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设计任务书(道路、雨污水)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00857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网设计任务书(道路、雨污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网设计任务书(道路、雨污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管网设计任务书(道路、雨污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管网设计任务书(道路、雨污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网设计任务书(道路、雨污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网设计任务书(道路、雨污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则道路、雨污水部分施工图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为保证施工图设计的顺利进行,保证设计成果达到方便管理及维修要求,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与改动,特制定本任务书。二、使用范围【】的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中应遵照本任务书,预防住宅设计中常见问题,满足长春地区通常做法的要求,提高住宅设计质量。三、图纸要求1、工程名称:2、建设单位:3、图纸规格:各专业图纸规格需尽量做到统一。4、图面要求:各专业图纸中各种做法、标注清晰明确,不同种类的标注字体及大小需相对一致,其中包括图纸目录、图签部分、图纸的主要内容部分。5、正式出图,需要提供:蓝图15套,其中5套为装订成册。6、本工程的设计出图日期为2011年12月_10

2、_日。7、自接本设计委托之日起,两日内将本工程的设计计划日程表及设计人员配置表、联系方式传至我设计部。四、内容说明1、本任务书主要表述了我司对于【】各部分施工图设计的具体要求,只说明习惯使用的一些特定做法,一般常用做法不再详细说明。2、本任务书与国家或长春市现行规范有冲突时以现行规范为准,并先行与我部沟通、决定后方可执行。五、其它1、图纸绘制深度按国家及长春市有关规定及我公司要求执行;2、施工图设计需要定期举行例会,每周一次,讨论相应阶段图纸问题。设计院应在会议前作好准备,提供最新作业图纸及相关设计问题,以备开会研讨、定案。本设计任务书的解释权属雨污水外网部分1. 室外的阀门井、污水井、雨水井

3、尽量避免设计在住户花园内、小区道路上、住宅单元的入口处等主要公共地段,可考虑设计在绿化带上,更不可设在道路和绿化带的交界处。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少设各类水井。井盖全部选用聚脂复合井盖,在车行道上的选用重型井盖,在其他地方的选用轻型井盖。2. 小区埋地雨污水管选用:雨水建议采用钢筋砼管;污水建议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且雨污水管最小管径不小于d300。3. 连接方式:污水UPVC双壁波纹管采用承插接口,管上皮填砂;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外抹1:2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管抹带接口前应将管口的外壁凿毛,扫净,当管径小于或等于500mm时,抹带可一次完成,当管径大于500mm时,应分两

4、次完成,抹带不得有裂纹,钢丝网应在管道就位前放入下方,抹压砂浆时应将钢丝网抹压牢固,钢丝网不得外露,抹带厚度不得小于管壁厚度,宽度宜为80200mm。4. 室内多条排水管接出室外与排水井接通时,应尽量注意并排敷设,尽量避免交叉,并注意标高,保证坡度。5. 在总图设计时应考虑水景用水的容量,并考虑水景溢流和放空排水点。6室外给排水水管与电力电缆、弱电电缆以及燃气管等保持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给水、消防、燃气、热力、雨水、污水、强电、弱电、有线电视、路灯等外网需综合考虑布置、交叉等,以免施工浪费、破坏成品等;8. 注意绿化低洼处、室外设置的给水阀门井和电井应考虑排水措施,画大样图或者进行说明。9.

5、小区室外的垃圾收集站需要设置给水龙头和污水排水痹子或地漏。需考虑供暖、排水(环保)等措施;道路部分1.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采用沥青路面。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采用红色混凝土透水砖。3. 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以满足建筑底层开门开窗、行人出入不影响道路通行以及安排地下工程管线、地面绿化、减少对底层住户视线干扰等要求。4.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防卫。5. 道路要满足30吨消防车荷载压力,路基设计要与地址情况相结合,车行路采用沥青路面。设计管理1.小区的道路设计,在完成道路定位及标高图后,须报我公司审核,审查是否符合规范和我公司的要求,同意后方可全面开展工作;2对于雨污水管网设计,在出图前应报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报我公司审核,作为其余栋号的出图标准;3. 阶段性成果或出图前应打印白图报我公司审核;4. 发展商对设计过程的管理与审核,并不代替设计单位的内部质量管理,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应全面负责。5. 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报建或审图意见也应全部进行落实。6.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图纸中发现的问题,设计单位应能及时解决。7. 设计院应将设计人员的信息提供给甲方,经甲方确认后,设计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动。在特殊情况下,甲方有权更换设计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