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992089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2006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支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继续强化服务措施,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一、个体工商户在经历了持续几年膨胀发展和大幅下降之后,呈现平稳发展的好局面1、各项发展指标稳中有升。截止2006年底,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1801户,累计达60371户,与去年同比增加2063户,增长3.5%;新增从业人员19496人,累计达118443人,与去年同比增加3877人,增长3.1%;新增注册资金27787万元,累计达136076万元,与去

2、年同比增加6545万元,增长5.1%;注销户数9827户,与去年同比减少5286户,下降34.9%。2、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业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呈下降趋势。从实有户数看,批发零售业仍属龙头行业,占总户数的比重继续加大,由2005年的42.8%增加到51.4%。(见附表一)个体工商户行业发展情况(表一)行 业户 数与去年同比增加(户)与去年同比增长(%)占总户数的比重(%)农林牧渔业2588-4847-65.24.3采矿业44400制造业

3、2612-148-5.44.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0建筑业964174.50.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254-1287-19.78.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0316749.70.8批发和零售业31043605724.251.4住宿和餐饮业680464110.411.3房地产业121210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97-29-14.30.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9936138416.216.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551397700.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328315.11.0其他行业54311627.20.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去年同比下降1287户,其中出租车客运下降10

4、31户,造成下降的原因是我市现有夏利出租汽车大多是96、97、98年开始营运的,最近两年正是淘汰报废的高峰期,而同时新发展的出租车辆的运营手续不再面向个体经营者办理,而是以一定的价格将运营手续向出租汽车公司发标。出租汽车公司从交通部门将车辆手续买断后,购进新车,并以公司名义向交警部门申请办理行车执照。交警部门把这些车的车主定义为出租汽车公司,不实行单车单照。 农林牧渔业与去年同比下降4847户,原因是:“种、养、植业”虽然只登记,不发照,但是各地都作为户数纳入统计。2006年全市个体工商户实行分层登记分类监管,以现存实有户数为准,重新录入档案,实行微机化管理。这样就清除了多年来的“走、死、逃亡

5、”户和只登记、不发照的“种、养、植”户。3、区域发展情况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发展环境相比基本协调。红岗区、肇源县、林甸县个体户户数下降,其它县区都呈增长状态,其中萨尔图区、让胡路区、开发区三个区增长幅度较大,接近或超过30%。从实有户数和新发展户数看,让胡路区最多,分别为9281户和2441户,分别占总户数和新发展户数的15.4%和21.9%。(见附表二)县区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表二)地 区实有户数与去年同比增加(户)与去年同比增长(%)占总户数的比重(%)萨尔图区754216042712.5让胡路区9281217330.615.4龙凤区743981612.312.3红岗区2560-407-13

6、.74.2大同区44961734.07.4开发区171136827.42.8肇州县504656612.68.3肇源县7339-2925-28.512.2林甸县7937-10-0.113.1杜蒙县49852455.28.3肇源县个体工商户下降户数较多,下降的原因:一是清理了2197户“种、养、植”户;二是清理死户684户;三是鼓励一些有规模的个体户向私营企业发展,共有44个体户变为私营企业。4、城镇个体工商户增长速度稳步提高,农村个体工商户下降幅度扩大。截止2006年底,全市城镇个体户43905户,与去年同比增加4324户,增长10.9%;从业人员83046人,与去年同比增加14287人,增长2

7、0.7%;注册资金101456万元,同比增加3190万元,增长3.2%。农村个体户16466户,同比减少2261户,下降12.1%;从业人员35397人,同比减少18164人,下降33.9%;注册资金34620万元,同比增加3355万元,增长10.7%。二、私营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1、私营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止2006年底,全市私营企业累计达12098户,与去年同比增加2368户,增长24.3%;从业人员累计达130612人,与去年同比增加9104人,增长7.5%;注册资金累计达125048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161961万元,增长14.9%。新开业私营企业2500户,与去年同比增加40

