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粘钢-开洞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026600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板粘钢-开洞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楼板粘钢-开洞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楼板粘钢-开洞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楼板粘钢-开洞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楼板粘钢-开洞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板粘钢-开洞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板粘钢-开洞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混凝土楼板开洞拆除方案 本改造工程中,需要将直流电源间(三)的部分楼板开洞拆除,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对整体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留下不安全隐患。按传统的风镐破碎施工方法,由于局部楼板拆除,势必会造成牵引力的减弱而影响整体结构,加上风镐破碎所产生的震动,不仅会使被切割断面本身受损,而且会波及周围的结构造成破坏。风镐拆卸所产生的粉尘污染及施工周期长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经过反复推敲认证,现结合我公司的技术专长及同类工程施工的经验,以水钻排孔的切法对原结构进行拆除,力求施工现场不出现明显粉尘,并保持低噪音施工,确保达到环保无污染施工的目标。其中主要混凝土楼板厚120mm。 一、 切割拆除主要关键点

2、 1、本工程拆除施工前应全面了解拆除工程的图纸(包括原结构图纸)和资料,进行实地勘察,按照国家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技术规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2、保证粘钢加固施工完毕,固化养护时间合乎设计要求,并经检验和验收符合方案要求后,方可进行拆除工作。 3,本工程必须在拆除结构构件前,应确保楼面的设备(外荷载)均已被清除、移走或卸载, 室内直流电源设备防护措施到位。4、拆除过程中必须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混凝土结构切割施工前,梁板底等部位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混凝土切割工作。 5、在拆除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施工单位应立刻通知设计师,待设计师确认后,方可继

3、续施工:(1) 现有结构变形;(2) 现有结构钢筋锈蚀;(3) 现有结构出现裂缝;6、若图纸中要求原配钢筋要保留时,在拆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查明其位置,并采取妥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7、对较大尺寸的构件或沉重的材料,必须采用起重机具及时吊下。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在指定场所,严禁向下抛掷。 二、 混凝土机械切割特点及设备选择 混凝土切割需考虑施工速度快,噪音小,无震动,质量好,对建筑结构没有影响. 我们选择的金刚石钻孔机型号为OB-255E, 钻孔范围:15mm255mm; 额定电压:220V; 额定频率:50-60HZ; 额定功率:4250KW; 空载钻速:0580r/min

4、本金刚石钻孔机有如下特点: 金刚石钻孔机(又称水钻、混凝土钻孔机)是一种能在钢筋混凝土、砖石、等材料上钻孔的新型工具,具有无粉尘作业、效率高、孔壁光滑、尺寸精确的特点。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拆除排孔施工。调速型钻孔机有电机无级调速、齿轮二段变速功能。适用于大小钻头及软、硬材料钻孔。电机调速机型具有世界最先进的软起动、恒功率、过载保护、无级调速等功能。 三、 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钻孔拆除的施工顺序见下图: 1、 现场围护,设备及工作人员到位,保证机具处于良好状态,以及备好符合标准的电源和水源。2、 施工设备进入现场,做好防护设施,工地周围设置围档,设置好安全警示标志, 在靠近拆除部位的四周用安全网

5、做好防护,防止混凝土块掉落。专人负责观察通行及安全事项; 3、清理现场,拆除原有装修、管道等施工障碍; 4、搭设支撑脚手架,搭设安全施工操作平台;切割区域下安装好足够强度脚手架,并采用加楔形垫块等方法加上一定的预顶力,防止楼板和梁下沉; 5、对准备切割的梁板进行切割顺序编号,测放切割线,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好先后切割及吊装次序,保证施工 ; 6、切割流程 定位、放线 钻工艺孔(起吊孔) 预吊 钻孔混凝块起吊、运走 每一切割块必须通过起吊孔预先临时起吊固定,防止切割块突然塌下,切割完成的区域,必须架设安全防护设施并作好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或物体坠落。 四、混凝土块的吊装及运输 由于现场所限,夹层楼

6、板上面搭脚手架,使用手动葫芦吊运混凝土块,混凝土块切割后临时堆放需单层分散平放,确保堆载不超过使用活荷载,并应及时外运,避免楼板上大范围堆放,避免楼板出现集中荷载. 五、切割过程中的防水方案 由于切割工作中需采用水冷却,应采用如下措施防止污水进入非施工区域:1、 施工区域采用钢管架并配合土工布搭设施工维护,进行全封闭施工,防止水花四溅,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滑倒; 2、切割机设置水流导流管,冷却水直接导入下部专门的水桶中; 3、楼板上采用沙袋形成封闭式的围堰,防止水向外蔓延流出, 4、围堰内的污水派专人及时进行收集打扫,避免积水沉渣的存在,并集中至大水桶,施工结束后再次清理打扫; 5、 所有污水不

