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工作汇报(共16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00185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居老人工作汇报(共1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独居老人工作汇报(共1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独居老人工作汇报(共1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独居老人工作汇报(共1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独居老人工作汇报(共1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居老人工作汇报(共1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居老人工作汇报(共16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居老人工作汇报(共16篇)独居老人工作汇报(共 16篇)第 1 篇:独居老人的问题如何应对独居老人存在的问题 1、加强社会公 德和伦理道德的宣传。利用市民学校和报纸、电视等媒体,大力 进行公民道德,宣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正反面典型,在 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助老新风尚。2、建立老年人大病救助基金。资金来源可通过政府投入与社 会力量捐赠的办法来解决,对患病又无医保的老人进行救助。3、加强村(居)老年文化活动阵地建设。通过整合社会资源 以及政府投入与自筹的方法相结合,加强社区、村老年活动中心 建设,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达到老有所乐,充实他们的精 神世界。4、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开展托老

2、服务。不断丰富社区服 务的内容,多形式开展助老、托老为主要内容的家政服务,建立 村、社区独居老人档案,掌握每个独居老人的基本情况和生活需 求,因人而异,分门别类地开展助老、托老和老年维权服务。5、动员和组织社区、村青年志愿者和广大中小学生,开展助 老志愿服务活动。定期走访慰问独居老人,帮助打扫卫生、洗刷 缝补和买米、煤等,开展与老人谈心活动。通过春风化雨般的工 作,让独居老人不再孤独。6、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贤人,开办敬老机构。通过多种 形式,加强政策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开办敬老机构,包括老年公 寓、老年活动中心等。动员和引导有条件的独居老人住进敬老公 寓,重回大家庭生活,既使独居老人有一个安

3、定的晚年生活,又 解决了在外子女的后顾之忧。7、对生活困难、年纪较大的独居老人,由政府买单,民间组 织服务,构筑家庭养老服务网。就是由政府支付一定资金作为 服务费,由辖区民间家政服务组织为他们提供上门的生活照料和 精神慰籍服务。对那些既无钱进养老院,家中又无人照管的老人,实行居家 养老,社会、社区扶助的养老模式。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 理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急慢性重症患 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由于病程 长,病情重,加上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个人素质等多方面的影 响,往往产生及其复杂的心理障碍,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了心

4、理分型分析、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透析疗 效都有提高。根据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进行分型:悲观心理:主要见于血 液透析半年以上的病人,由于患病时间长未治愈、病情进入尿毒 症期,患者认为一进入透析阶段,疾病已进入膏肓。因而产生了 悲观失望的有害心理。恐惧心理:主要鉴于初次透析的病人,由于对血液透析治疗 的不了解,恐惧透析前的穿刺疼痛、担心血透会出现不良反应, 惊恐自己会早逝。极度紧张的心理、影响了疾病缓解的进程甚至 出现恶化。抑郁心理:血液透析只能部分替代肾脏的功能,并不能阻止 原有疾病的恶化,也难以改变由于肾衰而引发的多脏器损害的进 展。因而,病人生存的需要和生活的质量受到威胁,病

5、人对生活 失去信心、表现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wk_ad_begin(pid:21);wk_ad_after(21,function()$(.ad- hidden).hide();,function()$(.ad-hidden).show(););敌对心 理:一个健康人变成一个病人,是生活中的重要变换,特别是慢 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血液透析只能延续生命,减轻症状,有些 病人又因经济条件做不到充分的透析而出现很多不适。病人感到 健康离自己越来越远,便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生愿望,表现出焦 虑、烦恼、自制力下降,对医护人员和治疗方案抱怀疑态度,甚 至有敌对情绪,常常将怒气发泄到家人和医护人员上。自卑

6、心理:病人由于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常感到疲劳、精 疲力竭,不能从事正常的工作,有些事情还要在他人的威胁下才 能进行,病人觉得自己成为亲人和单位的负担,社会和家庭地位 的改变,病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依赖性心理:患者对治疗的依赖和对他人的依赖增加,强调 自己的病人角色。1 血液透析治疗前的护理:1.1 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对初次透析 的病人加强宣教,让病人对透析治疗有充分的了解。当好病人的 参谋,而不当病人的救世主。以热情的态度,温和的语言,认真 做好解释工作,避免说教式、强迫式的简单应答。调动病人的主 观能动性,不失时机地给予心理援助。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和性 格,采用指导性及协商性护理方法,了解病人

7、对护士和护理的看 法,以获得病人的充分理解、信任和配合,让他们认同并参与护 理行动,争取病人在治疗中准确执行医嘱,以发挥最佳治疗效 应。1.2 熟练的穿刺技术消除病人的恐惧感:因医护人员的责任心 和技术状况对消除恐惧透析心理起主导作用。穿刺前,向病人讲 清配合方法,嘱其深呼吸进行心理调整或通过与患者交谈,播放 轻松的音乐,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干扰其紧张心理,分散其注 意力;穿刺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争取一针见血,特 别是对动静脉直接穿刺的病人,护士应练就过硬的操作技术,穿 刺时沉着稳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以增加病人 的信任感,消除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护理

8、:2.1 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 适的治疗和休息环境,以使病人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尽可能把性格相近、彼此接触能有益处的病人安排住同一病房, 为他们提供认识和交流的机会,特别请疗程较长,效果理想的病 友介绍体会,对其他患者起到良性刺激的作用,是患者轻松、愉 快的完成治疗,不断增强生活的信心。2.2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首先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 风,对患者一视同仁,了解其家庭、心理状况、情绪变化、脾气 和性格特点、诚恳耐心地与患者交流,使患者能将真实想法和问 题告诉我们,并及时恰当地给予解答、疏导和帮助;指导患者处 理好家庭关系,不要在家中以病人自居,尽量给人家减轻精神和 精力

