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练习和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009793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涉世家》练习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陈涉世家》练习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陈涉世家》练习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陈涉世家》练习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陈涉世家》练习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涉世家》练习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涉世家》练习和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涉世家练习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发闾左適戍渔阳 ( )2、为天下唱( )3、固以怪之矣( )4、将军身被坚执锐(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今亡亦死(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3、卒中往往语 ( ) 4、被坚执锐( )5、会天大雨( ) 6、楚人怜之( )7、夜篝火( ) 8、今诚以吾众( )9、念鬼( ) 10、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1、比至陈 ( ) 12、等死()13、借第令毋斩( ) 14、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辨析下列词语的不同意思1.会 A.会天大雨 ( ) B.与来会计事 ( )2.次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 B. 又间令吴广之

2、次所旁( )3.书 A.乃丹书帛曰( ) B.得鱼腹中书 ( )4. 之 A.辍耕之垄上( ) B.鸿鹄之志 ( )5.将 A.上使外将兵 ( ) B.项燕为楚将兵 ( )6.数 A. 扶苏以数谏故( ) B.数万人( )7.王 A. 陈胜王( ) B.陈涉乃立为王( )8.等 A. 等死,死国可乎( ) B.公等遇雨,失期( )9.或 A. 或以为死( ) B.或异二者之为( )四、翻译下列句子: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5、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6、且壮士不死即

3、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8、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五、选择题。1、选出对下列句子分析最佳的一项。苟富贵,无相忘。( )A此句反映了陈胜有追求高官厚禄的远大志向和与同伙生死与共的感情。B此句反映了陈胜有远大志向和与同伙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感情。C此句反映了陈胜要改变自己和同伙们受压迫受剥削的奴隶地位。D此句反映了陈胜要与同伙们一起推翻秦后共享胜利果实的迫切愿望。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A此句反映了陈胜看不起小麻雀而向往像鸿鹄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志向。B此句反映了陈胜不甘碌碌无为,而要获得自由的愿望。C此句

4、反映了陈胜看不起碌碌无为的庸人,羡慕有远大志向能获得富贵的人。D此句反映了陈胜与众不同,在青年时期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2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3、对文中“且壮土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现了陈胜、吴广敢于冲破尊卑等级和“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的思想束缚。B表现了陈胜、吴广被迫起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C表现了陈胜、吴广蔑视封建统治阶级上

5、层集团的那些王侯将相。D反映了“奴隶”们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4.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5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皆以美于徐公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陈胜、吴广乃谋曰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6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C天下苦(于)秦

6、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六、根据内容回答问题1、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答: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3、陈胜认为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应当会得到极大的响应的原因是什么?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3、文段中哪些地方表现陈胜、吴广已经达到了威众的目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4、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5、文章最后一段开头描述了哪三个场面?表现了陈胜、吴广怎样的精神?6、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7、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偶然性:

7、必然性:八、读陈涉世家和乙文,做题: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复立楚国之社稷 B.客愚无知,颇妄言,轻威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自辩数,乃置 扶苏以数谏

8、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3陈涉与佣者的这段对话主要说明了什么?4、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原因:启示:5、阅读乙文,简说陈涉失败的原因。陈涉世家练习答案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2、为天下唱( “唱”通“倡”,首发;)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4、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今亡亦死(逃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暗地里 )3、卒中往往语 ( 到处 ) 4、被坚执锐(指

9、铁甲 )5、会天大雨(适逢 ) 6、楚人怜之(爱戴 )7、夜篝火(笼 ) 8、今诚以吾众(如果 )9、念鬼(考虑,思考 ) 10、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十分之六七 )11、比至陈 ( 等到 ) 12、等死(同样)13、借第令毋斩(假若,即使 ) 14、豪杰与皆来会计事(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三、辨析下列词语的不同意思1.会 A.会天大雨 ( 适逢 ) B.与来会计事 ( 聚会 )2.次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编次) B.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临时驻扎 )3.书 A.乃丹书帛曰(写) B.得鱼腹中书 ( 字条 )4. 之 A.辍耕之垄上(到、往) B.鸿鹄之志 (的)5.将 A.上使外将兵 ( 带、

10、统率 ) B.项燕为楚将兵 ( 大将、将军 )6.数 A.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B.数万人(几 )7.王 A. 陈胜王( 做大王 动词 ) B.陈涉乃立为王( 大王 名词 )8.等 A.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 B.公等遇雨,失期(诸位 )9.或 A. 或以为死( 有人 ) B.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四、翻译下列句子: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亡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属,为天下人的倡导,应该有

11、很多响应的人。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士兵们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5、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就算朝廷不杀我们,但是戍边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说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7、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议事。8、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秦王,进攻暴虐的秦朝。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五、选择题。1、选出对下列句子分析最佳的一项。苟富

12、贵,无相忘。( B )A此句反映了陈胜有追求高官厚禄的远大志向和与同伙生死与共的感情。B此句反映了陈胜有远大志向和与同伙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感情。C此句反映了陈胜要改变自己和同伙们受压迫受剥削的奴隶地位。D此句反映了陈胜要与同伙们一起推翻秦后共享胜利果实的迫切愿望。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D )A此句反映了陈胜看不起小麻雀而向往像鸿鹄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志向。B此句反映了陈胜不甘碌碌无为,而要获得自由的愿望。C此句反映了陈胜看不起碌碌无为的庸人,羡慕有远大志向能获得富贵的人。D此句反映了陈胜与众不同,在青年时期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2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3、对文中“且壮土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