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学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010876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六单元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六单元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六单元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六单元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晏子使楚主备:何红梅 责任:李生虎 审核:仲连智 课型:新授 第11课时 一、认知学习目标1.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2.分析晏子的性格,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和个性化的语言。 3.学习晏子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制善变的才能,学习晏子的爱国精神。 二、预习成果展示1.晏子使楚中,“子”表示一种_称,“使”是_的意思。他是_国相,被派往_国进行外交活动。2晏子使楚一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齐国人多的句子是:_ 3给下面划线的字的注音。赐( )晏( )子酒 酒酣( ) 临淄三百闾 ( )( ) 张袂成阴( ) 比肩继踵( ) 傧者更道( )生于淮北则为枳 ( ) 圣人非所与熙也 (

2、)缚( )者曷( )为者也 诣( )王 善盗邪(耶)( ) 三、课堂学习研讨(一)疏通全文大意,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何坐( ) 习辞者( ) 缚一人诣王( ) 避席( ) 反取病焉( ) 固善盗乎( )叶徒相似( )(二)通读全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楚王想羞辱晏子,最终反被晏子羞辱,表现楚王的什么性格? _ _ _ 2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刻画出晏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当堂训练检测 1.用“/” 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节奏。其 贤 者 使 使 贤 主为 小 门 于 大 门 之 侧 而 延 晏 子2古今异义词 其实味不同 古义: 今义: 所以然者何? 古义: 今义: 王曰:“何坐?”古义: 今义

3、: 晏子避席对曰 古义: 今义: 3下列几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使:出使 派 使者 让a晏子将使楚( )b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c使( )子为使 ( ) 习:温习 熟练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 ) b学而时习之( )坐:犯罪 把臀部平放在物体上以支持身体a齐人也,坐盗 ( ) b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为:动词,做,开 在,当 是,成为a为其来( ) b缚者曷为者也?( )”4面对楚王提出的 _的诘难,晏子以“水土异也”立论,得出 的结论,有力地批驳了对方的论点。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1) 楚王闻之( ) (2) 齐之习辞者也( ) (3) 吾欲辱之( ) (4)

4、 婴闻之( ) (5)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6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1)为其来也( ) (2)其实味不同( )7. 解释下列“为”字为其来也( ) 何为者也( ) 生于淮北则为枳( )五、学教后记_ _ _ 杂说主备:何红梅 责任:李生虎 审核:仲连智 课型:新授 第21课时 一、认知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二、预习成果展示1给加点字注音。骈死( )槽枥( )( )粟( )外见( )食马( )2韩愈 _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昌黎先生文集。与_并称“韩柳”。三、课堂学习研讨:(一)朗读课文,翻

5、译课文,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不以千里称也()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二)翻译课文 四 、当堂训练检测(一)一词多义1.之 虽有千里之能:( )马之千里者:( ) 策之不以其道: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食之不能尽其才:( )2.能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6、6.虽 故虽有名马: ( )虽有千里之能: ( )7.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8.以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9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翻译句子(1)不以千里称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五、学教后记: 杂说主备:何红梅 责任:李生虎 审核:仲连智 课型:新授 第22课时 一、认知学习目标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3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二、预习成果展示(一)从文中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 1食马者 _通_ 意思是:_ 2才美不外见 _通_ 意思是:_ 3食之不能尽其材 _通_ 意思是:_ 4其真无马邪 _通_ 意思是:_ (二)填空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