内容/事项人力资源 部各部门负 责人任职资格 评价小组任职资格管 理委员会总裁标准开发组织参与评审审核批准标准维护负责建议评审审核批准标准管理负责档案管理负责4级资格认证组织评价批准1至3级资格认 证组织参与评价批准备案审查第四章任职资格结果运用建立了任职资格体系后,通过任职资格认证,能为公司的人员配置确立清晰 的人才标

13、准和评估方式,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的培训发展提 供能力开发的标准,也为公司基于能力、工作态度(行为)、业绩(贡献)激励 员工提供了依据。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员工申诉处理员工在任职资格认证过程中,如有异议,应首先通过沟通方式解决。解决不了时, 有权向上级提出申诉。如果对上级的处理结果仍不满意, 可向人力资源部门申诉。人力资源部通过调查和协调,在十日内,向申诉者答复最终结果。第十九条其他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某某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本制度的未尽事宜及相关实施细则,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与各单位共同拟定。本制度的最终决定、修改和废除权归某某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本制度经公司总裁审核批准后,自 2008年X月Y日起实施。第二十条附件附件1:任职资格标准附件2:任职资格升级/升等评价表附件3:任职资格认证指引精心搜集整理,因文档各种差异性,请按实际需求再行修改编辑调整字体属性及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