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980456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二一七年七月目 录前言1一、“十二五”工作回顾2(一)提质增效,稳步提升林地绿地碳汇功能2(二)夯实基础,持续推进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2(三)强化管理,初步构建林业碳汇管理与交易机制3(四)加强引导,不断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行业人员能力3(五)节能减排,促进实现行业降耗减排阶段性目标4二、“十三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一) 发展机遇41.生态文明建设为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赋予了新内涵42.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拓展了空间43.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冬奥会的筹办为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新要求5(二)面临的挑战51.固碳增汇功能仍需提升52.适应

2、气候变化能力亟待增强63.碳汇综合管理体系需进一步优化64.节能减排工作需加大力度6三、“十三五”工作思路7(一)指导思想7(二)基本原则7(三)行动目标8四、“十三五”主要行动8(一)固碳增汇行动81.增加林地绿地资源总量82.提升林地绿地资源质量83.加强湿地恢复与保护94.推进环北京绿化建设9(二)适应变化行动91.开展园林绿化适应气候变化机制研究与示范92.推进“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建设93.加强森林资源保护104.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105.为市民供给良好的生态产品和空间10(三)管理优化行动111.完善林业碳汇综合管理体系112.构建京津冀碳汇协同发展机制113.研究基

3、于碳汇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114.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碳补偿125.计量与监测园林绿化重点工程碳汇量126.建设全市碳监测站点网络12(四)节能减排行动131.促进行业办公与生产节能减排132.发展园林绿化低碳产业133.资源化利用园林绿化剩余物13五、保障措施14(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14(二)建立健全多元投资机制14(三)加强林业碳汇智库建设14(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15前言我国为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研究制定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林业作为重点领域被纳入其中。习近平同志在巴黎气候大会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的庄严承诺。为

4、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与承诺,2016年,国家林业局相继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年-2020年),提出“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排放、提升林业适应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碳汇计量监测、探索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点工作领域和任务要求。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对园林绿化行业提出,“园林绿化系统的碳汇能力大幅提高,极端天气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气候灾害应急防范能力有效提升;加强生态建设及管护,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在山区、平原和城市,分类实施山区森林碳汇巩固提升、38万亩平原造林

5、管护增汇、城乡园林绿地建设增汇工程,加快推进湿地恢复建设,扩展城市湿地系统,开展湿地固碳试点,增加湿地储碳能力;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达到5%;加大京津冀协同的碳汇林建设力度”等任务要求。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中共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统筹山水林田湖建设,大力建设森林城市、海绵城市,补短板解决大城市病,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已成为“十三五”时期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一)提质增效,稳步提升林地绿地碳汇功能 “十二五”时期,全市持

6、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开展平原造林、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森林健康经营、湿地保护与修复、公园绿地建设等多项重点工程,提升了林地绿地资源质量与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十二五”期间,共新增造林面积140万亩、城市绿地72750亩;截至2015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41.6%、林木绿化率达到5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森林资源碳储量增加178万吨。全市绿色空间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林地绿地资源碳汇功能实现稳步提升。 (二)夯实基础,持续推进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研究北京地区的碳汇营造林计量监测模型和参数,建立了涵盖2座碳通量监测站、33个山区

7、公顷级样地和300个平原样地的监测体系。对百万亩平原造林、近自然森林经营等重点工程开展碳汇计量监测,为相关政策制定及项目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通州、房山、大兴、平谷和延庆等区县,开展碳汇造林和经营,试验示范区共计4.5万亩。加强国际合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澳门政府合作开发“森林可持续经营碳汇项目”,在国际上反响强烈,引起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关注。(三)强化管理,初步构建林业碳汇管理与交易机制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计量监测暂行管理办法、北京地区森林增汇经营技术指南、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DB11/T 953-2013)、林业碳汇项目审定与核证技术规范(DB11/T 108