8、4户,增长19.2%;从业人员20321人,与去年同比增加2318人,增长12.9%;注册资金187465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3227万元,增长1.8%。2、百万元以上私营企业大户发展迅猛,规模经营趋势明显。截止2006年底,全市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私营企业大户达3546户,与去年同比增加1146户,增长47.7%,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29.3%。其中:注册资金100-500万元私营企业2824户,与去年同比增加976户,增长52.8%,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23.3%;注册资金500-1000万元私营企业502户,与去年同比增加131户,增长35.3%,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4.1%;注册资金100

9、0万元以私营企业220户,与去年同比增加39户,增长21.5%,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1.8%。3、有限公司的数量继续增加,占总户数的比重继续加大,成为私营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随着有限公司设立门槛的降低,即投资人数由二人变为一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由10万元降为3万元,以及其它限制条件的放宽,一些具备一定规模的独资、合伙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逐步向公司制过渡,有限公司成为私营企业主要的设立形式。截止2006年底,全市私营企业达12098户,其中有限公司10863户,与去年同比增加2271户,增长26.4%,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89.8%,比去年增加1.5个百分点。独资企业1172户,与去年同比增

10、加88户,增长8.1%,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9.7%,比去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合伙企业63户,与去年同比增加9户,增长16.7%,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0.5%,比去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4、从行业发展情况看,除农林牧渔业下降外,其它行业都呈增长态势。其中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呈倍数增长,另外几个行业增长幅度都达到了两位数,其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增长幅度达到50%以上。从总量看,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两项户数之和占总数的61.8%。(见附表三)私营企业行业发展情况(表三)行 业户数与去年同比增加(户)与去年同比增长(%)占总户数的比重(

11、%)农林牧渔业24362.52.0采矿业108300制造业189431519.915.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350建筑业37012752.3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603831.11.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5611621.55.4批发和零售业5576101122.146.1住宿和餐饮业4374611.83.6房地产业2328052.6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7418126.17.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566215.73.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912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2818.20.4其他行业112035846.99.35、从区域发展情况看,肇源县私营企业

12、高速发展,增长速度高达40.5%。六个区除大同区外,其他五个区也呈快速发展趋势,增长速度都在25%左右。萨尔图区、让胡路区、开发区三个区户数之和占总户数的78.3%,在数量上、规模上和发展环境上占有绝对优势。(见附表四)县区私营企业发展情况(表四)地 区实有户数与去年同比增加(户)与去年同比增长(%)占总户数的比重(%)萨尔图区292855523.424.2让胡路区405390428.733.5龙凤区89920329.27.4红岗区56011926.94.6大同区10366.20.85开发区24874482220.6肇州县1771710.61.46肇源县2226440.51.84林甸县2238

13、3.71.84杜蒙县153117.71.26肇源县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的原因:一是鼓励有一定规模和项目比较好的个体户向私营企业发展;二是加大对招商引资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使12户招商引资企业在肇源落户;三是对能够推动地方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共发展8户与油田相关的服务型企业和与农村经济相关的企业,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6、从城乡发展情况看,城镇私营企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农村私营企业,城乡发展不均衡状况依然非常明显。截止2006年底,城镇私营企业11451户,与去年同比增加2295户,增长25.1%,占总户数的94.6%,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30246人,与去年同比增加

14、19815人,增长17.9%;注册资金115577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163982万元,增长16.5%。农村私营企业647户,与去年同比增加73户,增长12.7%,占总户数的5.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0366人,与去年同比减少711人,下降6.4%;注册资金94478万元,与去年同比减少2021万元,下降2.1%。三、个体私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06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创产值457648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137994万元,增长43.1%,占地方经济总产值的51%;实现营业额771255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126529万元,增长19.6%,占地方销售总额的67%;共缴纳工商税收52845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24981万元,增长89.7%,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个体工商户创产值130753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5727万元,增长4.6%;实现营业额363633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10629万元,增长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