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桌文化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986160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课桌文化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课桌文化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课桌文化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课桌文化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课桌文化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课桌文化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课桌文化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课桌”文化”的研究报告学校:金山初级中学指导教师:金国贤组长: 组员: 一、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浪潮中,我们丹江口市第一中学的校园里,也再现了 “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高潮。在此期间,为了将校园不文明现象清扫出校园,实现真正的校园文明,我们针对高中生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进行了调查,并选取其中的高中生课桌乱涂乱画现象做了一次系统的分析研究。在一中,教室课桌几乎都是固定的,但也有小部分公共教室的课桌是不固定的,比如一号楼三楼的多功能教室,在这个教室,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男女同学就可以实现课桌对话。通过对校园固定教室和公共教室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课桌上写满了东

2、西,其中龙飞凤舞,图文相间,内容也包罗万象,天文地理,无所不有,小小的课桌承担着学习生活的“重担”。通常,我们也把高中生在课桌上的那些涂鸦称为“课桌文化”。文化有很多种,品位层次也差异很大,就好比文学艺术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样。课桌“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我们息息相关。是学生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学生间心灵的传递,是高中生内心世界最真实流露,从中可以看到同学的喜,怒,哀,乐,虽不起眼,细究却透射出涂鸦者的内心世界。然而,乱涂乱画毕竟不是好习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中生基础文明素养太差,公德意识淡薄,不管怎么说,课桌文化的存在让原本不甘平庸的校园增添了许多激情。二、研究

3、过程第一步:利用业余时间,对学校高一教学楼内的公用教室和随机抽取的几个班级教室的课桌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拍照记录内容。第二步:在高一年级19个班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校园采访。第三步:分析问卷数据,探究这些现象隐射出的学生心理。第四步:结合问卷及采访隐射出的学生心理的调查资料初步分析研究主见形成了研究课题的框架和行文思路并成文。三、研究方法1、资料搜集。为了弄清楚校园课桌“文化”的内容,我们对高一的固定教室和公共教室的课桌随机选取进行拍照。分析内容,大概有图片、不文明的语言、爱情宣言、考试答案、诗词、小说名,歌名歌词等等杂七杂八的内容。2、问卷调查我们在三个年级不同层次班级一共分发出340份问卷,

4、收回316份,回收率为92.9%。经问卷分析可得:其中有91.4%的人知道课桌文化,有大约81.2%的人在课桌上进行过乱刻乱画,大多数人课桌乱刻乱画的内容为爱情宣言,骂人的语言涂鸦,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诗词,小说名,歌名歌词等文化类和考试答案,并且大约44.5%的人在课桌上制造课桌“文化”是为了宣泄,有25.5%的人是出于无聊,有大约10.5%的人是为了传递信息,有19.5%的人是出于“破窗效应”(在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受到了不良影响而滋生的错误心理成为破窗效应)。而对于公共教室的课桌乱刻乱画现象,70%认为高中生时刻应保持一个文明举止,20%认为.在公用教室,由于不是自己本班的,所以乱涂乱画

5、认为无所谓,10%的同学认为这种事很常见,跟我没关系。3、校园采访关于对校园课桌“文化”的态度,我们随机在校园内随机采访了一些同学。高一某女生说:“我挺讨厌那些不干净的课桌,课桌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当草稿纸的,也不是用来收集垃圾文字的。很多人就是没素质,把课桌当自己发泄的工具。高二某男生说:“课桌文化反映的是当代高中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存在意义,例如有些内容是体现了高中生的一种进取心和豪情。再一个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尽管有点非理性成分,但在平衡作者的心理方面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毕竟高中是一个有限的舞台,不可能每个同学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用课桌来发泄缓解他们心理的不平衡。高三

6、某男生说:“对于考试,很多高中生都存在侥幸心理,有临时抱佛脚的思维,课桌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他们天然的作弊工具。”高一某女生说:“现在的书会很现实的,虽然现在考试对高中生要求不高,但挂课太丢脸了。所以在课桌上写答案很普遍嘛。”高二某女生说:“我觉得很多人都会认为通过课桌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所避讳,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课桌文化看成是学生真实心理世界的反映。反正也没什么特别不好的,不应给予禁止。”高一某男生说:“上某些课实在太无聊了,为了打发时间,此举尚可原谅。”小组认为,无论是精雕细刻之作,还是信手涂鸦之为,绝大多数同学都对乱涂乱画持反对意见,都反映了成长的烦恼,折射着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四、研究

7、结果我们将课桌“文化”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可大致归以下几类:1、爱情友情类 :凡是涉及到情感的方面,总是我们当代高中生最关心问题。自然,爱情就扮演了课桌文化的主角。纵观此类,希望与异性交往的文字较多。2、考试学习类 :课桌上唯一可以与汉语抗衡的就是英语,数学公式在这里也有一席之地,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英语和数学的重视,我们不由得可以想象:难道那些教条的公式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 3、思想心情类:别人眼中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应该拥有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但反映到课桌上的却是一些同学发自内心的痛苦。在明确了课桌“文化”的分类后,我们结合采访和问卷调查,并请教了语文老师和政治老师,再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

8、,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将课桌“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心理归纳总结为:1、新奇涂涂抹抹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于处于提倡创造性思维的今天的学生,涂抹造就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老师一面操作电脑一面授课,很少走下讲台。于是部分学生胆大了,心野了,手痒了,偷偷摸摸地搞“创作”了。在课桌上“创作”由这些大胆的学生“倡导”,逐步走向“文化”的道路。2、破窗效应当有学生偷偷地在课桌上涂抹而无人制止时,后来者也就“胆大妄为”了,也开始尝试涂抹的滋味。3、青春期的烦恼青春期的朦胧意识和对异性的好感,使他们信手抹鸦时自然流露出来,眼前的课桌为他们提供了抒情的天地。4、影视剧的