7、得流入直流电源间设备和电缆沟。 六、临时支撑排架方案及措施 临时支撑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搭设,临时支撑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临时支撑的拆卸,必须待新构件或加固后的构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临时支撑。 (1)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电动机、电缆线均正常,保护接地良好,防护装置安全有效,锯片选用符合要求,安装正确. (2) 启动后,应空载运转,检查并确认运转方向正确,升降机构灵活,运转中无异常、异响,一切正常后,方可作业。 (3) 混凝土切割操作人员,在推操作切割机时,不得强行进刀。 (4) 切割的混凝土块大小应严格计算重量,不得超出起吊允许范围. (5) 严禁

8、在运转中检查、维修各部件. 粘钢加固施工方案 一、 粘钢加固原因 由于施工图纸的局部更改,在B区夹层直流电源(三)顶板新开三个洞,1400700,边缘用150mm宽3mm厚钢板加固处理方案,。 二、 粘钢加固的依据 1、 设计变更通知单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13G311-1图集 5、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503672006 三、 施工目标 1、工程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2、工程工期目标 计划总工期: 约 10 天。 暂定开工日期:2016年3月27日 四、 施工方案 施工程序 放线、验线-电锤打孔-基面处理钢

9、板下料、钻螺栓孔-钢板除锈-配胶-卸荷粘贴钢板 -涂胶(砼面、钢件)-粘贴、固定固化、养护检验、验收防腐、粉刷 1放线、验线 首先熟悉图纸,明确加固范围及部位,然后在构件上弹线,标出粘贴位置的轮廓线,并在此基础上四周各加宽不小于20mm的加宽打磨区,如图1。 图1 2。电锤打螺栓孔 1 打磨区线2 粘贴位置线3 被加固洞口4 构件 接好电锤电源,根据施工图的要求进行钻孔施工,孔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 钻孔施工完成后,现场负责人检查成孔直径。 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浮沉及孔洞内的灰尘吹掉。 3基面处理 用角磨机打磨构件表面,除去23mm厚表面装饰层,直至完全露出新的砼面,用无油压缩空气吹去粉尘,或清

10、水冲洗干净,待完全干燥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2-3遍。用吹风机将表面浮尘吹净。 用棉丝擦拭打磨后的混凝土表面,确保表面清洁. 4钢板下料、钻螺栓孔 由技术员及焊工根据图纸所要求及施工现场工作面尺寸下钢板料。将下好料的钢板根据图纸要求拼装焊接, 根据螺栓孔的分布,再钢板相应位置钻孔。5钢板除锈 角磨机配砂轮片打磨钢板,去除锈迹,打磨越粗糙越好,打磨纹路尽量与钢件受力方向垂直(视情况一般沿长向打磨,打磨方向见图2) 图2 打磨完毕后用棉丝擦拭两遍。由现场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6。配胶: 粘钢胶派专人配制,首先将甲、乙两组份胶分别搅拌均匀,桶上下部分无块状或沉淀现象。 严格按说明

11、书要求的甲:乙=4:1的比例配置,将胶放在同一容器内搅拌,容器内严禁有水,油污等杂质,搅拌时,按同一方向搅拌,搅拌至无单组分存在,并成粘稠状即可.一次配胶不要过多,需随配随用。 7。卸荷为了减轻和消除粘贴钢件后应力、应变滞后现象,粘贴前宜对构件适量卸荷,一般采用千斤顶顶升方式卸荷;对于承受均布荷载的构件,应采用多点顶升,顶升吨位以顶面不出现裂缝(亦可计算,由位移来确定为准。见图3。 图3 8。涂胶、粘贴基层经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粘贴。胶粘剂配制好后,用抹刀同时涂抹在已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要用力薄薄抹一层.钢板表面涂抹厚度应13mm,中间厚边缘薄为宜,然后将钢件贴于预定位置。若是立面站贴,为

12、防止流淌,建议加一层脱蜡玻璃丝布.粘好钢件后,可用手锤沿粘贴面轻轻敲钢件,如无空间声或胶沿钢件四周溢出,表示巳粘贴密实.否则应剥下钢件,补胶重新粘贴。 9.固定 钢件粘贴好后立即固定,压力保持为0.05-0。1MPa,以使胶液刚从钢件边缘挤出为度。 10.固化养护 不同建筑胶粘剂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固化,以JGN型胶粘剂为例。此胶结剂在常温下固化,保持在20以上,24小时即可拆除夹具或支撑,3天后方可受力使用。若低于15,就应采用红外线灯、碘钨灯、电暖器等人工加温措施。固化期中不得对钢件有任何扰动。 11。检验和验收撤除临时固定设备后,用小锤轻轻敲击钢板,从音响判断粘接密度。如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70%,则此粘结件无效,应拆除重新粘结。 12.防腐和粉刷粘钢加固钢件,应按设计要求防腐处理。 本施工工艺标准赢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螺栓材质单 7。2胶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