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02434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 你知道怎么写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吗作者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一起看看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欢迎查阅! 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赏析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课外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4、联系生活体验,寻找每个人心中的故乡情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和学生交流当地家乡话开始。 乡音总是萦绕在我们心中最美的语言。许多年后,当你走在异乡的土地上,耳畔听不到这声声熟悉的乡音,眼中见不到这张张亲切的面容,那时你会用什么样的

2、方式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呢 (学生回答) 是啊,故乡是许多人心里魂牵梦绕的地方。台湾作家琦君她对远离了几十年故乡的思念,不是一首诗,也不是一曲歌,而是斟上了一杯故乡的“春酒”,就让我们去细细品尝这杯故乡的“春酒”。 二、整体感知,为“春酒”取名 听教师配乐朗读,要求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想:能否取一个合适的酒名来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春酒”的味道。 师:从学生取酒名的角度板书:童心酒母亲酒乡情酒。 三、赏读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1、问:端起这杯童心酒,你觉得哪些细节能体现儿时“我”的童心童趣 (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几处细节,感受春酒中“我”童年最纯真的快乐。) 例子:“其实我没等她说完,舔了

3、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胆怯与好奇;一个“舔”字活画出一个嘴馋可爱的小女孩的样子,充满童趣。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也是个酒仙呢。 “只”“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充满孩子气的天真与可爱。 “端、闻、走来走去”说明对酒的珍惜。 说小花猫是酒仙以我当时孩子气的心理去揣摩小花猫,可见我也一样馋得要命,足见我可爱的童心童趣。 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问:这个比喻恰当吗用像小猪像皮球像企鹅不是更可爱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吗(因为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 另外,如“总是”“一马当先”“眼巴巴”等说明

4、我对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2、师: 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她的母亲。 问:如果把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拍摄成一个个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个细节为什么 同桌交流。提示人物的特写镜头往往要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可以抓住表现这些特点的词语。看哪组同学拍摄得最到位,能给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学生讨论交流。 回答时尽量引导学生去品读细节中母亲的不同侧面,每个镜头所蕴涵的美好的母性。 如:聪明能干母亲酿的酒喝。 热情好客让出花厅、捧酒助兴、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吃等 纯朴贤惠得到别人夸奖,脸红红的 温柔慈爱对我善意的

5、提醒。 教师可问学生“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这里把母亲的神态拍成“腼腆”不是更能表现母亲的淳朴吗“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 小结:感谢这几位同学为我们从不同侧面突现了“母亲酒”的涵义。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3、问: 琦君怀念的仅仅是她的母亲吗品析“乡情酒”时可明确: 花匠阿标叔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体现。 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才过瘾。”(大家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邻里

6、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令人向往。) 小结:醇厚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充满融洽充满快乐的故乡。这正是琦君永远记忆中的故乡。 四、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1、师: 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此时你品出了春酒真正的味道吗(道地家乡味)这些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啊。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关注最后两段。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2、了解作者生平。琦君19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

7、湾以后,琦君5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_(请自填)年月7日凌晨,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让学生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齐读结尾。 师:那份挥之不去的美丽乡愁正是萦绕在作者心中一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它借春酒让这份乡愁在温馨的怀念中透着一股隐隐的怆痛。 五、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师: 从古到今,因为漂泊,因为远游,因为战争,因为心中的理想而远离故土的人,都会对故乡怀有

8、深深的思恋。因此思乡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人作家们往往借用丰富的事物(即意象)来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情思。 问:琦君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乡作品中常常借助哪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明月、笛、乡音、秋风等)。让学生吟诵有关乡愁诗句。 、小结: 故乡情结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是崔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思,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是余光中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明月、暮日、乡音、秋风、老树等这些不同的意象赋予了乡愁更丰富的内涵,更深沉的情感。故乡情结已沉淀为中国文化

9、的一大特色。 从古至今,多少人为谋生存图发展,背井离乡,羁旅天涯,但不管走到哪里,走得多远,也不管春风得意、事业有成,还是惨淡失意、穷困潦倒,生育自己的故土总是像影子一样紧紧相随,让人魂牵梦绕。求学海外的学子学成归国,客居他乡的华人华侨或回大陆寻根认祖,或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慷慨解囊,这都是缘于那份深沉的故乡情结啊。故乡情结成为了具有强烈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六、联系生活体验,编织每个人心中的故乡情结 师:故乡情结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对我,一个普通的人而言,故乡情结是飘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童年时最喜欢吃母亲做的番薯糕。记得母亲把蒸好的番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然

10、后放在一个大筛子上,在阳台上晾晒。那金黄的色泽伴着阵阵香味对我充满了无限的诱惑。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每当这时,母亲总会轻轻拍一下我的手,嗔怪着说:看你急的,番薯糕要晒干了才好吃,甜甜的嫩嫩的,嚼起来才有味道。“现在我偶尔从超市买回一袋地瓜干,却再也嚼不出童年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多年以后当我身居另外一个城市,我依然会想起童年的番薯糕,因为它是我对故乡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忆。 那么当故乡和你渐行渐远的时候,当它在你心中成为了遥远的回忆时,萦绕在你心中的那份故乡情结又会是什么呢你也像老师那样试着写下一两句话,为自己编织一份美丽的故乡情结。 示例:故乡情结是飘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 是童年嚼在

11、嘴边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 是生命中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味。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结束语:故乡是一道永远也看不厌的风景,故乡是一段永远也忘不了的过去。那融入生命的故乡情结不仅镌刻在每个游子的心中,它也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无论走得多远,故乡这个生命的根,精神的根会依然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记住:心灵的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一座丰饶博大的精神家园。 初二语文复习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与春酒有关的人和事。 、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 3、感悟作者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语言,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深入理解作者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

12、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课示标 1、开门见山导入 春酒,又名冻醪(o浊酒的意思),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在我国,喝春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求长寿)”的诗句。 2、示标认定 二、问题引领,自主探究 甘醇什么意思甘甜香醇。(提示:请大家做下批注) 思考:“春酒,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那么,作者主要回忆了什么事 明确: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自泡八宝酒 (请大家快速的跳读课文。比一比,谁找得又快又准。) 三、小组合作、讨论解疑 品酒之醇美 思考:“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文中哪里体现了

13、“我”对春酒的喜爱、珍惜 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并批注出你的理解。(三分钟的时间) 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赏人之美德 1、提问:那么,童年时的我最喜欢喝谁泡的春酒母亲 PT显示:如果老师现在送给你们一部相机,让你把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拍摄成照片,你最想拍哪一处(小组合作) 2、你最想拍哪一处为什么呢 PT显示:“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师生交流:“总是得意地说”表现了母亲的得意之情,应该读出得意的语气。“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的

14、疼爱和关心。这几个字做重音处理。“太”字试着拖长音,读出母亲的慈爱和温柔。 3、母亲如此,那我的乡邻们呢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PP显示: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巴结”什么意思方言,指人做事勤快。 悟情之美好 1、提问: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应该是什么 PPT显示:道地家乡味道地什么意思真正的,纯粹 过渡:作者用洗尽铅华的文字写尽了这道地家乡味。 2、,孩子们,这种家乡味,作者现在还能品尝到吗 了解作者的生平后,我们还应该带着什么情感去读失落、难过 四、展示交流、点拨评价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思乡的诗句 过渡:这些古诗名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现代也有许多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接下来,一起感受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插入音乐、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