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综合楼屋面施工方案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99461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综合楼屋面施工方案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层综合楼屋面施工方案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层综合楼屋面施工方案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层综合楼屋面施工方案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层综合楼屋面施工方案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综合楼屋面施工方案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综合楼屋面施工方案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层综合楼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XX工程公司年月日11. 编制说明* 工程主体工程已按工期要求顺利封顶,目前进入屋面和装饰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屋面工程施工工序较多,易出现渗漏现象,对防水要求较高,施工质量过程控制要求较严,为确保屋面施工保质按期完成 ,特编制本施工方案作为主导屋面施工的依据。2. 编制依据2.1 * 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 * 大厦工程施工图纸。2.2 我公司 ISO9001 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文件。2.3 我公司质量与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以及多年来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2.4 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2.5 广东省标准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

2、15-19-97 )。2.6 深圳建筑防水构造图集A( SJ-A)。2.798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8 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环境,自然条件, 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规程和规定等。3. 工程概况3.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 * 市 * 路的西侧,与 * 路交汇处的西北角,是一个集综合办公;餐饮;会议;地下停车为一体的大型建筑, 该建筑用地面积 2502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75310.49 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 129318.06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45992.43 平方米,计容面积 125215.64 平方米(不含机房;避难所;设备层) 建筑基底面积 11083.22

3、 平方米,本工程地上 A 座 31F, B 座 21F, C 座 20F,地下共二层。各层层高:一层 6.0 米,二三层均为 5.4 米,四层至三十一层各层均为4 米,地下一层5.4 米,地下二层3.9 米,建筑高度129.70 米,室内外高差0.9 米。本建筑为框架 - 核心筒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高层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建筑等级为特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建筑结构主体50 年。3.2 本工程屋面设防等级为级, 两道设防, 1.5 厚合成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柔性防水和40 厚配筋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设计中严格遵循“防排结合、多道设防、刚柔结合、整体密封”的方针。4.

4、 施工准备4.1主要材料准备:钢筋:按工程需要量提前申报入库,并必须经现场抽检复检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2规定,提前做好配料单,先放样制作成型一个构件,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制作。砼:采用预拌商品砼,必须由供应商预先试配,提供配合比单和试配检验报告单,经质量检查部门、监理单位认可签字合格后,方可使用。现场制作好试件模,按质量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检验批抽样送检,砼进场时,必须有砼合格证书和当批配合比单,由现场备案。水泥、砂、碎石、面砖、保温和防水材料等,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进场时要抽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4.2 作业条件:出屋面设备已安装完毕 , 各种管口、下水口等已安装完毕。施工下一道工序时

5、,前段工序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验收并做好隐蔽记录方可施工。各项技术准备到位,监控措施准备到位,安全防护和保护措施已完成且有效。劳动力配备、供水、供电配套,机具设备试运转正常,材料、构件等均已准备到位。5. 施工工艺5.1 屋面构造无隔热层不上人屋面(适用于机房屋面、水箱及楼梯屋面)、 20 厚 12.5 水泥砂浆保护层 , 每 2 米设分格缝 , 密封胶嵌缝 ;、 5 厚石灰砂浆;、 2.0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四周翻起300;、刷氯丁胶稀释液 ;、 13 水泥砂浆找坡找平层(最薄处15 厚)。级防水有隔热层上人屋面(倒置式,适用于裙房、塔楼屋面)、铺浅式地砖, 5 厚聚合物水泥砂浆铺

6、贴,水泥砂浆勾缝;、 40 厚 C25配筋细石砼,掺减水剂,双向配 4 150,每隔 6 米设缝,密封胶嵌缝;、 30 厚挤塑泡沫保温隔热板(或40 厚聚苯板);、 1.5 厚合成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四周翻起 300 高;、基层处理剂:氯丁胶稀释液;、 20 厚 1 2.5 水泥砂浆找平层;、屋面板结构找坡(或1 8 水泥陶粒建筑找坡,最薄处30 厚)。注:防水材料均应采用不含焦油型。防水采用1.5 厚高密度聚乙烯自粘防水卷材保温层增设排汽措施,详见 98ZJ201第 28 页排汽管材选用 PVC。35.2 施工工艺基层处理 :清除基层表面的砂浆、碎砖片、尘土、松散混凝土等杂物,基层上的油渍

7、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水溶液刷洗干净。对经隐蔽验收的屋面结构进行打凿清理,使油污、杂物除净露出原砼面。各种管道及女儿墙、变形缝、预留洞口等应处理好(按广东省DBJ15-19-97)。对个别凹陷较深的部位用C20细石砼或 1:3 水泥砂浆填补平。找坡层施工:除塔楼屋面为结构找坡外, (局部做找坡处理)裙楼屋面找坡为18 水泥陶粒建筑找坡(最薄处30 厚),其余小屋面为1 3 水泥砂浆找坡找平层(最薄处15 厚)。屋面找坡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坡度拉线,并在分水线位置处按流水线方向按坡度分段折算高差,以m间距贴点标高(贴灰饼) ,找坡层在水落口周围500 半径范围内按 35%找坡,以便排水。施工水泥