9、影响受不良的影视剧的影响,部分学生对异性的朦胧意识以这种“邪恶和恶毒”的攻击方式表现出来。5、不良的心理状况由于青春期的困惑和繁重的学业压力使一小部分学生表现为紧张、焦虑,他们选择以这种方式释放不良情绪。6、哗众取宠部分品行不端的学生以攻击他人为乐,假借他人名义攻击另一人,制造喧哗,引起混乱,以达到阴暗的心理。那么作为校园不文明现象之一,课桌“文化“现象究竟有那些特点呢?1、课桌“文化”存在的广泛性、顽固性。 广泛性指课桌上的内容千奇百怪,各种感情对白,寻物告示牌等等。顽固性体现在它的的确确去之不尽,死而复生。一方面,课桌文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高中生人格上的缺陷,如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

10、乏自律性、行为自控能力差等;另一方面,课桌文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心理卫生意义。 2、课桌“文化”存在的阴暗性和时代性。 阴暗性表现在对生活的迷茫与困惑,情绪波动与情感挫折,对.学习与考试焦虑,以及人际关系适应不良,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课桌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通过它,总能找到时代的影子,内容始终与时代的节拍一致。 3、课桌“文化”存在的匿名性和多样性。 在受破坏的桌面上,方式主要有钢笔,圆珠笔,铅笔,甚至还有刀刻的。 4、课桌“文化”存在的文学性和公开性。 课桌上的语言中西合璧,古今相映,还大量采用排比,对偶,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诗歌,散文的韵味。大家你来我往,你

11、问我答,你辩我论,就形成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这可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既有感情的共鸣,也有观点的辩论与碰撞。 五、对课桌“文化”思考观察学生的行为,就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课桌“文化”总的来说不是一种健康的文化,首先它存在的行式就是错误的,是以损坏公物为代价的。其次,里面多是一些消极的情怀。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怎样去看待这种文化,怎样去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这应当是留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永恒的课题。透过课桌“文化”,说不定真能看清学生们在想什么。只有想学生们之所想,急学生们之所急,中国的教育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飞跃。通过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尤其是问卷的第14问)以及采访结果,

12、我们看到了大多数同学对课桌“文化”持反对观点,他们认为课桌上乱七八糟的留言,影响了桌面的整洁美观,尤其是一些低俗的东西。从大方面来说,严重腐蚀了高中生的心灵,使思想易波动的我们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人生目标,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亚文化形态;从小方面来讲,好奇心理的作祟,也会影响我们上课的心情。当然也有极少同学认为课桌文化尽管是非理性的,但却不能单纯的从道德方面简单的予以否定,有些课桌文化也很精彩,舒缓了课间的紧张气氛,某些忏悔式语言还可以让迷茫中的我们少走弯路。在我们看来:最渴望被关怀的年龄,得不到理解使可悲的,课桌文化却真实反映了对于素质教育的向往和应试教育的无奈。这些隐秘性的语言决不会出现在报刊

13、杂志,还有博客,甚至日记等。 六、应对措施 课桌文化总的来说不是一种健康的文化,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我们要认真去看待这种文化,透过课桌文化,说不定真能看清学生们在想什么,了解同学们的思想,能更高地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这应当是留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永恒的课题。1、学校为学生举行高中生心理知识讲座,以疏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障碍,还可以设立心理健康咨询老师,让学生向老师倾诉咨询。2、多提倡文明礼仪,在学校设立“文明周”,并落实到各班,有班团干、系干等带头,“以点带面”。 减少这一现象的方法。3、父母应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关注自己孩子的思想及状况,和孩子沟通,以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困惑期。4、光靠外界的

14、束缚与开导是不够的,高中生应严格律己,上课认真吸收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考前认清考试范围并进行复习以便熟悉考试内容。5、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特别是监考老师更不应对此行为进行包容。“课桌文化”创作过程来源于创作者的内心发泄,以破坏课桌为代价,这种方式有点偏激,不够理性,而且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是不必惊慌。“课桌文化”虽然体现出部分学生品位不高,可也恰好最能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条探知学生内心世界的途径。学校可以针对高中生正处于自我确认,自我重塑时期,可塑性比较强的特点正确引导,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大力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发展主流校园文化,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了转变,自然

15、而然地达到减少乃至杜绝“课桌文化”的治本目的。“课桌文化有它深刻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我无法说清,毕竟它有存在的理由。但我觉得当代高中生应努力去寻找一个更广阔的展示天地,积极投入校园以及社会的各种活动,面对各种不如意都应积极应对,而不应用这样一种消极的方式来表达。七、学生体验与收获 小组通过对课桌“文化”这一现象的表象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了由此折射出的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课桌“文化”隐射出的学生不良心理倾向提出了相对有效的解决方式。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集体团结的重要性。从构思的形成,到选题的落定;从小组的建立,到任务的分配;从方案的设计,到活动的实施;从开题论证

16、的交流,到结题报告的填写,每一步都凝聚了全体组员的心血和汗水。虽然我们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研究性课题既让我们增强了团体意识,又充分锻炼了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指导教师点评: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各成员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和极强的集体意识,在课题进行的各个阶段,随时与我交流沟通并汇报课题最新进展,避免课题陷入僵局,让我看到了一个积极、团结、奋进的集体。课题的每一个研究过程,都是组员们反复推敲的结果。尤其是调查问卷的设计,题目层层深入,由课桌“文化”的表象入手,到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到解决这一不文明现象的可行性方法,无不反映出组员们的思辨能力与团结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