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血脉与农民相连全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99751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他的血脉与农民相连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他的血脉与农民相连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他的血脉与农民相连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他的血脉与农民相连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他的血脉与农民相连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他的血脉与农民相连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他的血脉与农民相连全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他的血脉与农民相连(全文)今年1月17日,午夜时分,一场大雪悄然降临垫江县桂溪镇石 岭村。天刚亮,一个中等个子、身体微胖的中年男子从南岸来到石 岭村村口,还没下车,他就拿起手机通知村干部:“我们到村上一家一户地看,不能让一个村民受冻挨饿。”语气凝重的这个人叫刘群,是石岭村刚上任不久的村主任。就在一个月前,刘群的身份还是重庆长龙实业 (集团)有限 公司董事长,执掌旗下 22家分公司,年销售额 6.2亿元,净资 产2.5亿元。一个月后,他“摇身一变”,把自己在南岸区的城 镇户口 “非转农”到垫江县桂溪镇石岭村四组,当上了石岭村村 民委员会主任。别人不解,刘群心里却明白,那是凝固在自己骨子里挥之不

2、去的农民情结。我要“跳生农门”,当一个城里人在农村,穷怕了苦怕了的刘群,一直用努力学习、“跳由农门”这个强烈的信念鞭策自己。1986年,刘群从长寿农村考上了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 学)。毕业后,他顺利成为莫职业中学的老师,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生活。可清闲的日子一长,浑身充满干劲的他不习惯了:“得给自己加码!在学校双龙说干就干,他主动给学校领导提由,晚上自学, 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中心当兽医。第一次到进药,他意外发现了一个商机:在每支青霉素卖1毛多钱,而自己当地的医药公司售价是 3毛多。异地销售可产生 每支2毛的差价,这让头脑灵活、手脚勤快的刘群很快就成了小 富翁。掘到“第一桶金”后,他办起了饲料

3、厂、面条厂和兽医服务 部。之后,24岁的刘群又创办了重庆长寿双龙医药科技服务部。 就在别人开始效仿他办饲料厂和兽医服务部时,他离开家乡来到重庆主城区,开始做药品批发生意。1998年,33岁的刘群已有了一家注册资本为800万元的公司。他不断地突破自己,收购国有企业,并购其他企业,迅速 扩大了公司规模。就在刘群顺利地实践着自己“跳生农门”的梦想时,他对乡土的牵桂也与日俱增。 公司发展新项目,刘群不由自主选择在农 村:在忠县投资 100万元开发农业,在大足投资农业园区,在 垫江县桂溪镇石岭村开办占地 110多亩的天圣制药厂盘点自己几年的投资,刘群不禁感慨:”农村那些一草一木的种子,在我的骨子里生根、

4、发芽,我深爱着土地、田野和农村 的气息!”回归农村,缘于刻骨铭心的痛一次,刘群到丰都由差,看到一个农村妇女抱着孩子在医院 门口哭。原来,孩子发高烧,母亲无钱医治。刘群立刻掏由身上带的 600元现金,给孩子治病。孩子的病好了,刘群并不轻松。他想起在农村常年劳动的母 亲,30多岁就被沉重的农活压弯了背。儿时记忆最深的是,母 亲很晚很辛苦地在厨房里煮猪食,天不见亮又下田间劳作。 刘群读高二时,没有停歇地在田间劳作的母亲,累得吐血,得了心肌炎。因为家里没钱买抗生素,几个月后,刘群眼睁睁地看着37岁的母亲离开自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刘群才得以读完高中、大学。在丰都的遭遇让刘群清晰地看到,十几年过去了,农民

5、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就在这时,刘群听说一位叫阙琳琳的病人患了重病无钱医治, 她的一位病友甚至在报上发消息说,“谁能救她,我嫁给他”。那一晚,刘群通宵未眠。这位病友的话深深地触动了刘群, 现在他有了一定的经济基 础,就应该去帮助那些如自己母亲一样需要救治的人。从此,已当选为市政协委员的刘群比以往更多地关注农村, 关于支持惠民中国医疗行动的提案 一次又一次地被递交上去。刘群有一个制药厂在石岭村,一次,他到村上去给乡亲发送一些常备的感冒药,发现村上有三个医疗点,但医疗卫生条件差。能不能把这三个医疗点整合到一起,改善石岭村的医疗条件,并从外面请来好医生呢?这个想法立即就被客观现实否定了,

6、村民看病大多数都是靠 赊账或用自家的鸡蛋、 猪肉等农产品来抵账, 哪里有钱去请好医 生?尽管刘群赞助了不少资金, 但与农民的需要相比, 还是杯水 车薪。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成了刘群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做村民的“领头雁”,让他们富裕起来渐渐地,刘群发现,石岭村乡亲们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看病 难问题,孩子读书、老人养老问题一个接一个。只有发展经济,才是改变贫穷的唯一途径。石岭村是垫江县的一个小村, 紧靠县城,交通很方便。但村 民没有农活做的时候,也不愿到远处打工,情愿在院坝里打牌, 消磨时光。一次,刘群跟垫江县委书记请教农村工作:”如果有一个地方让我去试点,让我用思想和责任去帮助村民就好了。”刘群诚恳

7、地说,“农村的现状决定了他们思想的开放程度,我很想带领 一群有思想、有技能的人到农村去帮助他们。”县委书记说:“你企业所在的石岭村就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地 方啊!石岭村穷呀,公路没有硬化,孩子读书没学校,村委会没 有办公室。要改变这种三没有的状况,就要靠发展农村经济。”县委书记的话让刘群辗转反侧经过反复思考,刘群把他在南岸区的城镇户口转到了石岭村。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带动他们富裕起来,为农民 打工,身累心不累。”就这样,刘群将自己的农村情结和有着 3000多口人、3000 多亩土地的村庄捆在了一起。2021年1月13日,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在刘群心里, 这一天也是他人生里程的又一个转折点。

8、一大早,刘群来到村委会选举现场,空旷的院坝左前方,有一张用桌子搭建的主席台。“大家都是村民,是平等的, 村干部是为村民做事情的, 不 能与村民拉开距离。”刘群边说边带头撤掉主席台,坐在村民中 问。那天,刘群得到了 84位村民代表的全体认可,全票当选为 石岭村村主任。如何发展石岭村,刘群早在心里描好了蓝图,他觉得淳朴的村民首先需要的是解放思想。第二天,屋里、田间和山坡上的村民听见了久违的广播声音: “农村小康,离不开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转移就业”原来,刘群在当选为村主任的当天, 就把天圣制药厂在石岭 村的办公室腾了三间由来, 作为村委会临时办公室, 然后利用广 播宣传,打开村民思想。从此,每天早上和下午的固定时间,广播声音如约而至:3000来亩的石岭村,要建设农产品贸易区、农产品加工区、工 业区和特种农业(种养)旅游开发区四个小小的经济区;经过培 训,让石岭村的妇女纳布鞋、织毛衣,再运到外地赚钱;把石岭 村建成青石板大道、仿古乡村风味古镇,今后的石岭村是集旅游、 贸易、加工、娱乐、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新型农村这些新鲜的词汇和理念慢慢渗入村民的思想。“把我们要干的事情说由来,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才能真正为农村创造发展的机会。”凭借着自己一颗热爱农村和农民 的心以及20多年的商海经验,刘群对未来充满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