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的不同解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98621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啸山庄》的不同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呼啸山庄》的不同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呼啸山庄》的不同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呼啸山庄》的不同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呼啸山庄》的不同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啸山庄》的不同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啸山庄》的不同解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啸山庄的不同解读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郎特惟一的一部小说,也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小说。此书从问世到现在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人们对它的看法可谓见仁见智,但作者那天才的创造是无容置疑的。阅读文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本文是从象征主义、心理分析和女性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的。一、象征主义解读这部小说中有两个相隔不远但情况完全不同的村庄: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它们象征着两个不同的世界。呼啸山庄位于山巅之上,经常受到狂风的冲击。肆虐的狂风使得这里的树木不能充分地生长,但用坚硬厚实的岩石做成的房子还可以幸存下来。这里的居民都是农民,他们在暴风雨中诞生,与土地打交道,具有粗犷的性

2、格、奔放的感情和自然的语言。这是一个代表原始风味的天然世界。画眉田庄则不同。它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公园之中,遭受不到呼啸山庄中狂风的肆虐。在这里,房屋的风格和家具的布置比呼啸山庄的要优雅得多,要精致得多。林顿一家不是农民,他们是乡村绅士,他们有佃农,他们有土地绅士的政治和社会义务。画眉山庄的生活显得典雅文静,不像呼啸山庄一般狂野。这里代表的是一个“文明”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具有不同的生活原则,但两种原则并不是水火不容。在小说中,我们似乎看不出作者有贬低前一种生活、美化后一种生活之嫌。这似乎在暗示我们,这两种生活是可以共存的,有时是可以选择的。试想如果凯瑟琳选择希斯克利夫,他们的结合一定很幸福,这种爱

3、情可能会轰轰烈烈,甚至惊天动地。反之,凯瑟琳选择林顿也没有什么不合适。如果她尽力去适应这种新的生活,如果没有希斯克利夫的干涉或者希斯克利夫不存在,那么这一婚姻有可能是幸福和美满的。问题是,凯瑟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不能够统一起来,她的内心无法与外界达到平衡的状态。她的物质生活属于一个世界,她的精神生活属于另一个世界。她一方面追求虚荣,羡慕上流社会高雅的生活,另一方面,她对希斯克利夫念念不忘,内心的空间几乎完全被第一世界所占领。这样,她离开她所属的世界而闯入另一个世界时就像一个功能不健全的两栖动物,哪里也不自在。这种婚姻也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是注定要失败的。尽管作者对两个世界不抱有

4、偏见,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有着根深蒂固的看法,一个世界是愚昧无知、低级粗俗的,另一个世界才是高级优雅、超凡脱俗的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要实现这两个世界的沟通是很难的。凯瑟琳正是在世俗的偏见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失去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平衡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很不同步的。呼啸山庄不失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二、心理分析解读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在呼啸山庄一起长大。这里是一个远离文明的世界,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这是一个属于本我的世界,没有礼仪,没有道德规范,没有文明教育。他们生活在一起快快活活,无拘无束。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谁也无法忍受与对方的分离。与爱相

5、比,一切都不重要了,爱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只要能够在一起,什么痛苦都可以接受。可是,当凯瑟琳第一次走出呼啸山庄来到画眉山庄时,她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时尚、高雅、富有格调。于是,她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她要过富有舒适的生活。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她决定放弃希斯克利夫,最终嫁给了埃得加?林顿,一个受过现代文明教育的律师。这是凯瑟琳自我战胜本我的结果。不过本我还在与自我较量。凯瑟琳婚后第一次回到呼啸山庄,她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俨然一位贵妇人。但是,一见到希斯克利夫,本我立刻占了上风,把什么礼节、规矩之类的东西统统抛到了一边。凯瑟琳婚后的生活并不快乐,特别是希斯克利夫出走以后,她

