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01181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一个“TSST ”时分数字交换网威那學覘備郝大學)CHENGDU UN (VERSIT Y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设计一个“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 XXXX学生姓名XXX学号201010315XXX年级2010级指导教师宋刚职称副 教授2013年12月6日设计报告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曰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设计报告交院实验室保存。设计一个“ TSST ”时分数字交换网专业: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宋刚摘要: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终端、交换、传输三部分构成,交换是通信系统 的核心。其中,时分接

2、线器(T型)和空分接线器(S型)是程控交换技术中最基本的 交换单元电路,S接线器的作用是完成在不同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内容的交换,T 接线器的作用是完成在同一条复用线上的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为了实现不同用户 之间的通话,数字交换网络必须完成不同复用线上不同时隙的交换,即将数字交换 网络上某一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指定时 隙。本设计中为达到一定的容量要求,在交换前要将多个PCM低次群系统复用成 PCM高次群系统,然后一并进行交换。交换完成后要将复用的信号还原到原来的的 PCM低次群上。本课程设计采用TSST四级接线器构成数字交换网络,能同时完成 时间交换和空间交换的

3、功能。关键词:数字交换网络;T接线器;S接线器;复用线I目录绪论 1第1章时间(T)接线器21.1 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21.2 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2 21.3 T接线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第2章空间(S)接线器52.1 S接线器的基本功能52.2 S接线器的基本组成52.3 两种控制方式和控制原理 6第3章 网络阻塞 83.1 网络阻塞的计算 83.2 内部阻塞 8第4章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络 104.1 TSST设计思路104.2 TSST数字交换网络的系统组成 104.3 TSST数字交换网络系统的工作原理 11第5章结论 15参考文献 16II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绪论

4、程控数字交换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产物,是数字电话网、移动 通信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关键设备,在电信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数字交 换和数字传输为基础的数字电话网已能向用户提供良好的话音及相关新业务。近 20年以来,程控数字电话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程控交换技术在交换领域 也出现了新情况,即“新技术层出不穷,多种新技术同时发展,技术可选择性不易 确定及各个学科技术相互交叉”。本课题介绍的是“ TSST ”时分数字交换网的原理及设计。第一至二章主要介绍 课程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和时分数字交换网络的原理及优势;第三章介绍数字交换网 络即T接线器、S接线器以及输入控制、输出控制的原理;第

5、四章介绍TSST接线器 的设计原理和系统分析;第五章计算TSST接线器的网络阻塞。从本设计的基本机构 来看,前三章属于基本内容,后三章属于课程设计的主题。本设计在TSST时分数 字交换网系统结构时,花费的时间较多。对前三章的基本内容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 和精力。设计参数:输入级:128个T接线器;输出级:128个T接线器;每个接线器要求16线,每条HW线复用度为32;中间级:S型接线器,接线法自定设计内容:(1) T、S接线器的工作原理(2) 系统组成(含系统图)(3) 系统工作原理(举例说明,以某一个时隙交换为例)(4) 网络阻塞讨论及分析1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第1章时间(T)接线

6、器1.1 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T接线器的作用是完成在同一条复用线上的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即将T接线 器中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输出复用线上的指定时隙。1.2 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1 T接线器的结构如图1由图可见,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储器(SM)、控制存储器(CM)以及必要的接口 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SM和CM都包含若干个存储器单元,存储器单 元话音存储器 SM话音信息TS1TSjSSS时钟CLK控制命令字CM图1-1 T接线器的结构数量等于复用线的复用度。1.3 T接线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控制存储器T接线器有两种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方式和输入控制方式。2成都学院(成都大

7、学)课程设计报告1、输出控制方式采用输出控制方式的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2(a)所示。输出控制方式也叫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T接线器的输入线的内容按照顺 序写入话音存储器(SM)的相应单元,即输入复用线上第I时隙的内容就写入SM的 第I个单元。话音存储器的写入地址,是由时钟信号分频后得到的。而输出复用线 某个时隙应读出话音存储器的哪个单元的内容,则由控制器的相应单元的内容来决 定,即控制存储器的第j个单元存放的内容k就是输出复用线第j个时隙应该读出 的话音存储器的地址。控制存储器的内容是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写入的,在此呼 叫处理期间,控制存储器j单元的内容保持不变。2、输入控制方式采用输

8、入控制方式的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2(b)所示。输入控制方式也叫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T接线器的 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哪个单元,由控制存储器相应 单元的内容来决定。即控制存储器的I单元的内容j,就是输入复用线TSi的内容 应写入的话音存储器的的地址j。同样,控制存储器的内容,是在呼叫建立时由计 算机控制写入的。而输出复用线的某个时隙,就依次读出话音存储器相应单元的内 容,即在时隙k时,就将话音存储器的k单元的内容读出,输出到输出线的TSk。 话音存储器的读出地址,是由时钟信号分频得到的。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SMSM00TS206TS

