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酸碱平衡紊乱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99198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章酸碱平衡紊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十八章酸碱平衡紊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十八章酸碱平衡紊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十八章酸碱平衡紊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酸碱平衡紊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章酸碱平衡紊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章 酸碱平衡紊乱一、基本要求. 掌握酸碱平衡的概念, 了解机体酸、 碱物质的来源, 熟悉机体维持酸碱平 衡的机制,掌握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 掌握各类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 原因、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熟 悉各类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酸碱平衡紊乱发生过程中机体的代偿性变 化;了解各类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熟悉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的使用。. 熟悉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其主要原因, 了解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的分类及其主要原因。二、知识点纲要疾病状态下, 体内酸碱物质的增加或减少超过了机体的代偿调节能力, 或酸 碱调节机制障碍,破坏了体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性

2、,称之为酸碱平衡紊乱。体内酸性物质可以分为: 可经肺排出的挥发酸碳酸; 可经肾排出的固 定酸一主要包括硫酸、磷酸、尿酸、丙酮酸、乳酸、三羧酸、B 羟丁酸和乙酰乙酸等。体内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氨基酸和食物中有机酸盐的代谢。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机制主要包括血液缓冲系统、 肺呼吸、肾脏排泄和重吸 收以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等。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有: 和浓度、 动脉血分压、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 酸氢盐、缓冲碱、碱剩余、阴离子间隙。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可分为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和 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可分为增高型和正常型两类。主要见于严重腹泻等引起直接丢失,或乳酸、酮症、水杨酸

3、等酸中毒时使 缓冲丢失等。代酸患者、 、下降,V。代酸患者心血管系统异常常表现为心律失常、 心肌收缩力减弱及血管对儿茶 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主要因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生成增 多和脑组织生物氧化酶类的活性受抑制。呼吸性酸中毒主要见于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肌麻痹、呼吸道阻塞、胸廓和肺 部病变等引起的肺泡通气减弱。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组织细胞缓冲是急性呼 酸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肾代偿是慢性呼酸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通常有增 高,减低,、增高,正值加大。代谢性碱中毒主要见于剧烈呕吐、盐皮质激素过多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 的丢失过多;过量负荷、缺钾等也是常见原因。代碱可分为盐水反应性

4、和盐水 抵抗性两类。患者、和都升高,正值增大,V。代碱时一氨基丁酸生成增多、氧解离曲线左移,脑组织缺氧,中枢紊乱;游 离钙减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患者常有低钾血症。呼吸性碱中毒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过度。呼碱时增高、均下降,V,负值增大。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有酸碱一致性和酸碱混合性之分。此外还有两种形式三 重性酸碱平衡紊乱。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原则包括: 以判断酸中毒或碱中毒;以原发因 素判断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失衡;根据代偿情况判断是单纯性还是混合性酸碱 失衡。三、复习思考题、碱中毒(一)、名词解释、酸中毒、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肺性脑病、盐水反应性碱中毒、混合

5、型酸碱平衡紊乱、乳碱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盐水抵抗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急性呼吸性碱中毒、慢性呼吸性碱中毒、酸碱图(二八填空题.正常人动脉血液值维持在,主要取决于 与 的浓度比为 。.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机制包括 作用、的调节作用、 的调节作用和的调节作用。. 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是 、和口。、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时, 血浆,、 ,、 ,、,_,血 。、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心肌收缩力 ,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呕吐常引起 ,发生机制主要是、 和_。、代谢性碱中毒时脑组织内一氨基丁酸生成 _,血红蛋白氧离曲线 ,血浆游离钙 ,常伴有低 _血症。、呼吸性酸中毒时,,、,。、按给予盐水后代谢性碱中毒能否得到纠正可将其分为 和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双重性酸碱失衡的五种类型是:?。、匚二重性酸碱失衡的两种类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