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吨炉区12机12流连铸机工艺操作规程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010970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0吨炉区12机12流连铸机工艺操作规程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50吨炉区12机12流连铸机工艺操作规程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50吨炉区12机12流连铸机工艺操作规程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50吨炉区12机12流连铸机工艺操作规程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50吨炉区12机12流连铸机工艺操作规程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0吨炉区12机12流连铸机工艺操作规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0吨炉区12机12流连铸机工艺操作规程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作业文件编号:XGQEOZ-LG-7.5-52河北钢铁集团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十二机十二流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持 有 人: 分 发 号: 受控状态:2011年1月1日发布 2011年1月1日实施河北钢铁集团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更改状态一览表序号版本号更改号更改章节号更改内容修改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生效日期1102011.1.1目 录1 连铸机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设备参数、铸坯检验标准2 连铸对钢水的要求3 中间包的准备要求4 主控室技术操作规程5 钢水罐浇钢技术操作规程6 中间罐浇钢技术操作规程7 切割技术操作规

2、程8 出坯技术操作规程9 精整技术操作规程10 附表:冶炼钢种二冷比水量表十二机十二流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1. 连铸机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设备参数、铸坯检验标准1.1连铸机工艺流程钢包回转台及钢包中间罐车及中间罐结 晶 器二 冷 室拉 矫 机切 前 辊 道火 焰 切 割 机输 出 辊 道钢包保护浇注铸流保护浇注切割渣收集车引锭杆存放事故冷床引锭杆导向装置结晶器振动机构、塞棒液面自动控制双向移钢机步进冷床热送辊道1.2主要工艺设备参数1.2.1机型 R10/24m 12机12流小方坯连铸机1.2.2流间距 1200mm1.2.3断面 150150 mm2 165165 mm2 1.2.4结晶器长度

3、900mm1.2.5结晶器振动 振幅04 mm(可调,需更换偏心套) 振频40300次/min(最高400次/min)1.2.6拉矫机 拉速 0.34.2m/min1.2.7切割速度 300mm/min 可调1.3铸坯检验标准 连铸坯质量应符合连铸坯质量检验标准。2.连铸对钢水要求2.1钢水成分、温度应达到相关规定要求,连铸温度见钢种制度。2.2其它要求2.2.1确保钢包清洁,保证红包出钢。2.2.2确保钢包吹氩有效,符合钢种吹氩要求。2.2.3钢水吹氩、喂丝后至开浇前等待时间不大于15分钟。3.其它要求 3.1中间包修砌要求:按修砌规程执行。3.2塞棒的安装3.2.1中间包采用整体塞棒,使用

4、前对塞棒进行严格检查,不得有裂纹、变形等缺陷。3.2.2将塞棒机构的开度指示标定在中间位并锁定手轮(塞棒横臂定位)。3.2.3将塞棒放在水口上,并将连接芯棒放在横臂夹钳内;拧松横臂固定螺母,调整横臂,使塞棒与水口中心线重合后,拧紧横臂螺母,固定横臂。3.2.4先拧塞棒的下部螺母,与横臂下沿贴紧,调整塞棒,使塞棒与水口中心线重合,然后预紧上螺母,手动进行塞棒打开和关闭动作。3.2.5关闭塞棒,将塞棒的上部螺母拧紧。3.2.6在中间包吊运时,必须将塞棒置于关闭位。3.3中间包水口安装3.3.1要严格挑选水口,有损坏者严禁使用。3.3.2座水口的水口泥要和得均匀,座水口时要抹匀。3.3.3水口安装时

5、必须保证水口的孔垂直于包底。3.3.4水口上沿高于包底23cm。3.4开浇环砌筑时要求与塞棒中心对正并将泥抹匀,确保使用效果。3.5中间包干燥、烘烤3.5.1中间包干燥前要确保中间包内干净,修砌之后立刻对中间包、水口进行干燥。中包烘烤时间3-4小时并确保中包和塞棒棒尖发红。铝碳中包下水口亦烘烤均匀,连续测温管随包烘烤30分钟以上。3.5.2中间包烘烤完毕立即投入使用。4.主控室技术操作规程4.1主要工艺参数4.1.1中间罐 公称容量 25吨 800mm 最大容量 30吨 900mm4.1.2结晶器进水温度2530,水温差:3-9。 结晶器水压力0.81.2MPa,结晶器水流量90180m3/h

6、。4.1.3二冷各段给水要求 二冷水压力1.01.3 MPa,二冷水流量符合配水曲线参数。 冶炼钢种二冷比水量表见附表。4.2工艺操作4.2.1浇注前的准备4.2.1.1主控工通知电气室送电,确认主控室内计算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各操作选择在“自动” 。4.2.1.2与各岗位取得联系,了解各岗位准备情况,并协同各岗位检查设备和进行浇钢前的准备,确认各系统正常。如不正常及时通知机长。4.2.1.3检查供水控制盘上的画面是否正常。4.2.1.4上述工作完成后,根据机长指令与切割工及中间罐浇钢工进行联系,确认后通知浇钢工进行上引锭杆操作。4.2.2浇注前的设备状态确认4.2.2.1主控室、浇钢操作箱、

7、切割室处于准备浇注状态;各冷却水画面显示正常,事故水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二冷蒸气排放装置处于运行状态;各操作选择在“自动”位。4.2.2.2钢包滑动水口液压站、出坯冷床液压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4.2.3浇注操作4.2.3.1连铸机的平台温度以氩站(或精炼)出站温度为准,浇注前与氩站(或精炼)联系获得数据信息。4.2.3.2浇钢过程中,监视结晶器冷却水及拉速显示画面。4.2.3.3监视中间罐内钢水量变化,并根据拉速及浇注时间估算大包钢水量变化。根据机长指令向调度室联系下一炉钢水的到达时间及温度。4.2.3.4在浇注过程中,随时调看事故水画面是否正常,并根据钢坯拉速调节二冷各段水量。4.2.3.

