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992901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新课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页及做一做 ,练习一的第第5题。学生对长、短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 ,并且也会直观地进行比拟物体的长或短 ,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第一个长度单位厘米 ,比照拟短的物体进行量的描述和操作积累了初步的经验。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 ,要学习测量比拟长的物体的单位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进一步积累测量长度的经验 ,理解米和厘米的关系 ,为估计、测量做好准备。二核心能力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测量范围 ,所以通过学生的不断测量 ,积累一定的测量经验 ,增长动手操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三学习目标1通过

2、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 ,体会“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会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2建立“1米单位长度的表象 ,发现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通过估测的活动 ,建立估测意识 ,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四学习重点初步建立1米单位长度的表象 ,知道1米100厘米。五学习难点初步建立1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小明测量出家里的床是2厘米 ,你认为他的测量结果对吗?为什么?一只新铅笔的长度是多少?5只新铅笔的长度是多少呢?一根筷子的长度是多少?4根筷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二课堂设计1.回忆旧知 ,活动引入活动1:用手势来表示1厘米的长度.思考1:生

3、活中1厘米长的物体有哪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如手掌的宽 ,一拃的长 ,数学书的长。思考2:要想知道黑板的长度 ,怎么办?活动2:找23名学生动手测量黑板的长度。思考3:对于这几位同学的测量你想说什么?预设1:用学生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 ,再相加 ,最后求出黑板的长是400厘米 ,这样测量有点慢 ,太麻烦了。预设2:提出厘米尺太短了 ,要用更长的尺子量。在测量比拟短的物体时 ,用厘米做单位 ,可以用厘米尺进行测量 ,在测量比拟长的物体时 ,就需要用更长的测量工具米尺或者卷尺来测量 ,需要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学习认识米 ,用米量。板书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

4、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分层次、有目的进行复习 ,通过测量黑板的长度造成认知冲突 ,从而产生需要一个更大的测量单位或工具的需求 ,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的兴趣。】2.问题探究1认识米在测量比拟长的物体的时候 ,需要用到更长的尺子 ,出示米尺这是米尺 ,它的长度是1米。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可以用来测量较长的物体。谁愿意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量一量黑板的长 ,测量了几次 ,结果是多少?说一说测量的感觉。2进一步认识1米 ,建立表象活动3:1米有多长认真观察米尺 ,它的长度就是1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睁开眼睛看一看1米的长度 ,找一找你的身上或你的周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

5、约是1米?用米尺同桌互相量一量你所找的物体的长度。活动4:找身上的1米在你的身上找一找 ,有没有1米。同桌互相说一说 ,再用米尺比一比。3米和厘米的关系活动5: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观察米尺 ,找到上面的10厘米 ,比一比10厘米的长度。估一估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数一数1米里面有多少个10厘米。总结汇报板书【板书:1米100厘米】米通常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厘米用字母cm来表示 ,所以也可以写成1m100cm。【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操作比划想象测量 ,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 ,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 ,学生形成1米的正确表象 ,建立空间观念。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 ,通过引导、点拨 ,充分发挥学生

6、主体作用 ,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稳固练习做一做1拿一根绳子 ,估测出1米 ,2米 ,.给你的同桌看。同桌进行评价。【答案】略【解析】考察目标1和3。通过估测活动 ,既可以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建立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进行灵活运用 ,特别是同桌之间的评价 ,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2三位小朋友比身高 ,小军最高1米20厘米 ,小红最矮90厘米 ,小刚的身高可能是厘米。【答案】小刚的身高大于90厘米 ,小于120厘米。【解析】考察目标2。1米20厘米100厘米20厘米120厘米 ,小刚不是最高的 ,也不是最矮的 ,所以小刚的身高在120厘米与

7、90厘米之间。同时还渗透了数学推理。3实践活动四人小组为单位 ,先估一估自己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低 ,大约多多少厘米?再互相测量 ,并做好记录。【答案】略【解析】考察目标1、2、3。通过活动 ,既可以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1米的建立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课堂总结小结:本节课通过测量黑板的长度 ,知道了生活中在测量比拟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通过找身体上以及身边长度为1米的物体 ,使我们对1米有了清晰的认识。通过数米尺上1厘米的个数 ,知道了1米100厘米。而且还利用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三课时作业1.解决问题。两只蜗牛赛跑 ,全程1米 ,一只蜗牛小黑跑了80厘米 ,另一只蜗牛小

8、白跑了60厘米 ,它们两个谁距离终点近?近多少厘米?【答案】小黑距离终点近。近20厘米。【解析】考察目标2 ,此题是对1米100厘米的变式考察 ,在知道1米100厘米的根底上 ,再进行灵活计算 ,计算的方法不止一种 ,可以按照常规思路 ,分别求出他们两个距离终点分别有多远 ,再计算 ,还可以直接计算他们两个现在相差多远 ,就是跑得快的蜗牛距离终点比跑得慢的蜗牛近多少。2.先估一估 ,再量一量。1爸爸或者妈妈的身高。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我读一句 ,让幼儿读一句 ,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读 ,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 ,边学边仿;

9、第三赏读 ,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家里床的长度。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 ,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 ,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 ,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 ,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 ,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 ,一道训练 ,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3你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高度?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高度?要练说 ,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 ,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 ,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 ,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 ,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 ,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 ,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答案】略。【解析】考察目标1、2、3。此题是一道实践性地题目 ,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 ,培养学生把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 ,用数学的眼睛看生活 ,逐步提升数学素养。在估测时学生要用到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 ,用建立的1米的长度 ,标准地尺子去丈量身边的物体 ,当然最后的“你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高度?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高度?对学生来说稍有难度 ,表达了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地数学 ,对启迪学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很好地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