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初试电路课专业复习深度透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987355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初试电路课专业复习深度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清华初试电路课专业复习深度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清华初试电路课专业复习深度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清华初试电路课专业复习深度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清华初试电路课专业复习深度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华初试电路课专业复习深度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初试电路课专业复习深度透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华初试电路课专业复习深度透析2007.5.26按:本文改编自我主编的考研胜战攻略第五章第六节,是对清华大学初试电路课复习的个人经验之谈,不足之处欢迎提出批评建议。另外,如需要拷贝本文,请事先获得我的邮件、QQ或口头允许。考研初试中,每一门功课都是很重要的。大家都熟知“短板理论”:水桶的容积是由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同样,考研的成败往往是由那门分数最低的科目决定的。所以,应战考研时,我们要拿出当初应战高考时的心态来,决不能忽视任何一科的复习。每一科都务必要制订合理的目标,并尽最大努力追求做到极致。不要以为复习到一定程度就认为可以了。自信要有,但不能自满。在能力的追求方面,要始终保持“战战兢兢、

2、如履薄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心态。只有我们不懈追求,才有可能做到优秀,做到卓越。本人考研成功之初,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考得这么好,而是始终抱着“尽力而为”的心态,“信心决不动摇,努力决不松懈,策略决不疏忽”,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成功了,我感到很幸运。如果万一失败,我虽然会有一段难过的时期,但我想我也会坦然接受,然后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上面写了一些题外话,只是希望考研同学们能够充分重视各科的复习,并尽最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成败如何,我们打拼到6分就问心无愧了!众所周知,报考的清华的专业考研是难度较大的,首先有必要解决几个心理难题。1.跨专业考研,导师面试时会歧视吗?面试时,导师肯定会着重

3、考察一下你的专业素质,肯定对你的表现会相对注意一些。当然这与初试(尤其是专业课成绩)、复试笔试成绩有关。如果初试、复试笔试成绩表现突出,那么面试分数就算低一些也不至于造成被刷的命运。毕竟对于大多数知名院所而言,录取是相当公正的,按照初试和复试成绩排名进行录取的。“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跨专业考研关键是要抓紧时间把专业课搞好,初试、复试和笔试一点都不能大意。还要尽可能提高自己在目标专业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如果目标院所欢迎跨专业考研,那么基本上就不会存在歧视问题。至多是稍微关照一下本校跨专业考研的学生。2. 跨专业考研,难度有多大?这与专业跨度、学校跨度有关,也与目标专业欢不欢迎跨专业

4、考研,你对目标专业是否有兴趣,你的目标专业的基础,你现在的基础有关。前两个可以说是分子,后三个可以说是分母。分数值就是所谓的难度系数了。3.跨专业考研,读研期间困难有多大?这个不应该是困扰我们做出抉择的根本问题。既然你选择了考这个专业,那至少说明你是不讨厌这个专业的。这就好了,读研期间,你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兴趣,强化自己的专业基础,无非是多付出一些自己的时间以及精力。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初试成绩搞好,然后如何搞好复试笔试成绩并作好复试准备了。1.复习前期:了解考试信息,准备好复习资料2.复习攻略六步走第一步 明确目标 第二步 明确考试范围第三步 明确考试题型第四步 明确考

5、试难易程度第五步 明确考试命题规律这种东西是很难把握的,能把握到什么程度就要看个人的努力与悟性了。总的来说命题规律体现在题型及其变化、重难点分布章节、难易变化等。第六步 制定整体备考攻略1.教材选择一般是所报考院系相应专业指定的教材。这些指定教材可能有好几种,是全选还是选几种,需要自己权衡,并最好咨询一下学长。清华自动化初试专业课为电路,指定教材为江缉光先生编电路原理或邱关源先生编电路,但以前者为佳。电路原理的概念、方法讲解得很透彻简洁,例题和习题也都很经典。2.参考书选择除教材外,一般也需要一定量的参考书。两种指定教材中,另一种教材就可作为参考书。此外也包括一些习题集、真题选编一类的书。清华

