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005203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日期: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第3节课课型:新授课课题:第六单元 燃料与燃烧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备课人: 枣庄四十一中 孙忠强课标要求: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与其用途,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了解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化石燃料为认识的对象,立足于资源的角度来引导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综合利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体会化学在提

2、供化石燃料的应用价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与化学对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对于燃料,学生能列举出很多,但是学生对化石燃料的认识往往仅仅停留在燃料能够燃烧这个层面上.部分学生能知道一些化石燃料的成分,但是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措施知之甚少.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置课前调研、课堂交流、课后论文等手段引导学生有重点地、主动地完善自己的认识.学习建议:本节课设计投影机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

3、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不可再生的资源.2、了解化石燃料的类别、组成;知道各种燃料燃烧的优、缺点. 3、选择燃料应考虑的因素. 4、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5、会写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能力目标:1、了解化学变化的能量变化,进一步然是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与化学变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2、学会对比、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问题.情感目标:了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的必要性以与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知识点:认识常见的燃料,知道它们对环境的影响,理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教学重点: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不

4、可再生的重要资源,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教学难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资源观的深入人心.实验准备:多媒体;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情境创设:让我们来认识两位世界名人,萨达姆和布什,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海湾战争的目的是石油的争夺,掌握经济的命脉.过渡:石油是怎么样形成的?大家说说自己的对石油的了解.提出问题:常见的化石燃料有几种?大家经常见到的化石燃料是什么?对它们的了解有哪些?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我们家庭生活中做饭的主要燃料,它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视野开拓:你了解西气东输

5、工程吗?谈谈对西气东输的了解.石油的分馏:原理: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变化:物理变化煤的综合利用煤的气化CO、CH4、H2煤的焦化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煤的液化人造 石油变化:化学变化燃料的选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燃料为我们提供的能源,我们也知道化石燃料可以我们提供很多的能源,我们要怎么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燃料呢?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三种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主要成分除了碳氢以外,还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燃烧的时候会转化为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就造成了空气的污染,还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也会造成污染.新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核能:太阳能:风能:我的收获说出对石油的形成的

6、了解,还有其他对石油的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主要含有碳、氢元素.煤,也叫煤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燃料之一,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石油不仅是重要的化石燃料,还是宝贵的工业原料.天然气一般是指在底下形成的可燃性气体.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学生书写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点燃CH4+2O2=CO2+H2O西气东输中的西 #塔里木,气指的是天然气,东止于#,输的方式管道.这项工程的意义合理使用天然气,充分利用天然气,解决东部的燃料紧缺问题.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得到新的产品,如石油气,汽油,航空煤

7、油,柴油,润滑油,重油沥青等才能利用.对照前面学习的工业制氧气的方法,知道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依据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石油综合利用的产品与由煤炭为原料制取的生活用品煤炭综合利用的产品与由煤炭为原料制取的生活用品观看小图考虑燃料的的选择观看图片了解化石燃料产生的污染书写汽车尾气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O、NO生成CO2、N2讨论:能源的大量的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大气和其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在开发和使用能源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生态,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方法和措施:开发使用污染少新能源;合理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对化石燃料产生的污染物处理以后再排

8、放;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等.从社会走进化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自己的已用知识来展现自己了解三大化石燃料;知道它们含有的主要元素.练习巩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了解西气东输知道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依据是个组分的沸点不同,逐一分离出来的.了解石油为原料的产品,知道石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煤炭为原料的产品,知道石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综合考虑燃料的选择和利用,既可以节约燃料有可以保护环境等.知道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学会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练习这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道常见的新能源.增强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和石油的形

9、成 B、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C、从石油里分馏出汽油等 D、高温裂解天然气制取氢气2、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CH4、CH3OH等燃烧产物CO2、H2O等燃料CH4、CH3OH等,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的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 A、均为物理变化 B、为物理变化,为化学变化C、为化学变化,为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3、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是混合物 B、石油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C、石油是一种纯净物 D、石油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4、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是 A、热污染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

10、 D、大气污染5、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4H2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D、可燃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6、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C、天然气和空气 D、氢气和天然气7、下列观点中,你不赞成的是 A、煤在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B、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C、煤气化能提

11、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隐伏着无形杀手D、水是取之不尽的二、填空题:1、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它们属于填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2、汽车尾气主要是含铅Pb污染和含有CO、SO2、NO等有害气体的污染.铅污染是由于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造成的.我国各大中城市政府已明令规定市区内禁止出售含铅汽油.治理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方法之-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叫做催化转化剂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的净化装置.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SO2的氧化.1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是一种化合物,其分子由一个铅原子和四个C2H5原子团构成,写出四基乙铅的化学式.2写出CO与N

12、O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SO2被氧化成SO3的化学方程式.三、计算题:某市春节三天燃放了20亿只爆竹,若平均每只释放0.05gSO2 ,20亿只爆竹释放出的SO2相当于燃烧了含硫0.5%的煤多少吨?参考答案一、1、C 2、D 3、A 4、C 5、B 6、C 7、D二、1、煤、石油、天然气;催化剂2、Pb4 2CO+ 2NO = N2+2CO2 2SO2+O2 =2SO3三、201080.05g50%/0.5%/106=104t教学反思: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化石燃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能燃烧层面上,部分同学知道一些化石燃料的成分

13、,对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的综合利用知道的不多.因此,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资料、完成课件、相互交流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国情教育,使学生对能源、环境这些关系全球未来命运的共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能源.本节课在实施中,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多花时间去研究学生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课堂学习的补充.随着学生的成长,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应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课堂逐渐转到课外,最终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附带课件经供参考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