8、陶粒找坡层时,要严格按配合比下料,现场采用人工搅拌,严格控制水灰比,表面采用木抹子拍实,保证其密实度,避免产生空鼓。严格控制找坡层表面标高,确保厚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找坡层施工完后第二天,要适当进行喷水养护,保证其强度的增长。找平层施工:先将屋面板冲洗干净,落地灰浆凿除,有积水部分用布吸干,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陶粒找坡层表面的松散杂物要清扫干净,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大面积做找平层前,应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变形缝、屋面女儿墙根部等细部处理好。抹水泥砂浆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层与找平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防水层施工后窝住水气,使

9、防水层产生空鼓。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一般按1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层砂浆时,先按流水线方向以间距1 2m定点 , 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 , 宽度为 20 , 分格缝最大间距为 6 m,采用木线条作嵌缝条,在找平层水泥砂浆终凝前轻轻取出嵌缝条,找平层硬化后,用密封胶将分格缝嵌填密实。水泥砂浆采用机械搅拌,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 (一般为 0.4 0.45 ),砂浆稠度为 7080 ,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1.5min, 搅拌后的砂浆宜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开花”的操作要求,并做到随拌随用。4水泥砂浆摊铺前,应用水泥素浆薄薄涂刷一层,并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确保水泥砂浆与基层粘结性。铺装水泥砂浆时

10、要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铝合金或木刮杠靠定点条顺坡度方向刮平,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光。并将原定点砂浆剔除增强整体性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二次压实和收光。施工时,在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烟囱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为 50 ),以便防水施工。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以便排水顺畅。找平层抹平、压实后,未达到强度严禁上人踩踏表面,终凝12h 后应及时覆盖浇水养护(宜用薄塑料布或麻袋) ,使其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为710d,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屋面找平层施工完后,对屋面坡度,平整度及时组织验收,必要时可在雨后检查屋

11、面是否积水。基层处理剂施工:刷氯丁胶稀释液增强粘结力,涂刷时,按一个方向进行,厚薄均匀,不漏底、不堆积,晾放至指触不粘。聚合物水泥基涂膜防水层施工:屋面基层必须做到平整、坚实、光滑、无起砂、起皮及开裂等缺陷,防水涂料在形成涂膜防水层的过程中,既是防水主体,又是胶粘剂。因此要求防水层与基层紧密相连且粘结牢固,使防水层下无“串水”之虞。基层不平整造成屋面积水时,宜用涂料拌和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凡有起皮、起灰等缺陷时,要及时用钢丝刷清除,修补完好。防水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洗刷干净。涂膜防水屋面的基层应达到干燥状态,才可进行防水作业,并宜选择在晴朗天气施工。基层是否干燥,可通过简易的测试方法,检验时

12、将1m2的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 34h 掀开检查,如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末见水卵,即可为干燥。当基层表面尚未干燥而又急于施工时,则可选择涂刷潮湿界面处理剂,基层处理剂等方法,改善涂料与基层的粘结性能。基层处理剂施工时应充分搅拌、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涂料,在施工前必须现场抽检,并注意保管方法与使用期限。天沟、檐口、变形缝、泛水、穿透防水基层的管道或突出屋面的连接处等以及5分格缝处,均应加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水落口周围与屋面交接处应作密封处理,并加铺两层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涂膜伸入水落管的深度不得少于50mm。在细部构造接头处,施工要

13、精心操作,并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胶封严。防水涂膜应分层分遍涂布,待先涂的涂层膜干燥后,方可涂后一层涂料。如需要铺设胎体增强材料,当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于屋脊铺设,如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并由屋面低处向上操作,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短边宽度不得小于 70mm,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垂直铺设,搭接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三分之一。涂膜防水层施工时应做到厚薄均匀、表面平整、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层,应涂抹多遍,不得有流淌,堆积现象,如涂膜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宜边涂边铺胎体,铺设时将胎体材料刮平排除气泡,此时不能拉伸过紧,但也不能过松,能使上下涂层粘结牢固为度。另外,在施工时应将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不得发生胎体有外露现象。涂膜厚度对防水质量有直接影响,施工时应根据涂料固体的含量 (重量百分比),涂料密度( g/cm2),再加适量的合理损耗即可计算出屋面单位面积上所需的涂料用量,严格控制涂膜的厚度,确保防水要求。涂膜施工至少二遍成活,每道涂层之间不能采取连续作业法,必须待上一层涂层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涂层施工。施工第一层涂层时要用力进行槎涂,但涂第二层和后续涂层时,则按规定的涂膜厚度均匀细致地涂刷, 同时在后续涂层施工时, 涂抹方向应与上层涂层的涂抹方向相垂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