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练习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995074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练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 )A.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B.货币金属说 C.货币名目说 D.创造发明说2.高利贷是一种以( )为条件的借贷活动。A.价值转移 B.高利借债和偿还 C.价值特殊运动 D.支付利息3.银行和企业往往同属一个财团,并与工商企业关系密切的是( )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4.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 )。A.溢价 B.平价 C.折价 D.竞价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A.单一型 B.复合型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型6.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 )。A.安全性 B.社会性 C.流动性 D

2、.盈利性7.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的影响最主要。A.国外净资产 B.央行对政府债权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8.(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基本项目。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以上都不对9.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率在3%以上,但尚未达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属于( )。A.爬行式通货膨胀 B.温和式通货膨胀 C.奔腾式通货膨胀 D.恶性通货膨胀10.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变量的不同点是( )。A.前者顺循环,后者逆循环 B.前者逆循环,后者顺循环C.二者均顺循环,但程度不一样 D.二者均逆循环,但程度不一样11.商品的价格是( )。A.商品与货币

3、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12.经济发展对金融起( )作用。A.一定的 B.决定性的 C.不确定 D.推动1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种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14.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A.国家信用 B.商业信用 C.银行信用 D.国际信用15.下列项目中的( )不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借贷项目 D.平衡项目16.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拥有发行( )的权力。A.银行券 B.信用流通工具 C.金属铸币

4、D.债券17.西方国家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早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18.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性首先在于( )。A.行业风险 B.利率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汇率风险19.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和B都可能20.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效果最猛烈的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B.再贴现政策 C.直接信用控制 D.公开市场业务21.货币的产生是(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 B.国家的发明创造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22.货币在(

5、)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23.经济货币化和经济商品化和货币作用力成( )。A.反比 B.波动变化 C.无法预知 D.正比2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 )。A.形成资金来源业务 B.资金运用业务 C.租赁业务 D.承兑业务25.金本位制下,(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A.货币含金量 B.铸币平价 C.中心汇率 D.货币实际购买力26.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 )。A.户部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农民银行 D.华北银行27.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 )居于核心地位。A.中央政府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28

6、.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货币供应过多 B.货币贬值 C.纸币流通 D.物价上涨29.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A.原始存款 B.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储蓄存款30.货币政策诸目标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31.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 )。A.金块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银行券制32.信用是( )。A.买卖行为 B.赠与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33.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

7、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基准利率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34.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A.国际开发协会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清算银行35.“金融二论”“准货币”范畴的是(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外币存款81.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A.利小于弊 B.利弊均衡 C.有利无弊 D.利大于弊82.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与货币作用效率呈( )。A.反比 B.不可比 C.正比 D.不确定关系83.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日息都以“厘”作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

8、若年息6厘,月息4厘,日息2厘,则分别是指( )。A.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B.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C.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D.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日利率为2。84.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 )。A.短期贷款 B.转帐结算 C.代销证券 D.证券投资、长期贷款、包销证券85.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A.1个月 B.7天 C.4个月 D.1年86.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表现在( )。A.代理国库 B.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C.为政府筹集资金D.代表政府参加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E.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6.国际货币基金

9、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在IMF的储备头寸D.欧洲货币单位 E.特别提款权37.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主要有( )。A.总分行制 B.单一银行制 C.持股公司制 D.连锁银行制38.货币供给的主体是( )。A.中央政府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39.属于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有(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B.回购协议市场 C.国库券市场 D.股票市场40.属于货币政策近期中介指标的是(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41.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A.银本位制 B.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D.银

10、行券制 E.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4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 )。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B.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C.两者相互促进 D.银行信用大大超过商业信用,可以取代商业信用43.证券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 )。A.有价证券信托 B.有价证券自营买卖C.有价证券销售及认购 D.代理客户进行有价证券买卖44.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有( )。A.期限性 B.风险性 C.流动性 D.收益性45.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其主要功能是( )。A.中介功能 B.调节功能 C.分配功能 D.动力功能E.控制功能 F.管制功能46.可作为商业银行一级准备的有( )。A.在同业存款 B.超额

11、准备金 C.短期有价证券 D.库存现金47.曾实行过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和地区有( )。A.德国 B.香港 C.美国 D.新加坡48.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 )。A.货币供应量 B.信用总量 C.同业拆借利率 D.银行备付金率49.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后出现过的存款准备率有( )。A.10% B.5% C.12% D.13%50.转轨时期,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特殊因素是( )。A.管制利率 B.生产部门结构 C.财政性存款 D.信贷计划管理51.货币单位是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它包括( )。A.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B.规定本位币币材C.确定技术标

12、准 D.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52.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有( )。A.经济周期 B.税收 C.制度因素 D.政策因素 E.通货膨胀53.决定债券收益率的要素主要有( )。A.利率 B.期限 C.发行价格 D.购买价格54.由政府出面建立存款保险机构的国家有( )。A.英国 B.德国 C.加拿大 D.日本#p#货币银行学300道题-附参考答案(第55-100)#e#55.下列金融机构中,属于全球性金融机构的是( )。A.泛美开发银行 B.亚洲开发银行 C.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6.下列属于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职能的具体内容的是( )。A.充当最后贷款人 B.代理国库

13、 C.全国票据清算中心D.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E.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57.市场经济中被认为是内生变量的有(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58.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有( )。A.国际收支 B.通货膨胀 C.利率 D.经济增长状况 E.中央银行的干预59.限价政策的主要手段有( )。A.制定反托拉斯法 B.制定工资价格指导线 C.收入指数化D.管制和冻结工资、物价 E.运用税收手段60.自1984年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 )。A.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61.价格与商品价值

14、和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C.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例关系 D.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例关系62.对经济货币化程度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是( )。A.政府的决心 B.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C.金融的作用程度 D.社会公众的强烈愿望63.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利率市场化强调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B. 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完全排斥政府对利率的管理和调控C. 我国目前只要取消利率管制,就可实现利率市场化,更好地发挥利率的作用D.我国应从实际出发,实行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的改革64.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参与者 B.交易价格 C.金融工具 D.组织方式65.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B. 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C. 以吸收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D.以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