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差异教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978844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实施差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实施差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实施差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实施差异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作为个体的学生,受到家庭、成长环境、先天因素等影响,形成个体差异,而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就有个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既面对全体学生又尊重个体差异,开展又差别的教学。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谈谈如何开展差别教学。 一、差异形成的原因初探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但是在每天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这点并不是很容易,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决定了接受知识的范围,受到父母职业、价值观等因素的制约。显然文化水平高,从事脑力劳动的家庭出生的孩子,在课堂上明显优于其他类型家庭出生的孩子。学生的学习习惯也直接影响差异形成,课堂上容易集中注意力自我

2、约束力强的学生,听课效果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每个人的先天禀赋、潜力、爱好以及特长的不同,也会形成数学学习中的差异。对于数学的兴趣,先天的数学感觉,主动探究能力较强的课堂效果明显优于对于该学科兴趣不打的学生。 产生差异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个体隐性差异和性别差异,学生在发展中思维发展水平,智力原有的只是结构、认知结构间的差异。当然,每个个体在感知通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自然而然的又这差异。作为社会的“人 ”,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各种诱惑的影响,导致学困生出现的诱因随时会出现,致使教育者在教学中随时会看到个体的差异广泛存在。 二、个体差异在课堂上的呈现形式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从个体在数学学习中

3、能力的高低,学习接受的快慢,课堂上的具体表现看它们的呈现形式。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即我们平常叫的优等生、中等生,能力较差的学困生。接受能力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课堂教学要求必须在单位时间里面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接受 能力较低就比需将课堂向课外延续。这样课堂上就必然表现出成功型、交往型、依存型、疏远型、独处型、反叛型,课堂上表现好,反应比较快,接受能力强的就扮演了成功的角色,也有能够与老师很好互动的交往型,有过分依赖老师的依存型,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置若罔闻,喜欢独立思考,不提任何疑问的独处型;它的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对于老师过分质疑,喜欢我行我素钻牛角尖的反叛型。成功型、交往型、反叛型一般很容易形成活

4、跃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容易产生互动,教学的目的很容易达成,也是一部分人认为成功课堂的一种标志,教学的效果好坏也直接呈现在课堂上。被动的依存型、疏远型、独处型,对于课堂的影响是负面的,一方面教者很难从他们的表现看到课堂的实际效果,另外一方面被动接受知识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即使勉强为之,也缺乏创造性,使得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成为一句空话,教师在课前设定的三维目标就很难达成。 三、教师怎样开展差异性教学,消除学生个体差异对于教育的影响实现三维目标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的与学生交往,能偶认真倾听与交流,从内心深处感受和理解学生,承认他们的差异,承认个体的独特性,因材施教。应该尽可能

5、避免“以教师为中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克服教学 中的趋同和整齐划一的弊病。认真研究差异形成的原因,发展学生在数学(或者其他一个方面的特长) ,为各种不同的学生提供成长的条件 ,教学中为各种不同的学生拟定教学目标,关注班级学生中的大多数学生,要他们学会、会学,关注有个体差异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每一节课上又收获,逐渐缩小差距,消除他们心里的障碍。 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所带班级的具体情况,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入观察准确鉴别。从他们的内心,而不是从分数这一个尺度去衡量个体差异。要从个体需要,个体健康发展界定差异。把个体差异的解决之道作为教学资源开发,把他开发出来,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在数学的各

6、个方向发展的人。树立没有差生就没有差异的思想,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在就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层教学,在课堂情境设置中关注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利用每个学生都有的鲜活的生活教材去设置,消除环境对差异形成的影响。知识的呈现中更应该关注学困生,低切入点教学,课堂练习的设置要兼顾不同的人,比如对于优秀、和中等的学生提供思维难度较大,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而学困生则提供最基本的以本节知识为主线,着眼于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的习题。小结拓展中,激发不同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有的学习资源,更深层次的探究本课时内容,让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充满个性色彩,为个性发展开辟本学科的道路。 注重教学评价在消除个体差异中的作用,从发展的角度分层评价不同的学生。对于作业、考试等评价不单纯从本身去看,而是把他们放在特定的类别里面,加以表扬和赏识。给学习者提供有益的、积极的反馈,在具有差异的学生中形成有利于每个人发展的氛围,尤其要帮助学困生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给予充分的发展机会,最终使具有差异的学生形成自己的 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