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9817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0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0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0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0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笫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卷7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答卷一并交回。第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H:1 O:16 C:12 N:14 Fe:56

2、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下列最可靠的依据是A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否改变 B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2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 B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ab段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bc段影响光合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他条件3下列对生物种群的叙述正确的

3、是 A种群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B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若为1可能导致种群灭绝 C若没有天敌存在,种群将无限制的生长 D大种群灭绝的几率比小种群高4用某种培养基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测得其生长曲线如图A所示。谷氨酸是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产物之一,其合成途径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培养基是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含有五大类营养物质 B由于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故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现象 C在图A中的3时期,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种内斗争最剧烈 D在图B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被抑制的主要原因是其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此种调节方式具有快速、精细的特点5肠道病毒EV71常

4、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EV71侵入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患儿感染EV71后,通常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彻底清除6当前,“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的一个重要热点,“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下列行为中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宗旨的是: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枯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利用硅材料制成光伏发电装置发电;限制化学发展,关停化工

5、企业,消除污染源头;大力发展潮汐能、风能、核能A B C D7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8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加入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溶液中:Mg2、Cu2、KB在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 L1的溶液中:K、CH3COO Cc(H)1014molL的溶液中:Na、S2、 D水电离出的c(H)与c(OH)乘积为1028的溶液中:K、Na、Ca29现有X、Y、Z三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X)N(Z)N(Y) C标准状况下,三种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均相同,分子质量也相等 D20时,若2molY与1molZ体积相等,则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2:110右下图表示反应N

6、2(g)3H2(g)2NH3(g);Hc()c()c(OH)c(H)B01 molL1NaHCO3溶液:c(Na)c(OH)c()c(H) CNa2CO3溶液:c(OH)c()c(H2CO3)c(H)D25时,pH475、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c(CH3COO)c(OH)c(CH3COOH)c(H)12将盛满30mL NO2(标准状况,下同)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质量比为1 :2B若再向试管中通入75mLO2,则试管内会充满水 C若不考虑扩散,最终试管内溶质浓度约为molL D当液面不再变化时

7、,试管内液面的高度约占试管高度的 13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 B25 C30 D35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且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一个静止的原

8、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母核的质量数小于子核的质量数 B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 C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 D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15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 107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A06小时 B16小时 C40小时 D24小时16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均匀的玻璃球

9、,频率一定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BC传播,从C点经折射进入,并经出射点D折射出去,已知COD120,玻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光束在C点的入射角60 B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t C一个光子在穿过玻璃球的过程中能量逐渐变小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球表面D处发生全反射17两根不同金属导体制成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相同的圆柱形杆,串联后接在某一直流电源两端,如图所示,已知杆a的质量小于杆b的质量,杆a金属的摩尔质量小于杆b金属的摩尔质量,杆a的电阻大于杆b的电阻,假设两种金属的每个原子都提供相同数目的自由电子(载流子)。当电流达到稳恒时,若a、b内存在电场,则该

10、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两杆内的电场强度都等于零 B两杆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一定相等 C两杆内的电场强度都不等于零,且a内的场强大于b内的场强 Da杆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b杆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18均匀介质中两波源S1、S2分别位于x轴上x10、x214m处,质点P位于x轴上xp4m处,t0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均为T01s,传播速度均为v40ms,波源S1的振幅为A12cm,波源S2的振幅为A23cm,则从t0至t035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 A12cm B16cm C24cm D32cm1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固定容器及质量为

11、m的可动光滑活塞P都是不导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Q,Q的上下两边盛有温度和体积均相同的同种气体甲和乙,现用外力F将活塞P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A外力F对活塞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B甲传热给乙,乙的内能增加C甲气体与乙气体相比,甲气体在单位时间内与隔板Q碰撞的分子数一定较少 D甲气体与乙气体相比,甲气体在单位时间内与隔板Q碰撞的分子数一定较多20如图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B恰与盒子前、后壁P、Q点相接触。若使斜劈A在斜面体C上静止不动,则P、Q对球B无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由静止释放,则Q 点对

12、球B有压力B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P、Q对B均无压力C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则P、Q对B均有压力D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加速下滑,则Q点对球B有压力21如图所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一电阻为R的梯形导体框(上、下底长度分别为L、5L)从图示位置沿水平向右方向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规定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在下图中线框中感应电流与线框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第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

13、号、姓名和科目。 2第卷共6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卷共13题,共174分。22(8分)现要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如图)、木块、计时器一个、米尺。 (1)请填入适当的公式,完善以下实验 步骤: 让木块从斜面上方一固定点D从静 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处,记下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D与A之间的距离s,则木块的加速度a_ 用米尺测量长木板顶端B相对于水平桌面CA的高度h和长木板的总长度l设木块所受重力为mg,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所受的合外力F_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