8、9-2014)、平原造林项目碳汇核算技术规程(DB11/T 1214-2015)等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性文件;与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制定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试行),研究形成北京市林业碳汇抵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成“顺义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房山区石楼镇碳汇造林项目”交易试点,理清了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开发程序,探索出了项目开发的可行性模式。(四)加强引导,不断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行业人员能力大力普及碳汇理念,举办“零碳音乐季及森林音乐会”、碳汇“五进”活动等系列宣传活动百余次,在北京电视台等媒介宣传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累计达9个月,制作、印发宣传手册30余万份,组织开发碳足迹计算产品向全

9、市分发10万余份,开发并持续维护北京碳汇网,点击率超1000万人次。以北京碳汇基金为平台,通过零碳会议、零碳车贴、购买碳汇履行植树义务等形式,募集资金共计1750余万元,捐款人数达6500多人次,参与人数位居全国首位。举办30多次林业碳汇技术专项培训,累计培训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组织10多名核心技术骨干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进行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培养我市林业碳汇人才队伍。(五)节能减排,促进实现行业降耗减排阶段性目标从办公、生产和计量统计三个层面实现园林绿化行业内涵促降。通过倡导绿色采购与合理用能、电子政务、绿色出行等低碳行为习惯,促进行业绿色办公;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和

10、资源综合利用,推广节水、节雨低碳技术,促进行业生产运行的节能减排;通过统计行业能耗与碳排放基础数据,初步建立了行业碳排放计量监测网络。通过以上措施,基本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到2015年行业单位地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7%,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8%的指标。 二、“十三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 发展机遇1.生态文明建设为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赋予了新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习近平同志2014年视察北京时,明确要求落实结构调整任务推进园林绿化发展

11、。国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中,都把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在建设“美丽北京”和“和谐宜居之都”过程中,园林绿化不仅在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也在促进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作用突出。 2.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拓展了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实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统筹园林绿化生态建设。面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充分发挥北京区位优势,带动天津、河北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共同发展

12、,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而且为北京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 3.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冬奥会的筹办为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新要求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一项重要决策,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更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要筹办一届绿色、节约的冬奥会,要把北京建成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努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北京市提出了“疏解增绿、留白建绿”的全新规划发展理念,这为我市园林绿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要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更加注重提升碳汇能力,发展低碳技术。将碳汇、碳中和等当前国际社会

13、认可的生态指标和理念融入其中。(二)面临的挑战 1.固碳增汇功能仍需提升截至“十二五”末,全市仍有480万亩中幼林需要抚育,20万亩荒山尚未绿化,10万亩废弃矿山有待修复治理。全市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仅为27.93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1%,世界平均水平的28.0%。林地绿地资源总量仍显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碳汇功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亟待增强 林地绿地生态系统应对极端气候与气象灾害方面的辅助与支撑作用还未能有效发挥。面对雨雪冰冻、大风、雾霾、沙尘暴、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害频发的现状,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的预警与响应机制还未建立。因此,研究和分析园林绿化

14、适应气候变化潜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与损失的工作,还需要深入地开展。 3.碳汇综合管理体系需进一步优化 “十三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以及北京市政府,都在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新的战略部署,国家也将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我市林业碳汇综合管理体系还存在管理与技术的规范化不完善、林地绿地资源碳汇计量监测与效益评估未全面铺开、社会志愿参与程度不高、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诸多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程序,加强技术支撑、公众宣传与人员能力建设,形成完善的林业碳汇综合管理体系。 4.节能减排工作需加大力度目前,园林绿化行业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传统高能耗与高排放生

15、产经营模式为主、新兴低碳技术与产业推广应用不足、行业能耗统计相对困难、人员仍然缺乏低碳办公与生产意识等诸多问题,面对“十三五”时期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对农林牧渔业提出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达到5%”的任务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大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三、“十三五”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及中共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落实国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为总体要求,以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绿色城市”、“海绵城市”,补短板解决大城市病为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园林绿化中长期发展规划,扩大林地绿地面积,提高林地绿地质量,加强行业节能管理,做到减缓与适应并举,不断提升林地绿地生态系统的增汇减排功能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深化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做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1.统筹发展,协调推进。把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