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知识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98173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行政管理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行政管理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行政管理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行政管理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知识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基础知识之行政管理知识点(一)【来源:联创世华 编辑:hanbing更新时间:2009-8-29 16:41:00 点击数:507 】1)政府职能的含义 1含义: 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 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 功能。2包括几层意思a. 实施主体:政府机构b. 主要内容: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c .实施手段:依法行政d.是完整统一的体系2)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1. 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政府职能:御外和安内。2.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御外、安内和 建设公共设施3.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a.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b. 稳定宏观经济 c .调节社

2、会分配 d.维护市场秩序4.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正在转变(传统上,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 有制为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的特 征,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性质和方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实行高度集权、计划管理 的方式,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企业 只是作为政府的附属物而存在。政府对企业实行统 一计划、统负盈亏、统购统销、统收统支,一切经 济活动以政府的计划为中心。这种方式在社会主义 国家建国初期,对加快经济建设、奠定国民经济基 础,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坚持计划经 济为主,就意味着排斥市场经济,排斥非公有制形 式。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资本

3、主义制度的对立物,曾 一度把市场经济和非公有制当作资本主义制度的 属性,因而试图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计划体制来取 代市场体制。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证明, 这一良好的愿望并没有取得成功。因此,目前大多 数社会主义国家已认识到市场对发展经济的重要 作用,开始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转变;同时,开始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 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政府职能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a. 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b. 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c 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d.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 准4)政府的

4、基本职能1. 定义: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 为政府的基本职能。2. 内容a. 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b. 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c .文化职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c .社会职能(其他的社会公共性的职能)5)政府的层级职能1. 含义:是按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划分的职能。2. 政府层级职能包括:a. 中央政府专有职能b. 地方政府专有职能c .中央和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如:社会治安、 公共福利、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国土管理、民族 事务、司法监察)注:目前,我国政府层级职能并没有在宪法或法律上明

5、确规定。6)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1. 含义:是按照管理运行程序划分的职能。符合管理学中的 “封闭性原则”2. 可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7)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1. 社会环境的变迁(是转变的外因)2. 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转变的内在动力)3. 技术手段的创新(是转变的根本保障)4. 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转变的制约因素)8)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 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或叫内部转移,是政府内部重划分职能)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9)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关键是:政企分开10)政府机构的

6、含义广义: 是指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 的总称。狭义:国家行政机关11)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 注意区分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含政府机构。2政党组织3群众组织: 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村委会、居委会 4事业单位(因为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责,因而 不属于政府机构):如地震局、气象局12)机构编制管理1领导体制: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管理机关: 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编制委员会。3主要任务:a. 职能管理:“三定”- 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b. 机构管理c .人员编制管理: 即人员总额、

7、人员结构、领导职数、职位配置 注: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 域名(表明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表明管理内 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13)职能优先原则 主要有四层意思:1. 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因职能而设机构)2. 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3. 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总体职能4. 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 的合理性14)完整统一原则主要有三层意思:1. 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2. 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3. 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15)管理幅度与层次相适应的原则 在实际运用中,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律:1. 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 层次成反比。2. 管理幅度与事务的难

8、易程度成反比3. 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 度成正比4. 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5. 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注:管理幅度指管理的数额16)权责一致原则 有三层意思1. 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2. 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3. 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注:一般来讲,上级对下级的权力应负连带责任。17)精简与效能的原则 包括三层意思:1. 机构设置要精简2. 人员编制要精干3 .办事程序要简化18)依法设置的原则 包括二层意思:1. 政府机构设置程序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2. 有关政府机构的各项规范要由法律法规来确定19)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原因如下:a. 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 政

9、治体制改革的需要c .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d. 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e. 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20)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采取渐进式。1. 1982 年改革:a. 提出干部的四化, “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b. 实行首长负责制,并将这一原则写入宪法。2. 1988 年改革:a. 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b. 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的原则。3. 1993 年改革:a. 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b. 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c .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4. 1998 年改革:仍是过渡性方案21) 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1.

10、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2. 国务院的组织体制:(1) 国务院组成人员: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委员会主任、审 计长、秘书长(2) 任期:5 年,总理、副总理、国务院委员连续任 职不得超过两届(3) 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4) 会议制度:国务院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总 理办公会议制度。注: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 组成。3. 国务院行政机构:包括: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机构、国 家行政机构、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注:(1) 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 民银行、审计署(2) 国务院直属机构

11、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但行政 首长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但可列席国务院全体 会议。(3) 国务院办事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2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1.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a. 省、地级市设秘书长。秘书长是领导职务。b. 乡镇原则上不设工作部门。2. 任期:省、市、县(区):五年乡镇:三年 正副行政首长均由人大选举产生。3.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即省长、 市长、镇长负责制。4. 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与上级垂直管理部门、派出 机构的关系:a.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合并,要由 本级政府报请上级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 备案。b.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

12、有: 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c .实行省级政府垂直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5. 派出机构:其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但它有权以自己的名义 实施管理,并在管理效力上与派出它的政府或政府 部门相同。23)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1. 我国公务员的定义: 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 人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团工作的专职人 员)2. 制度1993 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后制定 的近 40 个单项法规3.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第一阶段. 1984-93 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 第二阶段. 1993-96 年:在全国推行公务员制度注:(1) 1

13、982-86 年,草拟国家工作人员法后改名为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2) 1986-88 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 和七届全国人大上,分别将建立公务员制度作为政 治体制及干部从事制度改革的重点,还形成了建立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 组建从事部、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制定公务员法规24)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特色有4点: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国家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2.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 的利益集团。3.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 途4.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25)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范围与公务员的义务权 利1. 实施公务员制度的对象:

14、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行使国 家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 人员从事党群工作的人员2. 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机关: 国务院办公厅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 家局派出机构行使政府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议事协调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注:凡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单位,不实行企业、 事业单位的职称、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 3参照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范围: 党的机关、一些群众组织 4不属于实施范围的单位:不具有行政职能的事 业单位(如新华通讯社)、学会、协会、其他培训机 构5国家公务员义务共八项: 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 策执行公务;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

15、见,接受 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 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 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公正廉洁,克已 奉公;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6国家公务员权利共八项: 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 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 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参加政治理 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 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依照 规定辞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26)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1录用的前提条件:a. 职位出现空缺b. 根据空缺职位确定资格条件2. 录用的职务范围: 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全是非领导职务) 注:从政府机关以外选拔人员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助 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不属录用的范围。3. 录用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