6、自动化系备考参考书经典的有两种:陆文娟,王树成等老师编的清华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电路原理试题选编(含1999年2001年三年电路试题附录及1993年2001年9年电路试题分章节解析,俗称绿宝书);徐福媛,刘秀成老师等编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习题多为清华本校学生所做习题,俗称红宝书)。3.阶段性备考攻略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教材第一轮(1)备考任务及任务完成要求细致阅读教材,扎实透彻地理解教材,积极思考教材,努力抓住重点,掌握重点;同时尽量不留有盲点。其中积极思考教材是指要边阅读,边理解,边思考,发散思维,争取有些心得体会和新想法。对教材中的例题要高度重视,尽量先自己尝试解答;解答不出则反复看

7、教材相应知识点部分,最后实在做不出来再看例题解答,并认真归纳总结反思。要把习题当例题来看待;对重难点习题要注意认真书写并归纳总结其题型与解题规律,尤其注意总结习题中的结论。第一轮教材备考工作是个细致、艰苦的活,看一遍往往理解不了,一般反复看两三遍才能理解得比较透彻,因此,千万不能急躁,务必扎实完成任务。(2)备考时间估算以江缉光先生编电路原理(上下册)为例。该书共19章,除第5章“非线性电阻电路”和第18章“非线性动态电路简介”之外,其余17章均需扎扎实实做好备考工作,平均每章20小时,共计340小时,以每天4小时,每周28小时计算,约费时12周。(3)备考策略 1)第一轮为夯实基础的工作,所

8、以一定要特别扎实,细致;越扎实越好,越细致越好,宁慢勿快。当然也得考虑自己的整个备考时间资本,适当加快速度。但速度的加快主要应当依靠提高效率来实现,而不应当偷工减料或草率应付。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基础夯实得好,以后的复习才会顺风顺水。2)第一轮复习既要主攻重点,又不能留有盲点。主攻重点是投入足够时间与精力放在重点章节之上,不留盲点则是不能忽视任何一章,不能落掉任何一节。以报考清华自动化系为例,其专业课电路原理的重点是:电路七大定理(叠加,齐性,替代,戴维南,诺顿,特勒根,互易)的灵活、综合运用。难点题型是叠加,齐性,替代,戴维南定理的综合运用;特勒根,互易,戴维南定理的综合运用;以

9、及特勒根定理的应用。每个定理都威力极大,尤其是替代定理的灵活应用及特勒根定理的运用可谓重中之重。只要各位考研人肯沉下心来复习,肯定也会有许多心得体会,对重难点的把握也肯定不是难事。 一阶电路典型模型及阶跃响应,冲激响应,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全响应。应当对这些响应的定义、适用条件、特征等非常熟悉;尤其注意零状态、零输入、全响应之间的关系。 二阶电路典型模型及其5种类型的响应;二阶电路特征方程。对于二阶电路,特征方程(二阶电路微分方程对应的特征方程)特别关键,抓住了这个方程,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借助于特征方程可扩展到二阶电路的四要素法(初值、一阶导数初值、稳态值、时间常数)

10、。此外,在求解动态电路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跃变的情况。对于阶跃电源,只要电容串联有电阻,其电压不跃变;只要电感串联有电阻其电流不跃变;对于冲激电源,与冲击电压源并联的电容电压不跃变,与冲击电流源串联的电感电流不跃变。动态电路的复频域求解法、延迟响应、卷积定理和卷积积分。其中卷积积分是难点,只有通过扎实的做题,认真思考总结才能用得比较熟练;但卷积积分与延迟响应紧密联系。只要熟练掌握延迟响应的复频域求法,卷积型的题一般不会错,只是计算较为复杂。 二端口。主要是Y,Z,T,H参数矩阵的计算方法及特殊二端口(比如2007年考到的回转器)的特点。T参数是最重要的,二端口级联、串联、并联也应熟悉。以上5点是

11、每年必考点,一般有1-2道大题,总分值约占70%,具体比例是多少可通过真题分析总结得出。 电路原理的次重点有:三相电路。每年必考,但相对简单。周期性正弦电路,为常考知识点,也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点。含互感电路与谐振电路,为常考知识点。网络图论与状态方程,每年必考,但相对简单,只是列写状态方程时务必小心。至于其他知识点,每年也会交替性地考一考,所以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2007年考到的“均匀传输线正向行波”问题、大概在十年前考到的“非线性电路”问题、“磁路”问题等,但这些知识点分值都不是很高(6分以下),有时间就准备一下,没有时间也不用担心,毕竟考的概率非常小。 3)要非常注意温习工作。一般每周工作