9、上的负担,从而能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2.3 加强巡视和沟通,增加病人的安全感,透析治疗过程中, 病人可能出现低血压、高血压、头痛、恶心等并发症,也可能出 现穿刺点渗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凝血等异常情况。加强对病人 的巡视,以及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可增加病人的安全 感。同时根据患者的人格特征,情绪类型,对不同病人心理反应 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充分利用文字语言的暗示作用,宣扬积极 的人生,促使病人消极心理状态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并给予自护 指导,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2.4 做好生活护理,消除病人的顾虑,在透析治疗中,由于病 人身体活动受限制,生活不能自理,如呕吐物、大便、皮肤瘙痒 等,加

10、强生活护理,护士应无条件的关注患者,站在患者立场, 用患者的目光看待他们的问题,最深层次理解体验他们的痛苦和 不幸,是患者感到护士象亲人一样,消除各种顾虑完成治疗。3 血液透析治疗后的护理;3.1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家庭成 员是透析患者的精神支柱,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让 家庭成员积极的了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正确看待和对疾病非 常必要。医护人员力求患者掌握的有关事项,家庭成员也应该尽 力掌握,要使患者明白透析是对肾功能衰竭的间歇性治疗,饮食 和液体量的控制才是持续治疗的道理。要使患者懂得治疗过程中 的逆反和侥幸心理都是十分危险的。在找到与疾病有关的原因 后,还要让病人找到目前症状和

11、以往心理问题的联系。因此,帮 助患者寻找生命的意义,提升其信心与尊严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 重要内容;提高家庭支持,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 自然支持系统,扮演着促进和保护个人健康的重要角色,促使心 理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3.2 重视社会适应或康复鼓励患者回归社会,从事力所能及的 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减轻对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同时充实自 己,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的心态,接受环境的 考验,重新适应社会。血透患者的心理压力来自诸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会、家庭 关系,经济能力不能承受,长期反复多次的血透感到恐惧、厌 烦、和悲观。成功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感,减轻 悲观失望等不

12、良情绪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心理护理 是血透患者临床护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家庭、社会对 这一特殊群体的关心、关注也可以使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进 一步提高。血透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 1、科室配备电脑及上网条件, 在完成每例血液透析治疗后 3日内,登录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 登记系统按要求进行病例信息报送,如实登记患者姓名、年龄、 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2、保证血透病历的完整性,1 份完整的血透病历包括首次透 析病程记录、血液净化记录单、病程记录、长期医嘱、临时医 嘱、化验黏贴单、谈话签字单。3、血透医生接诊新病人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 查,血透前必须签署血液透析

13、治疗知情同意书,8 小时内必须书写 首次透析病程记录,以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实验室和影像学 检查结果书写病程记录,至少每月 1次,保留黏贴门诊血透病人 的各种化验检查单,长期医嘱要体现出治疗方案,如透析处方、 病人的饮食、长期用药,治疗方案有更改时要随时记录。4、血透护士必须按要求认真完整填写血液净化记录单。透析 时生命体征变化、各项透析参数、不良反应、透析时用药情况 等。5、长期血透病人的病历资料每年整理归档一次,临时血透病 人终止透析及时将病历归档。病历资料存放在血透室资料间,血 透病历保存 30年。6、科室成立血透病历质控小组,每月对血透病人登记情况、 血透病历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检查

14、,并进行相应整改.血透室医 务人员培训制度为了保障血透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安全,进入血透 室工作的医务人员需进行专业培训,具体措施如下:一、血液透析从业医生、护士和技师需接受 36 个月的专业培 训,理论和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血液透析医师培训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不少于 30 例肾脏疾病和 50例尿毒症病例的临床管理,参与不少于 20例的 血液透析导管置管手术的助手工作,并经考核合格;在上级医师 指导下,参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治疗前评价、 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和并发症处理、血液透 析方案的制定、血液透析操作与过程记录、透析急慢性并发症处 理

15、、重症透析患者的处理和透析质量的监控与评价。血液透析护士培训要求:在上级护师指导下,参与不少于 100 例次血透的管理,并经考核合格。其中内瘘穿刺不少于 100例 次,导管护理不少于 50 例次;在上级医师和护师指导下,参加对 血液透析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治疗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 解释、血液透析通路并发症处理、血液透析方案的制定、血液透 析操作与过程记录、透析急慢性并发症处理、重症透析患者的处 理和透析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二、每个月科室组织进行一次血液透析专业知识学_。三、每 34 年一次轮换到上级医院或各种培训班学_。第 2 篇:关怀独居老人总结关怀独居老人中国社会正在向老龄化迈进,空巢老

16、人,独居老人等弱势老年人群体的数量也在不停的增加。长期独居的老人,时常感到孤独、寂寞,渴望社会的关爱。关爱这些老人,给他们创造一个平安、祥和、幸福的晚年,使他们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 要任务。困扰独居老人的主要问题来自于以下三大方面:老年疾病, 心理问题,经济困难。(一)老年疾病:空巢独居加上老龄退化会有身心困难。一 是我国老年人中 70患有慢性老年病,15患严重疾病。慢性疾病伴 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二是老人行动迟缓或 不便,常引发伤亡事故,如上下楼梯跌落、用煤气时烧伤烫伤 等。三是日常起居需要有人提供卫生清扫、购物、洗衣、做饭等 帮助。(二)心理问题:子女不在身边易产生心理问题。一是行为 偏离,缺乏交流沟通使得性格病态:处事认真的变成固执生硬、 急躁、乖僻;文雅清高的变得不爱交际;性格随和的发展成任性 粗野等。二是孤独抑郁,独居老人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