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978842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摘要小学语文教育需要一种超越于功利、科学实证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科学精神;现代技术教学手段的不恰当运用导致了语文教学本体的缺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要注意价值取向;人文教育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而不是外在于学生的空洞说教。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反思 新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理念能否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公开课作为架设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最鲜明地折射了教育观念的最新走向,成为教育改革最生动的表情。当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经历了几年深入的实践、探索和反

2、思之后,似乎渐渐归于某种“平静”。然而,冷峻地审视当前举行的各类语文公开课,依然,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于这种“平静”之下的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种种悖离。语文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必要的乌托邦。教育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全部的憧憬和梦想,必须具备一种超越于功利实用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案例:雪地里的小画家师:同学们,咱们平时是怎么画画的?生:我们平时画画要用纸和彩笔。生:师:那,小动物们又是怎样画画的?生:他们用脚在雪地里踩,没用纸和笔。师:真轻松,真简单,走一走,跑一跑,几步就成了一幅画,太了不起了!难怪大家都说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师:咦,青

3、蛙为什么没参加?生:它在洞里睡着啦!师:多好玩的冬天啦!青蛙为什么要在洞里睡觉呢?生:青蛙身上没毛。生:青蛙怕冷。生:师:大家说的都没错。青蛙的确怕冷,冬天它只能睡在暖和的地方,不吃也不动,一直睡到第二年的春天,天气暖和了,才出来活动,这种现象叫冬眠。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一年级课标教材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用诗歌的形式将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想象成在雪地里画一幅幅美丽的画。诗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贴近儿童的想象世界。它有利于唤醒儿童的本真,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观。试想:在银装素裹的冰天雪地里,“小画家”们丹青妙笔,无拘无束尽情地写意作画,若梅花,似枫叶多么美

4、丽的画卷呀!多么幸福的生活啊!令人遗憾的是,在这里,教师缺乏一种超越于科学精神之上的人文关怀。教学中,完全从成人的经验世界出发,从科学的角度去解构文本,生硬地将学生从理想的童话王国拉回到现实的科学世界。于是,小画家画画,就成了动物在雪地里走路,画笔就是它们奇形怪状的爪子;青蛙的恬然入梦,被科学地解构为动物的冬眠。美丽的童话世界不复存在,诗歌的情趣荡然无存,缺乏对教育作为必要的乌托邦的切身理解,教育作为价值引领的作用也烟消云散。譬如星空,譬如月亮,不仅仅是人类征服与主宰的对象,不仅仅是元素,环型山以及直径、质量、体积等枯燥的物理学理据。假如没有月亮,也就没有月光如水,人淡如菊;没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没有杜牧的“夜泊秦淮”,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是嫦娥奔月,月亮是吴刚伐桂;月亮是亲情的召唤,月亮是远方的思念直到永远,月亮都是岁月的诗意,人类情感的一个空间,一片背景,一种弥漫不已的气息,人类心灵深处的家园。而这才是真正的星空,才是作为语文教育应该拥有的情怀。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背景,没有一份超越科学实证主义的情怀,就永远无法喷涌语文教育的激情,焕发语文教学的魅力和光彩!语文教育需要一些浪漫的理想主义情结!雪融化后变成春天,应当成为语文教学最美丽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