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说明加校验要求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98824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报说明加校验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填报说明加校验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填报说明加校验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填报说明加校验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填报说明加校验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填报说明加校验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报说明加校验要求(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规划编报要求及填表说明一、编报要求1、纳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以下简称“薄改”)的项目,必须严格限定在全国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编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全国改薄办教办【2014】5号)所规定的实施范围内。2、项目学校必须是由政府部门举办的、已列入当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拟长期保留的农村(含县镇)学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和幼儿园、民办学校,以及因打造“重点校”而形成的超大规模学校不得纳入“薄改”规划。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

2、校的高中部不纳入中央资金支持范围,义务教育阶段填报对应的相关信息,教职工、校舍等按比例拆分后填报。3、项目学校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学校,资金来源全部为中央专款;另一类是地方资金项目学校,资金来源全部为地方资金。原则上,中央资金与地方资金在项目学校设备购置和同一个单项建设规划中不得交叉。4、项目学校主要依据规划完成年全日制办学规模及现有办学条件,按基本办学标准和实际需要,分析确定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设施设备配置数量、投资需求。要遵循“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从勤俭办学的要求出发,因地制宜确定学校的改造方案。提倡利用现有校舍改扩建,或通过整合办学资源、调整校舍使用功能等方式,优

3、先满足教学、生活需要,避免大拆大建;校舍建设在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的基础上,重在满足功能使用,严格控制建设标准,严禁不切实际盲目扩大规模和超标准配置;严禁建设豪华学校、“重点校”;设施设备购置要充分考虑学校需求和实际利用率,不得盲目配置,杜绝闲置浪费;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提升办学条件“硬实力”,加强办学水平“软实力”。5、表中基年指2013年,完成年指2018年。6、本表填报的基年数据应根据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以及统计部门对外正式公布的有关数字进行填报,数字要真实、准确。7、学校基表规划资金单位为万元,保留2位小数,其余全部取整。8、报表用A4纸打印。二、基层报表填报说明及指标解

4、释。(一)报表封面:1、学校(机构)标识码:同教育事业统计,是学校唯一的标识码。2、学校名称: 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学校全称填报。3、学校地址:按学校所在地的详细通讯地址填报。4、统计(机构)名称: 为属地管理的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5、办学类型:同教育事业统计办学分类,编码如下:211-小学、 218-小学教学点、 311-初级中学、 312-九年一贯制学校、321-职业初中、341-完全中学、345-十二年一贯制学校、511-盲人学校、512-聋人学校、513-弱智学校、514-其他特教学校6、举办者代码:同教育事业统计举办者分类,编码如下:3

5、60-中央教育部门、 800-中央其他部门、 811-省级教育部门、 812-省级其他部门、821-地级教育部门、822-地级其他部门、831-县级教育部门、832-县级其他部门、891-地方企业、999-民办7、学校所属城乡类型代码(3位):同教育事业统计城乡分类,编码如下:111-主城区、 112-城乡结合区、 121-镇中心区、 122-镇乡结合区、123-特殊区域、210-乡中心区、220-村庄以上信息,系统已内置,不需手工填报。8、校长:指项目学校的法定负责人。9、建校时间:指学校创立办学的时间。10、办公电话:指学校法定代表人的固定办公电话。11、地形地貌: 按学校所在地实际地形地

6、貌填报,如属多种地形、地貌,则填其中主要的一种,编码如下:1-平原、2-高原、3-丘陵、4-山区、5-库区、6-海岛、7-其他12、抗震设防烈度:填报学校单体建筑物的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 7 月 30日发布并实施)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5月31日联合发布,2010年12月1日实施)等国家有关抗震标准与规范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及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分为无设防(0)、6度、7度、8度、9度五个等级。该指标应按照设计单位在建筑设计说明中的表述或

7、抗震鉴定报告填写。13、寄宿制形式:反映学校寄宿情况,编码如下:1-全寄宿、2-部分寄宿、3-无寄宿条件14、营养改善计划分类: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学校属性分类,编码如下:1-国家试点、2-地方试点、3-捐赠资助、4-无15、是否民族校:指学校是否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实施初等、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编码如下:1-是、0-否(二)基表1:本表基年数据取自2013年事业统计报表,需补齐缺少的部分。1、学校占地面积:学校校园(含多校园)内的土地面积,包括校舍占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道路等土地面积。不包括校园外学校拥有的农场、林场、勤工俭学基地和校办工厂的土地面积。2、服务半径:

8、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学校招生区域,以学校为圆心,区域内最远点到学校的距离。小学:在0-50,初中在0-150,教学点在0-10范围。3、覆盖人口: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项目学校划定的招生范围所覆盖的人口数。要大于在校学生数和教职工数。4、教学班数:是学校实施教学活动基本单位的数量。完成年小学班数不能为0,班均规模应大于25人小于50人完成年初中班数不能为0,班均规模应大于30人小于55人完成年初中班级数应是3的整数倍小学阶段教学班数要小于总数小学、初中教学班数之和要小于教学班数5、教职工数:编制在学校,并从事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固定人员(不包括临时工和聘任教师)。6、教职工中的专任教师:指

