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三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007183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三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三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三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三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三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三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三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近几年,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立足自身优势,加快工业兴县,十堰市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县域经济总量持续扩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呈现出整体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促进全市经济良性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看到县域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省内县市相比,十堰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比剖析十堰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力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加快十堰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一、全市县县域经济济发展现现

2、状1、县域经经济总量量持续扩张。20008年,全全市5县1市实现生生产总值值(GDDP)1195.9亿元,同同比增长长14.2%,增速速比上年年提高33.9个个百分点点;比220022年增长长91.1%,六年间间年均增增长111.4%。财政收收入166.5亿亿元,其其中完成成一般预预算收入入8.116亿元元,同比比增长223.66%,增幅比去去年提高高3.33个百分分点。社社会消费费品零售售总额998亿元元,同比比增长224.99%。目前前,县域域GDPP、一般般预算收收入和社社会消费费品零售售总额占占全市的的41%、40.8%和46.6%,县域经经济己成成为全市市经济的的重要支支柱。在5县1

3、市中,GGDP超超25亿元元的县市市已经由20002年的的1个增增加到33个;地方方一般预预算收入入和社会会消费品品零售额额均超过过1亿和和10亿亿元。2、产业结结构不断断优化。县域经经济在总总量扩张张的同时时,产业业结构也也逐步优优化,工工业化、城城镇化水水平不断断提高。2008年,全市县域GDP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5.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1.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8.5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28.17亿元、40.3亿元、31.7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28.8:32.9:38.3调整为28.5:36.5:35,六年间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0.3个和3.3个百分

4、点,第二产业上升了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同时大大推进了县域城镇化进程。到2008年,全市县域城镇化水平已达到29.2%,比2002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3、工业经经济实力力显著增强强。通过过围绕山山水资源源,大力力开展招招商引资资,努力力克服山山区工业业发展的的各种障障碍,积积极推进进结构调调整,坚坚持“工业兴兴县”,县域域工业实实力显著著增强。220088年,全全市县域域规模以以上工业业实现增增加值448亿元元,同比比增长226%,高出全市增增幅177.9个个百分点点,县市市工业增增加值占占全市比比重由220077年的221.33%提高到到23.7%,对全

5、全市工业业经济增增长贡献献率达到到68.4%。县域工业业在县域域GDPP中所占占比重达达到244.5%,其中中,丹江江口市442.66%、郧县县31.2%、郧西西县211.5%、竹山山县266.6%、竹溪溪县355.6%、房县县26.4%。县域工业业对县域GDDP增长长贡献率率为644.1%,工业对对于GDDP增长长贡献率率的提高高,表明县域域经济增增长已开开始由过过去的第一产产业主导导型向第二产产业主导导型转变变。县域规模模以上工工业企业业由20002年年的1661家增增加到2227家家,其中,销销售收入入过亿元元的企业业由7家家增加到到30家,税收过过千万的的企业由由4家发发展到113家。

6、4、投资规规模不断断扩大。通过扩扩大开放放和创优优环境,依依托水电电、旅游游等山区区优势资资源,大大力实施施“走出去去、引进进来”战略,加加大招商商引资力力度,投投资力度度不断增增强,为为县域经经济发展展奠定了了坚实基基础。20008年,全市县域域固定资资产投资资完成1104.6亿元元,占全全市投资资完成额额的566.4 %,同比比增长660.33%,高出出同期全全市增幅幅29.4个百百分点。施工项项目4779个,比比同期增增加1002个,占全市项目总数的73.7%。其中新开工项目304个,增加69个。县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不仅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而且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

7、是一批水电交通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的建成与投产,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5、农民收收入持续续增长。在落实好中央各种惠农政策的同时,各县市都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积极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县域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2820元,同比增长13.3%,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收入的增长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带动县域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55.7%下降到51.5%,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正在大量普及,家用电脑、高档音响等高档电器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2008年全市县域消费品零售总

8、额98亿元,比同期增长24.9%,其中县以下实现零售额38.56亿元,同比增长24.7%,连续两年保持超过15%的高增长。6、经济运运行质量量进一步步提高。一一是企业业盈利水水平不断断提高。20008年,5县县1市规模模以上工工业实现现利税总总额155.3亿亿元,增增长577.8%,占全市市的211.1%;二是是财政收收入持续续大幅度度增长。220088年5县县1市共共完成一一般预算算收入88.16亿元元,增长长23.6%,增幅幅比去年年提高了了3.33个百分分点。竹竹山、竹竹溪和房房县一般般预算收收入增幅幅分别为为34.0%、388.6%和344.9%,大大大高于全全市277.6%的平均均增

9、幅。从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比较看,县域财政总收入增幅超出县域和全市GDP增幅9.4个和12.9个百分点,充分反映出县域经济创收能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二、当前我我市县域经经济发展展中存在在的突出出问题1、发展水水平滞后后。与省内内发达县县市相比比,差距距较大。220088年,全省人均均GDPP排名第第一的宜宜都区人人均GDDP 达到2.8万元,是丹丹江口市市的2倍、郧郧县的55.1倍倍、郧西西的5.6倍、竹竹山的44.5倍倍、竹溪溪的4.1倍、房房县的44.9倍倍。农民民人均纯纯收入排排名第一一的江夏夏区农民民人均纯纯收入663611元,是是丹江口口市的11.9倍倍、郧县县的2

