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020088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5课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5课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25课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25课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5课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5课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课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1(改编题)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A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策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2下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币,两幅图表明A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优先发展农业 B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成就巨大C主动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事求是,已经实现一国两制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

2、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4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5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随笔,根据所写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其学习的内容是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多种分配制度的建立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D新中国之初三大改造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

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7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也就是在二十年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新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沿海经济开发区8下图:“从这里开始(Start Here)”, 这一简洁明快、凝练而又富有冲击力的句子,被定为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题口号。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反映深圳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起点价值 B反映

4、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历史地位C反映第26届大运会推进全球青年友谊的愿望 D反映第26届大运会是大学生运动会的真正开始9中国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单位:百万1990国际元)年份182018701913195019731998中国228 600189 740241 344239 903740 0483 873 352占世界份额(%)32.917.28.94.54.611.5上表表明A近代现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B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C改革开放前,受“文革”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D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10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

5、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11俄“邓小平理论”专家斯米尔诺夫认为:邓小平的“黑猫白猫”理论本身是“务实主义”的。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双百”方针的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南方谈话A B C D1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如图,我们从转折亲历中国改革开放一书中可以了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变化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 生产资料所

6、有制发生质的变化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已经实现了民富国强A B C D二、非选择题: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材料二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

7、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2)、广州、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3)、依据材料三,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已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2)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3)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8、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14、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材料二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到

9、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指清了改革的方向南 方谈话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材料三20042007年中美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货物进口额比上年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货物进出口差额20041 24935.144731.91 6961 24920051 62930.44879.12 1161 14220062 03524.959221.82 6271 44320072 32714.469417.23 0211 63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改革开放以前30年,中国在经济和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10、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外背景。(3)、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初中美贸易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形成的重要历史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取得惊人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技文化: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两弹一星”等。(2)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 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严峻考验。(3)趋势:我国对美贸易一直处于顺差。重要历史原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4)根本原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