9、具有教师资格,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包括临时调去帮助做其他工作的人员,不包括调离教学岗位担负行政领导工作的原教学人员。教职工数要大于专任教师数基年专任教师与教职工之比要大于0.6完成年专任教师与教职工之比大于0.75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之和要小于专任教师总数7、在校学生数:指具有学籍并在本学年初进行学籍注册的学生数。小学:应小于覆盖人口数的12%,不能超过2000人初中:应小于覆盖人口数的6%,不能超过3000人完成年初中学校在校生数要大于540人完成年生师比要在10-30范围内8、在校学生中的寄宿生数:指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学生宿舍里住宿的学生数。寄宿生数要小于在校生数9、在校学生中的农村留守儿

10、童: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农村留守儿童数要小于在校生数10、在校农村留守儿童中的寄宿生数:指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学生宿舍里住宿的农村留守儿童数。农村留守儿童数其中寄宿生数要小于农村留守儿童数农村留守儿童中寄宿生数要小于寄宿生数11、在校学生中的就餐学生数:指由学校提供正餐并在学校就餐的在校学生数。就餐学生数小于在校生数12、在校就餐学生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数:指由学校提供正餐并在学校就餐的在校农村留守儿童数。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数要小于就餐学生数在校就餐的农村留守儿童数要小于农村留守儿童数13、小学阶段教学班中的大班额(

11、56人及以上):指校内接受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班中班额在56人及以上的班级数。大班额数要小于教学班数完成年小学大班额班数应小于基年数据14、网络多媒体教室:接入互联网或校园网、并可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等多媒体教学内容向全体学生展示功能的教室。可为专用教室,也可在普通教室中配置相关设备实现相关功能。小学网络多媒体教室间数要小于教学班数的2倍15、初中阶段教学班中的大班额(66人及以上):指校内接受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班中班额在66人及以上的班级数。完成年初中大班额班数应小于基年数据16、校舍建筑面积:指学校拥有产权,已交付使用的各种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和借用、租用的房舍或临时搭用的棚舍。

12、完成年教辅、生活、行办用房面积扣除危房后要大于基年,校舍建筑面积要等于各分项之和校舍中危房面积要大于其中D级危房面积数基年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应为(5-39*2) 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应为(5-39*2)完成年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应为(20/2-39*2) 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应为(25/2-39*2)完成年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为(4-15)初中应为(4-17)17、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语音、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风雨操场(体育活动室)、体育馆等校舍。校园校舍名称要规范使用文中名称多层建筑物层数要小于120,厕所教师周转宿舍等多层建筑面积小于60

13、层土木砖木建筑层数应为(1-3)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要大于0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要等于各分项之和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要大于其中危房面积教室面积要大于0完成年小学、初中生均教室建筑面积应为(1.4-2.1)18、生活用房:指学校拥有产权的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生活服务的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厕所、锅炉房(开水房)、浴室、教工宿舍(产权归学校所有的单身职工宿舍、教师周转房等,不包括房改中已售给教职工个人的全产权房屋)等生活用房。生活服务用房面积要大于0,要等于各分项之和生活服务用房面积要大于其中危房面积完成年锅炉房面积因为(20-60)完成年浴室面积应小于300完成年小学生均宿舍面积应为(2.5-5)初

14、中应为 (2.5-5.5)完成年小学学生生均厕所建筑面积应为(0.22-0.41)初中应为(0.17-0.33)19、食堂中学生餐厅(就餐):指学校食堂中供学生就餐的建筑面积,不包括操作间的建筑面积。食堂面积要大于其中学生餐厅面积完成年小学学生食堂面积要大于40平方米,初中大于390平方米完成年小学、初中学生生均食堂使用面积应为(生均1.2的0.3-1.5倍)完成年食堂面积中学生餐厅面积应大于食堂面积的60%完成年食堂面积减学生餐厅面积应为(20-500)完成年学生餐厅面积要大于20平方米完成年简易食堂或小伙房应为(20-150)20、教工宿舍中教师周转宿舍:是指使用财政性经费或学校筹集资金建

15、设的用于教师周转使用的成套公有住房。教工宿舍面积要大于其中教师周转宿舍21、行政办公用房:包括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文印档案室、安防监控室、卫生保健室、传达值宿室等。行政办公用房面积要等于各分项之和行政办公用房面积要大于其中危房面积完成年教职工人均行政办公用房应为(3-15)综合楼的填报按房屋用途区分后,其相应的面积分别填入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中。22、其他用房:指除“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以及“生活用房”以外的其他校舍建筑物面积。其他用房面积占校舍总面积的比例要小于10%23、室外运动场地面积:是指学校专门用于室外体育运动并有相应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包括校内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操场、器械场地等。室外运动场地有面积,应有相应场地数量室外运动场地无面积,就不能有相应场地数量室外运动场地应大于其中“其他”24、绿化用地面积:是指学校占地面积中集中用于种植花草、树木以及天然林的土地面积。绿化用地面积与室外运动场地面积之和应小于学校占地面积25、绿化覆盖率:指绿化用地面积与学校占地面积的比例。26、围墙:指为维护学校安全,沿学校校园周围用各种材质建造的维护墙体。围墙不能过长27、护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