10、.3倍、郧郧西的22.4倍倍、竹山山的2.3倍、竹竹溪的22.277倍、房房县的22.388倍。从主主要指标标看,220088年全省省县市GGDP、地地方财政政收入、固定资资产投资资和农民民人均纯纯收入平平均水平平分别为为76.2亿元元,2.5亿元元、40亿亿元和446544元,而而十堰55县1市市上述四四个指标标的平均均水平仅仅为全省省的422.7%、544.4%、433.5%和600.6%。2、发展还还不够快快。虽然然与自身身相比,县域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张,但与全省县市横向对比,十堰市县域经济发展仍然较慢。2008年全省县域GDP同比增长21.6%,十堰县域落后全省增幅7.4个百分点,与全省

11、县域GDP增长最快的巴东县相比则落后12.4个百分点。从2008年全省79个县市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结果看,全市5县1市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排名都处在落后状态。其中,竹山县由去年的64名上升到58名,竹溪县由61名上升到59名以外,房县维持在68名不变,丹江口市由34名下降到44名,郧县由62名下降到78名,郧西由72名下降到77名。从考核排名进退情况看,进位的县市少,进位幅度小;退位的多,退位幅度大。3、产业结结构性矛矛盾比较较突出。县域经济中一产业所占比例仍然较重,二产较弱,三产滞后,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2008年,全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8.5:36.5:35,与全市三次产业结构

12、11.846.142.1相比,产业层次明显偏低。县域经济发展还带有较为明显的农业经济特征。4、产业竞竞争力不不强。县县域工业业规模小小,创新新能力差差,特色色产业不不强,县县域工业业化水平平仍有待待提高。全全市县域域工业主主体以中中小企业业为主,传传统工业业比重大大,技术术水平低低,几乎乎都为资资源开发发型或劳劳动密集集型企业业,产品品结构单单调,产产品附加加值不高高,高技技术产业业增加值值占GDDP的比比重低,科科技进步步在经济济增长中中贡献的的份额小小,企业业创新能能力严重重不足。20008年,66县市规规模以上上工业实实现增加加值477.977亿元,其中有2个县不足3亿元。县域农业产业化

13、程度低,竞争力弱。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效益农业刚刚起步,优质高效农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茶叶、香菇、山野菜、烟叶等特色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规模不大,缺乏专、优、强,还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到2008年,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39家,仅占县域工业企业个数的12.2%,实现工业产值14.3亿元,仅占县域工业总产值的10%。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农村专业化生产、公司化经营的产业化链条不健全,农产品品牌少,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加工、包装工艺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化程度过低,影响了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5、县市发发展后劲劲不足。一方面面虽然从220022年以来来,十堰堰县域经经济发展展

14、很快,但但是由于于底子薄薄,财政政收入不不高,县市政府府财力不不足,收收支压力力大。使得县县级财政政在保障障政府运运转之余余,可以以用于改改善基础础设施和和经济发发展的资资金有限限。20008年年,全市市县域财财政总收收入只有有16.73亿亿元,而而同期财财政一般般预算支支出就达达到499.277亿元,收收支缺口口32.54亿亿元。资资金缺乏乏制约经经济发展展环境的的改善,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缺乏相应的硬件环境支撑。另一方面,随着县域一些大型水电和交通项目的竣工,项目储备少,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的矛盾将逐步显现,也会严重制约全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6、农民增增收任务务依然艰艰巨。一一方面,农业

15、仍仍处于传传统农业业阶段,抗灾减减灾能力力弱,加加上自然然灾害频频繁发生生,使得得农民农农业收入入难以较较快稳定定增长。另另一方面面,由于于县域中中小企业业发展还还存在诸诸多困难难,吸纳纳农民就业业能力不不强,农农民增收收渠道不不宽,加加上全市市尚有668.334万贫贫困人口口需要脱脱贫。因此,虽虽然从宏宏观上看看,当前前农民增增收环境境是近几几年来最最好的,但但是由于于中观及及微观经经济中还还存在着着这样或或那样的的问题,全全市县域域农民增增收任务务还十分分艰巨,新新农村建建设依然然任重而而道远。三、推进县县域经济济跨越式式发展的的思路与与对策县域经济作作为城市市经济与与农村经经济以及及宏观

16、经经济与微微观经济济的结合合,是国国民经济济的重要要组成部部分。因此,要要实现全全市经济济的又好好又快发发展,仅仅仅抓好好城市经经济是不不够的,还必必须抓好好县域经经济,并并把其作作为当前前以及今今后一段段时期经经济工作作的重中中之重,切切实抓紧紧抓好,以以实现城城乡经济济的良性性互动和和协调发发展。(一)把经经济结构构调整作作为县域域经济发发展的重重中之重重农业调整,要以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以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工业调整,要继续坚持工业兴县,围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医药化工、水电、汽车配件等项目,重点做好“双亿工程”。第三产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快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和商品流通体系。加紧做好鄂西北生态旅游圈项目建设,尽快使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把壮壮大民营营经济作作为县域域经济发发展的根根本出路路按照“抓大大促小带带中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