6、郁郁寡欢,日渐消瘦,内心饱受煎熬,从前的活力丧失殆尽。只是在他们最后一次会面中,我们又看到了凯瑟琳本我的一面。希斯克利夫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她兴奋异常,眼睛直盯着希斯克利夫,好像是怕他又要消失似的,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林顿太太的身份。两人都不能凭理智行事,只有本能的冲动,既没有意识到林顿的存在,也不在乎说出的话和所作的事会对对方造成多大的伤害,其结果是加快了凯瑟琳的死亡。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的情形正好相反。女的出生在画眉山庄,属有教养的家庭;男的出生在呼啸山庄,属荒蛮地区粗野之人。他们没有感情基础。小凯瑟琳常常藐视他、讥笑他;哈里顿也有自知之明,配不上自己的表妹。他们彼此能够沟通是因为书起了媒介的作用

7、。小凯瑟琳喜欢读书,苦于得不到表兄那边的书籍。哈里顿不会识字,但急于学习读写。于是这两人就有了互补的可能性。在两人的交往中,表兄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表妹,处处忍让,常常压抑自己的情感,就是受到讥讽也不发怒。渐渐地,小凯瑟琳意识自己伤害了表兄,良心上开始责备自己,并想方设法弥补自己对他的过失。书让他们有了交流的机会。书在这里成了超我的隐语。他们从书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并以社会的道德标准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小凯瑟琳能够压抑自己的自尊与哈里顿交谈;哈里顿经过不断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爱情的力量促使他战胜困难,向小凯瑟琳靠拢。他们走向了结合,这是自我和超我战胜本我的结果。这种结合也是作者理想中的一种结合。三、女

8、性生态批评解读在呼啸山庄中,男性的强烈占有意识在辛德里和希斯克利夫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辛德里既想控制呼啸山庄,也想控制画眉山庄。如果父亲在世时他的行为有所收敛的话,父亲死后,他就肆无忌惮了。作为呼啸山庄的主人,他对希斯克利夫百般刁难、侮辱,阻止妹妹与之来往,更反对妹妹嫁给这样一个低贱的家伙。他把希斯克利夫贬到仆人之列,迫使他在农场做苦力。为了自私的目的,他非常赞同并极力促成妹妹嫁给林顿,这样就可以从画眉山庄得到好处,并有机会扩大自己的控制权。希斯克利夫与辛德里不能同日而语,他的目的在于报复。但是那种男人的占有意识在两人身上是相通的。在确信凯瑟琳要嫁给林顿后,希斯克利夫再也呆不下去了,离开了呼啸

9、山庄。三年后,他又回来了。这时,他已相当富有,拥有巨大的财富。他眼下要做的就是不择手段地进行报复。于是,男性的占有欲望充分暴露出来。他先是诱惑辛德里输掉田产,取得呼啸山庄控制权。接着,他继续向凯瑟琳求爱,摧残了她的身体,致使她过早离开了人世。之后他与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结婚,不是出于爱,而是为了报复,婚后对她残酷的虐待。同样,他使辛德里的儿子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让父债子还。他又让自己体弱多病的儿子与凯瑟琳的女儿小凯瑟琳结婚,以便得到林顿的家产。在他报复行动中,女人成为受害者,成为牺牲品。男人意志的恶性膨胀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突出表现。男人要征服世界,要征服自然;男人不单是占有土地、田园、房产、女人

10、,而且将这一切物化了。其结果是,人性被扭曲,人际关系变得反常,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希斯克利夫来到呼啸山庄时本是一个无辜的孩子,他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不能成为这里的主人,而只能是一个破坏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凯瑟琳与林顿结婚标志着现代文明的入侵,这给希斯克利夫带来了痛苦和灾难。希斯克利夫离开呼啸山庄犹如安放一颗定时炸弹,回来之日就是炸弹爆炸之时。他走进现代文明,又带来现代文明,来得气势汹汹,把呼啸山庄连同画眉山庄闹了个底朝天。在这场浩劫中,不单是女人,男人也难免身受其害。不过,希斯克利夫最终意识到进一步报复已毫无意义,表明他人性的回归。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终于结合了,预示人与自然的重新协调。希斯克利夫回到了凯瑟琳的身边,与她在精神上团聚了,在灵魂战胜了肉体,精神摆脱了肉体的束缚之后,爱情变成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从而达到了与自然统一的境界。以上仅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解读了这本小说。当然还有更多的解读方法,文本内涵的丰富性是难已穷尽的,掌握不同的解读方法可以加深对文本的了解。单位:武汉市工业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