8、5出现报警立即做出判断,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处理或停浇。浇注时遇突然停浇应立即关闭二冷水,起步后再开启。4.2.3.6根据机长要求,随时调出画面并根据指令进行数据修改。4.2.3.7保持与调度室、转炉、精炼及各岗位的联络,准确传递各种信息。4.2.3.8做好各种记录,保证真实性,不修改、不漏项。4.2.4浇注结束4.2.4.1当中间罐内钢水剩约10吨时,通知中间罐浇钢工和台下切割人员,作好最佳定尺切割工作。4.2.4.2浇注结束后,不得擅自通知泵站停水。4.2.4.3做下一次浇注前的准备。4.3事故处理措施4.3.1浇注过程中,如出现报警,迅速做出判断,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正确处理。4.3.2画面显示

9、不准确,通知计控人员处理。4.3.3在浇钢过程中,调整操作控制参数必须经机长同意。4.3.4要修改参数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确定,不得自行改变。5.钢水罐浇钢技术操作规程5.1主要工艺参数5.1.1单臂承载能力 350吨5.1.2回转半径、角度 6000 mm 任意5.1.3回转速度 1r/min 事故0.5r/min5.2工艺操作5.2.1浇注前的准备5.2.1.1浇注前根据当班生产计划,将本岗位所用材料及工具备足,并放于规定位置。工具及材料有:测温枪、取样器、测温头、灭火器、碳化稻壳、中包覆盖剂中包保护渣、连续测温管、保护套管、烧氧管、氧气带等。5.2.1.2浇注前设备状态开浇前对设备认真检查

10、,发现问题后认真记录并立即向机长报告。浇注前设备状态如下:经检查后,设备符合使用条件和要求,具备自动或手动操作方式;钢包回转台运行正常,事故驱动运转可靠;溢流罐、事故钢包、回转台事故溜槽符合要求;钢包回转台处于准备接收钢水位置;长水口机械手使用正常;通讯联系正常。5.2.2开浇操作5.2.2.1指挥天车将钢包在回转台上座正,并且确认天车钩头已离开钢包,天车开走。钢包浇钢工将液压缸和滑动水口连接好。大包及时加盖。5.2.2.2了解钢包内钢水温度、化学成分及浇注钢包的状态,如超出规程要求,向机长报告后进行处理。5.2.2.3转动钢包回转台至浇注位。5.2.2.4加保护套管开浇前,中间罐车对中完毕后

11、,将经干燥的保护套管安装好,放在中间罐内并套在滑动水口的下水口上。5.2.2.5铸机具备浇注条件,根据机长指令,按顺序依次打开滑动水口,如不能自开,先反复开、关滑动水口几次。如仍不能自开,取下保护套管将水口完全打开,如引流砂未流入,用烧氧管烧开。烧开后11.5分钟,将滑动水口关闭,并迅速用长水口机械手将长水口装上,并打开大包水口。5.2.2.6大包第一包开浇后,中包钢水达到56吨时加适量中包覆盖剂(或碳化稻壳)确保钢水不裸露,称重达1520吨时大包点动收流,以防水口失控,造成中间罐溢钢。5.2.2.7浇注过程中根据中间罐钢水温度控制液面。调整滑动水口开度时要采用点动方式,通过中间罐称量确认调整

12、效果。如中包渣量大于100mm(通过氧管测试),上升液面使钢渣流入溢流盘中。及时处理塞棒粘渣。5.2.2.8测温测温部位: 12流或56流间,78流或1112流间测温头插入深度: 250350mm5.2.2.9连续测温a.测温管第一次使用时,先将托盘放在测温管安装架上,然后将测温管装在托盘中,把通风压铁对正在管上,并把防尘帽扣在锥型接口上。b.测温管烘烤采取随包烘烤,在中包停止烘烤前30分钟烘烤,烘烤完毕后马上投入使用。开浇后5分钟,摘下防尘帽,将探头对准测温管安装上,然后左右晃动几下,防止两者出现间隙,造成测温不准。c.摘下防尘帽,将探头对准测温管安装上,然后左右晃动几下,防止两者出现间隙,

13、造成测温不准。d.接好测温探头后,立即打开冷却风源,风源要求无油无水,风压要求夏季0.4MP,冬季0.2MP。测温探头环境温度超过70时应采取冷却措施:提高风量或使探头与热源隔离。e.天车使用吊链将测温管从中包测温孔中慢慢提起,操作者必须用夹具保护,以备下一浇次使用。f.一个浇次结束后,检查探头内防尘玻璃,保证其清洁。g.使用中注意事项测温管在放入与提出中包时,操作者一定要用夹具保护,不得使测温管与包盖发生碰撞;正常浇注时,钢水液面应保持高度,使测温管插入钢水深度超过300mm;测温管应避免潮湿,否则会大大降低测温管的寿命。非测温时,应扣上防尘帽,以防杂物掉入测温孔内;测温探头前端2.5米以内应用石棉布缠绕进行隔热保护,若石棉布破损,应立即修补,另外测温探头在工作时,其中间金属软管部分要与中间包盖留有大于100mm距离;安装及取下测温探头时,手一定要握住测温探头头部,不可只拿通风管部分,防止测温探头悬空碰坏。5.2.2.10取样取样时间:负责在大包开浇15分钟后取样,在平台上用水冷却(中高碳钢种除外),然后放入添好的样袋中通过风动送样装置送到检验室。试样要求:试样不得有空心;试样表面平滑不得有砂眼。5.2.2.11上一包钢包内约有5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