12、告一段落后,应当抽足够时间把本周工作再温习一遍。这项工作在以后的各个阶段也应当坚持,但后文不再复述。 4)要非常注意归纳总结工作。尽力完成例题、习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及知识点归纳、解题规律探讨等工作。当然这项工作必须贯穿于各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复习过程中尽力去做就行,重在尝试。5)这一阶段还要特别注意基本知识(概念、定义、定理、公理、公式)与基本方法的强化记忆,可以自己做一个考研电路“双基”笔记。 (4)备考时间规划及时间安排(略)第二阶段(巩固提高) 教材第二轮与参考书第一轮(1)备考任务及任务完成要求1)像第一轮备考一样完成第二轮教材备考工作,目标是深入理解、更加熟悉教材所述的概念、定义、

13、定理、公理等知识及方法、技巧。这阶段的教材习题仍应扎实做一遍,但不一定板书。2)像对待教材一样对待参考书。力求独立思考解答例题、习题,并有选择地板书,认真归纳总结,探索新思路。例题、习题实在攻克不了(每道题不超过三次,每次十分钟),则应该参考书上提供的解答。(2)备考时间估算仍以江辑光先生编电路原理为例(以下简称电路原理)。教材第二轮1710小时,共计170小时;参考书以红宝书为例,该书共16章,每章平均12小时,共计192小时。总计362小时,按每周28小时计算,约费时13周。(3)备考策略教材第二轮与参考书第一轮可分先后完成或并行完成,交叉完成。具体由个人选择。参考书也可结合第一轮教材备考

14、工作展开,但第一阶段还是主攻教材为好,这样可以逼迫自己不借助参考书去看教材,可以更深入扎实地掌握教材,同时也有益于提高思维能力。此外,当完成第二轮教材复习工作之后,再做参考书的复习工作,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看到自己的差距,查漏补缺(即发现缺点,攻克缺点);另一方面,参考书复习工作也会顺利得多。这一阶段除了一如既往重视微观归纳总结(针对具体例题习题)之外,还应着手尝试宏观归纳总结工作(针对章节,全书知识点,方法等)。宏观归纳总结过程也可以说是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是知识之“头脑化”过程,是透彻吸收消化书本知识的过程。这个宏观总结要求熟悉全书内容框架,熟悉章节知识,摸索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有可能的话

15、,自己重构全书知识体系的编写框架。以电路原理为例,宏观总结工作可以分为三个方面:a.明确重点与非重点。b.明确知识体系:电阻电路,动态电路及其相关问题的求解方法,其他电路均是这两种电路的特殊化,如正弦电路、谐振电路、三相电路等等。求解方法的根本是元件特性、KCL、KVL,其他方法均是基于这三点而拓展的。c.明确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重构章节。比如时域分析法与频域分析法都是求解动态电路的典型方法,它们是两种殊途同归的方法。又比如第6章一阶电路,第7章二阶电路,第15章拉普拉斯变换可整合成一个大专题。当然这种宏观总结也是非常体现水平的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有心去做,尽力去做,总

16、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4)备考时间规划及时间安排(略) 第三阶段(专题突破) 教材第三轮与参考书第二轮在扎扎实实做好前两个阶段的专业课备考工作之后,应当已经有很大成就感了,对教材应当已经相当熟悉,对参考书也是心得收获良多。专业课应该带给你强大的信心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将是以专题为单位的专题备考工作。在开始此阶段复习之前,需要停下来做一个全面的温习反思工作与宏观的把握工作,确定专题突破攻略。当然这一点并不容易,实际操作时,可先确定第一个专题应包括哪些东西,然后再确定第二个,第三个以电路原理为例,提供此阶段的备考攻略如下:(1)备考任务及任务完成要求 1)以专题为单位,再次认真阅读,深入了解教材,重做重点例题,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