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施工方案》锅炉及工艺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992325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施工方案》锅炉及工艺管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施工方案》锅炉及工艺管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施工方案》锅炉及工艺管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施工方案》锅炉及工艺管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施工方案》锅炉及工艺管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施工方案》锅炉及工艺管道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施工方案》锅炉及工艺管道施工组织设计(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3第二章 编制依据3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5第四章 土建施工方案6第五章 锅炉本体施工方案15第六章 锅炉辅机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35第1节 第一节风机安装35第2节 第二节工艺管道安装41第3节 第三节烟风道制作安装54第4节 第四节重型框链除渣机55第5节 第五节设备、工艺防腐保温57第6节 第六节电气施工方案58第7节 第七节仪表安装73第七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5第八章 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关系94第九章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97第十章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06第十一章 对原建筑的保护措施111第十二章 保证工期措施111第十三章 降低工程造价措施117第十四章 防

2、止噪音污染和环境保护工作118第十五章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120第十六章 施工工地防火管理措施125第十七章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措施127第十八章 用户服务及工程目标128工程概况哈尔滨*区*路集中区供热锅炉房土建工程已于2000 年竣工,今年准备在原预留的位置安装两台角管式锅炉。其中一台为DHL45-2.5-A,另一台为DHL29-1.6/150/90- A,以及部分辅机设备的安装。工期从2005 年7 月10 日开工,至2005 年11 月1 日竣工。其它情况如下:1、 工程名称:哈尔滨*区*路集中区供热锅炉安装工程2、 建设单位:哈尔滨*区基础设施公司3、 工程地址:哈尔滨*区*路集中区

3、4、 施工单位:5、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6、 质量标准:优良以上等级7、资金来源:自筹资金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哈尔滨*区基础设施公司提供的招标文件相关内容、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而编制的。它可以切合实际地指导施工。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3-98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5、工业锅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11-87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规范 GB50275-987、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GBJ300-888、本

4、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10、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1、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235-821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13、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891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质量评定标准 GB50185-9315、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J229-9116、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3-20021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1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1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20、建筑

5、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施工组织机构职务姓名专业项目经理锅炉项目副经理机械责任工程师机械暖通专业工程师暖通筑炉专业工程师土建电气专业工程师电气仪表专业工程师仪表质量检查员暖通安全员机械材料员经济计统核算员经济土建施工方案因锅炉房中原有的锅炉基础需从新改造,故编制此方案。一. 原有的设备基础不需要的部分用人工配合风镐拆除,拆除时注意减少对原有结构的破坏。二. 需要从新作基础的位置如能与原来的钢筋相连就与之相连,如不能则采用植筋的方法三. 设备基础的施工方法一、钢筋工程钢筋的绑扎注意钢筋绑扎顺序及钢筋上下位置。为使钢筋尽可能绑扎方便,制作15 厚、25 厚素砼块以间距100010

6、00 或间距1000 双排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安装时,先在模板上弹出钢筋排布位置,确保主筋间距准确。梁板钢筋绑扎时的板筋伸入支座内不得少于梁截面尺寸一半,按规范做弯钩不少于板厚2/3。扎好后严禁上人踩,以免变形,影响结构。现浇板钢筋绑扎好后,必须全面检查一遍,特别注意梁上负筋及主次梁的上筋,不得漏放,并搭设临时走道,确保钢筋骨架及钢筋网清洁和整齐一致。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2)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绑扎接

7、头的末端应做弯钩,、级钢筋可不做弯钩;3)直径不大于12mm 的受压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 倍;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5)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0.7 倍;6)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施工注意事项:.避免工程质量通病(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

8、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4)柱子箍筋接头若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5)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整。(6)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后才可绑扎成型。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2)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安全

9、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钢筋工程产品保护:(1)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放整齐,防止压弯变形。(2)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3)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4)成型钢筋长期放置末使用,宜室内堆放垫好,防止锈蚀。(5)砼浇筑时操作人员不得直接在钢筋上作业,采取措施保证上皮钢筋有效高度。为使钢筋尽可能绑扎方便,制作15 厚、25 厚素砼块以间距10001000或间距1000 双排保证板、梁、柱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安装时,先在模板上弹出钢筋排布位置,确保主筋间距准确。梁板钢筋绑扎时的板筋伸入支座内不得少于梁截面尺寸一

10、半,按规范做弯钩不少于板厚2/3。扎好后严禁上人踩,以免变形,影响结构。现浇板钢筋绑扎好后,必须全面检查一遍,特别注意梁上负筋及主次梁的上筋,不得漏放,并搭设临时走道,确保钢筋骨架及钢筋网清洁和整齐一致。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2)、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级钢筋可不做弯钩;3)、柱子钢筋锚固长度La,C25:级-25d,级-35d;C30:级-20d,级-30d,钢筋搭接长度=1.2

11、La。4)、柱子钢筋一般每边受力钢筋大于4 根,纵受力钢筋应在两个水平面上接长,每个平面处接头的钢筋面积不得超过该处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5)、相邻接头间距,焊接不得小于500mm,搭接不得小于600mm,接头最低点距柱端不宜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且在楼面板以上750mm 处。避免工程质量通病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4)柱

12、子箍筋接头若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5)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整。6)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后才可绑扎成型。钢筋工程产品保护:1)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放整齐,防止压弯变形。2)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3)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4)成型钢筋长期放置末使用,宜室内堆放垫好,防止锈蚀。5)砼浇筑时操作人员不得直接在钢筋上作业,采取措施保证上皮钢筋有效高度。二、模板工程注意事项:1)、模板边沿要求顺直方正,拼缝严密,板

13、缝应不大于1.5mm。立模前,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并刷一道隔离剂。2)、木方的小面要作刨平处理,以保证与胶合板紧密配合,大面不得弯曲变形,无死节、无裂缝。3)、所有柱模板,应在根部开200mm200mm 的检查口,以便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内是否有杂物,确保无杂物,无积水,方可封闭检查口。4)、为提高模板周转和安装效率,事先应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应按区段编号整理、堆放,安装操作人员也相应执行定区段,定编号的岗位负责制。支模1)、在地面上弹出轴线、位置线。2)、支架的排列、间距要符合模板设计规定。3)、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钢管龙骨,铺上梁底板,

14、并拉线找平。4)、支顶之间应设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其竖向间距不大于1.8m。5)、支顶若支承在基土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混凝土垫块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6)、两侧模板通过联接模用U 型或插销与底板连接。7)、当高度超过750mm 时,侧模需设对拉铁片。拆模本工程拆模按现行规范要求进行的同时,还应注意成品的保护。并注意以下几点:1)、先将支柱上的可调上托松下,使龙骨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U 型卡或插销及连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钢钎撬动模板,拿下模板和代龙,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及剪刀撑和支柱。2)、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

15、站在安全的地方。4)、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三、砼工程施工段内砼均需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每次砼浇筑可在1 天内完成,砼浇筑前应切实做好组织工作,振捣是砼密实的根本保证,事先应专题落实,浇筑前列出详细名单,责任落实到人。所有预埋铁件在砼初凝前安放好,砼浇筑后,又马上覆盖湿草包、浇水养护,每层浇筑均留设好试块,及时掌握强度发展。砼浇筑要求:1)混凝土下落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 时必须采取措施。2)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3)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为300400mm)。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4)浇筑混凝土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