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021063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解析版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解析版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解析版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解析版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火上浇油B木已成舟C聚沙成塔D滴水成冰2按下列操作完成实验,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导管口有气泡,则装置漏气B量取10ml液体:实际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mlC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瓶内水面上升体积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D称取25g物质:实际称得固体质量大于25g3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集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分子不再运动C分子间的间隔比普

2、通水大D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4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A吸附B沉降C电解D消毒5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6化学方程式2Mg+O22MgO的正确读法是()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B2Mg和O2等于2MgOC2个镁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氧化镁D镁在点燃的条件下,跟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7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ABCD8有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它们的核外结构相同

3、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都能构成铁单质9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可表示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含有42个原子B青蒿素属于氧化物C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是15:22:5D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10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CuNH2O2KClCH4ABCD1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氧气、水、空气B氮气、氯酸钾、蔗糖水C金刚石、干冰、冰水混合物D石墨、氨气、石灰石12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4、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13在化学符号NO2 2CO Ca2+ H2O2 2OH SO4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D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种原子个数的是14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O2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CH4BC2H5OHCCH4ODC2H21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

5、分子个数比为2:1:2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甲是SO21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事 实 解 释 A 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袋内水分子增大B 不宜用凉开水养金鱼凉开水中不含氧元素C 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和用嘴吹灭蜡烛 都是为了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AABBCCDD17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

6、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B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18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下列对打火机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C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D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19下列是对化学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项为() A初中化学中的最B物质与粒子的关系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铜是由铜原子直

7、接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D元素的知识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列顺序的是原子序数AABBCCDD20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7.62.00.20反应后的质量(g)3.2X5.80.4AX=0.4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

8、质量比是11:14二、理解与应用(共31分)2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2个二氧化碳分子(2)4个硫酸根离子(3)金属钡(4)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5)3个铜原子(6)氮元素(7)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8)由Fe3+和OH构成的氢氧化铁22请分别选用“”,“”,“=”填空:(1)液体体积: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100mL;(2)等质量的金属含原子个数:铁镁;(3)钙离子的质子数钙原子的电子数;(4)核外电子数:硫离子硫原子23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属于种元素的粒子(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

9、结构的是(填序号),它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3)D中x=(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5)B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4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三、实验与探究(共6分)25请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各种

10、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A矿泉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汽水(2)如图1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3)某同学用如图2装置做电解水实验,试管2中的气体可用检验(4)如图3装置可用于海水淡化,其淡化原理类型教材中的哪种净化水的操作?(填序号)A蒸馏水 B沉淀 C吸附 D过滤(5)若要验证淡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检验26如图1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用C做发生装置的优点是(3)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

11、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端通入(4)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F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2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5)装置的气密性是保证气体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3所示操作中,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四、分析与计算(共13分)27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g氧元素28为了测定实验室

12、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取16g该样品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1.6g氧气,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2016-2017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火上浇油B木已成舟C聚沙成塔D滴水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火上浇油,油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木已成舟是木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是

13、物理变化;C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的多少、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滴水成冰是水由液体变为固态,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按下列操作完成实验,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导管口有气泡,则装置漏气B量取10ml液体:实际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mlC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瓶内水面上升体积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D称取25g物质:实际称得固体质量大于25g【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仰视读数,读数偏小,但量取到的液体偏大;C、根据缓慢插入时,物质燃烧放热会排出一部分空气考虑;D、左码右物和左物右码称量物质时,只要不用游码,称量的物质质量相同【解答】解:A、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A错误;B、仰视读数,读数偏小,但量取到的液体偏大,所以实际所得液体体积大于10mL,故B错误;C、缓慢插入时,物质燃烧放热会排出一部分空气,所以进入的水体积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故C正确;D、左码右物和左物右码称量物质时,只要不用游码,称量的物质质量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