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两县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991470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河池市两县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西河池市两县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西河池市两县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西河池市两县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西河池市两县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河池市两县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河池市两县重点名校2023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碱:烧碱、纯碱、熟石灰B混合物:石油、空气、冰水共存物C合成材

2、料:合金、塑料、合成纤维D有机物:甲烷、醋酸、葡萄糖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研究、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四项对化学实验做出的解释或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熄灭:集气瓶中气体一定为CO2BAg片伸入CuSO4溶液许久后取出,Ag片没有明显变化:Ag没有Cu 活泼C鸡蛋清溶液中滴加少量甲醛产生白色沉淀: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D一粒烘干的花生在白色的滤纸上挤压,滤纸上留下一些油迹:花生中含有油脂3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共享单车的推广可节约资源,减少空气污染B家用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找泄漏源C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

3、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D食品包装袋内常填充氮气用来防腐4铬酸铅可用作黄色涂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取:K2CrO4+Pb(NO3)2=PbCrO4+2KNO3,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蜡烛燃烧C铁锅生锈D干冰升华6为抗癌新药西达苯胺的化学式。下列关于西达苯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达苯胺属于氧化物B西达苯胺中含有22个碳原子C西达苯胺中氮 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D西达苯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7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与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7B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C溴元素位

4、于第四周期D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8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转化是化合反应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粉末C混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D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10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破布捣烂(造纸) B活字排版(印刷) C烟花燃放(火药) D航海导向(指南针)1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

5、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12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l6B28C44D64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SO2和CO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实验室里做硫燃烧实验时,可在集气瓶中加入NaOH溶液来吸收SO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

6、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_(填“分子”或“原子”):其中“”、“”分别表示的微粒符号是_。14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如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均涉及到氯化钠。(1)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图1是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_(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A 最外层电子数 B 核电荷数 C 电子层数 D 相对原子质量(2)图2描述了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试用A、B、C所代表的微粒符号表示该反应的_。(3)图3所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写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

7、方程式为_。15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是用氯气与NaOH反应来制得的以NaCl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为探究84消毒液的组成及性质,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84消毒液,滴加低浓度_色CuSO4溶液有沉淀生成(NaClO不与低浓度CuSO4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由此说明84消毒液中除NaClO外肯定还含有_(填化学式)继续滴加至不再生成沉淀,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NaClO溶液的性质有_。16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金属铁是由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

8、构示意图为:当a_时,该粒子是原子;当a16时,该粒子是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后得到一无色废液,已知溶质可能是由H2SO4、BaCl2、Na2CO3、HCl、MgCl2五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要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实验一: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实验二:取原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1)分析实验一可知该溶液一定能使紫色的石蕊变为_色;(2)综合分析可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的一种物质是_;(3)要确定另一种物质,下列物质中可以选择_;A Zn BCO2 C 稀H2S

9、O4 D Cu(OH)2 E K2CO3 溶液 F BaCO3(4)为防止原废液污染环境,在倒入下水道之前需进行处理,你认为最好应加入一种足量的_溶液即可。18已知某种治疗胃病药品的主要成份是铝碳酸镁片(AlaMgb(OH)16CO34H2O),假设药品中的其它成份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铝碳酸镁片的组成。查阅资料:Mg(OH)2不溶于NaOH溶液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Al(OH)3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可溶于水的NaA1O2。取mg该药片,研成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装置如图一。 铝碳酸镁片加热分解的产物为Al2O3、MgO、CO2和H

10、2O,若要测定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装置C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C_、D_。(填序号)浓硫酸 碱石灰 氯化钙 纯碱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_(填a或b),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装置A中盛放的是碱石灰,它的作用是_一段时间后,打开和关闭相应的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_。另取mg该药片,加入100g9.8%的稀疏酸,充分反应后滤去不溶物,得到含有MgSO4和Al2(SO4)3等溶质的滤液,向滤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稀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的关系如图二。图中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0.80g时仍没

11、有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_。当加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中Al(OH)3的质量是_g,x=_g试确定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标准如下表所示。空气质量标准标准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单位体积空气中SO2的质量(mg/m3)00.150.150.500.500.70为测定某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环保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1m3的空气,通过盛有足量H2O2溶液的抽气装置,缓慢抽气使二氧化硫能够充分反应生成硫酸。在吸收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aSO4

12、(相对分子质量为233),经测定,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1.165mg。请通过计算,判断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_。已知反应:SO2 + H2O2 = H2SO4;H2SO4 +BaCl2 = BaSO4+ 2HCl。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A错误;B、冰水共存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错误;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错误;D、甲烷、醋酸、葡萄糖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D正确。故选D。2、A【解析】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说

13、明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可能是二氧化碳,但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可能是氮气,故说法错误;B、Ag片伸入CuSO4溶液许久后取出,Ag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Ag没有Cu活泼,不能把Cu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说法正确;C甲醛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对人体有害,故C正确;D、人们常用花生在白色的滤纸上挤压划动,会留下油迹来判断花生中含有油脂,故正确;故选:A。3、B【解析】A. 共享单车的推广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家用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查找泄漏源,否则易引发爆炸,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

14、.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包装袋内常填充氮气来隔绝氧气,防止食品因缓慢氧化而变质,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解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K2CrO4+Pb(NO3)2PbCrO4+2KNO3,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5、D【解析】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故选D。6、D【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西达本胺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西达本胺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西达苯胺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2)2:1,故错误;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