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00738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你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你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的,你就会显得悲观、软弱、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积极的态度肯定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但并不能保证他每件事都心想事成;可是,坚持消极的态度却必败无疑。我们从来没见过哪个持有消极态度的人能够取得可持续的、真正的成功。1)举止像你希望成为的人:积极行动会激发积极的思维,而积极思维会赋予积极的人生心态。2)要心怀必胜的信念,有积极的想法:卡耐基说过:一个对自己的内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对他自

2、己有权获得的任何其他东西也会有支配能力。”当我们开始运用积极的心态并把自己看为成功者时,我们就开始成功了。3)用美好的感觉、信心与目标去影响别人:随着你的心态与行动日渐积极,你就会慢慢获得一种美满人生的感觉,人生中的目标感也越来越强烈。紧接着,别人会被你吸引,因为人总是喜欢跟积极乐观者在一起。运用别人的这种积极响应来发展积极的关系,同时帮助别人获得这种积极态度。4)拒绝拖延,立即行动:拖延是消极心态最明显的表现。也许有人会说,在合适的时候拖延一下也是有好处的,例如在疲倦、沮丧或者愤怒的时候,中断工作比勉强继续的效果要好。实际上,拒绝拖延并没有对合理的等待提出异议,我们也相信优秀的人都不会因此而

3、为自己的拖延寻找借口,不会因此逃避真正需要马上执行的工作。5)心存感激:在日常生活中,持有消极心态的人常常对生活充满抱怨而不是一种感激。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女孩因为她没有鞋子而哭泣,直到她看见了一个没有脚的人。”世间很多事情,常常是我们没有珍惜身边所拥有的,而当失去它时,才又悔恨。拿破仑.希尔认为,如果你常流泪,你就看不见星光。对人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要心存感激,那样人生就会显得美好许多。6)学会称赞别人: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人生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对方,会增强这种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在生活和工作中,以鼓励代替批评,以真诚的赞美来

4、启迪人们内在的动力,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会比你责怪,比你埋怨有效得多。这样将会使人们都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而有利于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7)学会微笑:微笑是一种含意深远的身体语言,微笑是在说:你好,朋友!我喜欢你,我愿意见到你,和你在一起我感到愉快。”微笑可以鼓励对方的信心,可以融化彼此之间的陌生和隔阂。当然,这种微笑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正如英国谚语所说:一副好的面孔就是一封介绍信。”如果我们想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积极的心态,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微笑。8)经常使用自动提示语:积极心态的自动提示语是不固定的,只要是能激励我们积极思考、积极行动的词语,都可作

5、为自我提示语。一些重要的激发词还应当经常使用,并牢记在心,让它们成为精神的一部分。那样,潜意识才会映射到意识中来,用积极的心态指导人的思想,控制感情,决定命运。9)放弃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积极心态的人不把时间精力花在小事情上,因为小事使他们偏离主要目标和重要事项。如果一个人对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情作出反应小题大作的反应,这种偏离就产生了。要记住,一个人为多大的事情而发怒,他的心胸就有多大。10)培养一种奉献的精神:给予别人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现在还无法预测给予所带来的积极结果。拿破仑.希尔曾讲过关于一个名叫沙都.逊达.辛格的人的故事。有一天,辛格和一个旅伴穿越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他们看到一个躺在雪地上的人。辛格想停下来帮助那个人,但他的同伴说:如果我们带上他这个累赘,我们就会丢掉自己的命。”旦辛格不忍去想像,丢下这个人,并让他惨死在冰天雪地里的情景。当他的旅伴跟他告别时,辛格把那个人抱起来,放在自己背上。他使尽全力背着这个人往前走。渐渐地辛格的体温使这个冻僵了的身躯温暖了起来,那人活了过来,于是两个人并肩前行。可当他们赶上那个旅伴时,却发现他死了一一是冻死的。你奉献的同时,不经意间回报也眷顾这你。不论以前是什么人,或现在是什么人,倘使凭积极的思维,就能变成想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