9、20TS6TSSS6SSSS203131写读读写CMCMOO2062063131写写读读CPU CLKCPU CLK (a)输出控制方式(b)输入控制方式图1-2时间(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4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第2章空间(S)接线器.2.1 S接线器的基本功能S接线器的作用是完成在不同条复用线上的同一时隙之间的内容交换。即将某 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由于交换前 后发生变化的是被交换内容所在的复用线,而其所在的时隙并不发生变化,因此, 可以形象地将其称为空间交换。2.2 S接线器的基本组成S接线器的组成结构如图2-1所示。HW1HW1HW2HW

10、2.HWnHWnCM1CM2CMn0图2-1 S接线器的组成结构由图可见,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n条输入复用线和n条输出复用线的nXn 的电m子接点矩阵、控制存储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S接线器交换 的时隙信号通常是并行信号,因此,在实际交换系统中,如果交换的花园信号是8 位的数字信号。电子交叉点矩阵由高速门电路构成的多路选择器组成,矩阵的大小 取决于S接线器的容量。控制存储器共有n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等于 复用线的复用度。第j组控制存储器的第I个单元,用来存放在时隙I时第j条输 入(输出)复用线应接通的输5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出(输入)线的线号。设控制存储器

11、的位元数为i, S接线器的输入(输出)线的 数目i,n2为n,则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应满足以下关系:。2.3 两种控制方式和控制原理与T接线器类似S接线器也有输出和输入两种控制方式。在输出控制方式下, 控制存储器是为输出线配置的。对于有n条输出线的S接线器来说,配备有n组控 制存储器CM1CMn,设输出线的复用度为M,则每组控制存储器都有m个存储单 元。CM1控制第1条输出线的连接,在CM1的第I个存储单元中,存放的内容是时 隙I时第1条输出线应该接通的输入线的线号。CM2控制第2条输出线的连接,依 次类推,CMn控制第n条输出线的连接。控制存储器的内容是在连接建立时由计算 机控制写入的。在输出

12、控制方式下工作的S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由图可见由于控制存储器CM1的1号单元值为n所以输出线HW1在时隙1时 与输入线HWn接通,将输入线HWnTS1上的内容C交换到输出线HW1的TS1上,CM1 的2号单TSTS2TS1TS3TS21TS3gecHW1dahHW1HW2HW2da.ihebHWnHWnCM2CM1CMncgiffb0n1.21221n.n13231图2-2输出控制方式下工作的S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元的值为2,所以输出线HW1在时隙2时与输入线HW2接通,将输入线HW2TS2 的内容e6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交换到输出线HW1的TS2。在输入控制方式时,控制存

13、储器是为输入线配置的,在控制存储器CMq的第I 个单元存放的内容,是地q条输入复用线在时隙I时应接通的输出线的线号。-3所示。输入控制方式下S的工作原理与输入控制方式类似,如图2TS1TS2TS1TS3TS2TS3geibHW1daHW1gcdHW2HW2heb.HWnHWnachiffCM1CM2CMn0n121.221n.n13231图2-3输入控制方式下的S接线器的工作原理7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第3章网络阻塞3.1 网络阻塞的计算在进入阻塞计算之前,首先我们得了解话务量,话务量反应了电话负荷的大 小,与AS,,呼叫发生强度和平均占用的时间长度有关。其话务量的表达式是,其中 A

14、表示,话务量强度,单位为爱尔兰(Erl),为呼叫发生强度,S为平均占用时长。占用概率分布:在一个线束中同时占用的线路数是一个随机变量。爱尔兰分布适用于花源数N为无穷大、线束容量为有限值的情况。在爱尔兰分布情况下,线束 中有X条被占用的概率为式子(3-1)XAX!pX,,imA,ii,0! (3-1)pX,式中,为线束中X条线被占用的概率,A为线束的流入话务量,m为线束的容量。当x=m时,线束全忙,即产生呼损,爱尔兰呼损公式为(3-2)mA!XEpXEA,,mimA,0!ii, (3-2)式中,E为线束发生呼损的概率,A为线束的流入话务量,m为线束的容量。实 际应用中可以查看爱尔兰呼损表,只要知

15、道E,A和m的任何两个值,通过查表可 以查出第三个值。3.2 内部阻塞多级交换网络会出现内部阻塞。图3-1所示为一个nmXnm的两级交换网络, 第一级由m个nXn的交换单元构成,第二级由n个nXm的交换单元构成,第一级 同一交换单元的不同编号的出线分别接到第二级不同交换单元的相同编号上。交换 网络的nm条8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入线中的任何一条均可与nm条出线的任何一条接通,因此它相当于一个 nmXnm的单级交换网络。图3-1中,第一级的每一个交换单元与第二级的每一个交换单元之间仅存在一 条链路,假设当第一级1号入线与第二级2号交换单元的2号出线接通时,第一级 1号交换单元的任何其他入线都无法再与第二级2号交换单元的其余出线接通。这 就是网络的内部阻塞。按照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的观点,网络内部阻塞也可称为冲 突,即不同入线上的信息试图同时同时占用同一条链路。1111222211nnnm”入出 11,1122 线 22 线 22nn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