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十课检测题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00516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2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十课检测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十课检测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十课检测题答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第十课检测题答案(满分100分,用时45分钟,答案写在专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5小题,计60分。)1选A。本题考查我国实现了总体小康。问候语的变化说明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过渡,A正确;B“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说法错误;C和题意无关,材料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而没有体现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D“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说法错误。2选C。本题考查总体小康的相关知识。材料袁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这种总体小康是不平衡的,错误。“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完成,错误。3选B。本题考查了全面建成小

2、康社会的新要求的知识。党的十八大在社会民生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故正确;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是经济方面的目标,故排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是生态方面的目标,故排除。本题答案选B。 4选A。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正确;“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明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正确;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社会稳定,说法错误;良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的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5选B。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

3、会的新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故正确。错误,没有绝对的民主自由权利。6选D。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绿色GDP关注的是资源与环境代价,而GDP质量指数是在绿色GDP的基础上还考虑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考虑发展观念与管理水平,这说明GDP质量指数更为先进科学,更关注可持续性发展和民生幸福,正确;没有指出两个GDP指数的区剐与题意不符;以促进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为目的是绿色GDP指数的目的,说法错误。故该题选D。7选C。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把群众生活改善了多少作为衡量干

4、部绩效的主要指标,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有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故符合题意;错误,山东省的要求不是否定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的作用,而是改变以GDP论英雄的片面衡量标准。更加重视民生指标;错误,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只可能缩小而不可能消除。 8选D。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不符合题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D应选,故答案选D。9选C。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意在考查考生获

5、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面对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促进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C符合题意;A、B、D均不是解决材料中所涉及问题的有效措施,排除。10选B。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说法正确;推进城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说法正确;“杜绝”说法过于绝对;“完全依靠政府投入”说法错误。该题选B。11选B。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些都

6、体现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所取得的成就,B项说法正确;A、C、D三项说法不够全面。12选A。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中等收入陷阱”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这到中等水平后,因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要避免这一陷阱,应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故正确;国内物价不断上涨使民众不敢消费,因此应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入选;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答案选A。13选C。本题考查科学发展等相关知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科技贡献率偏低,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说明了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入选。不符合题意。1

7、4选B。本题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题意强调我国应提倡“志气经济”,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均符合靠“志气”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要求。消费能力、消费层次受多种因素制约,仅靠“志气”并不一定能增强消费能力、提高消费层次,错误。中“节衣缩食”的说法错误。15选C。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知识。“城市矿产”实际上就是废物再利用,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故符合题意。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并没有丰富我国的能源资源,故不选;材料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无关,不选。二、问答题(共3小题,计40分。)第16题参考答案: 答:“新四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

8、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符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2分)“新四化”提出以人为主的政治理念,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3分)“新四化”同步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2分)“新四化”提出了城乡发展、工农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3分)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新四化”与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几方面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第17题参考答案: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

9、进步的动力。(3分)科技创新有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在竞争中占据优势。(3分)科技创新促进和催生民用产品的开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3分)科技创新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分)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更好地维护我国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3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要求考生回答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考生可以从科技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我国经济独

10、立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回答。第18题参考答案: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4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带动。(4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4分)解析:此题运用的知识点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拐点前移。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回答此题只要结合课本知识具体作签即可。高三政治 第1页 共2页 高三政治 第2页 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