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修改对照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978729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7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修改对照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最全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修改对照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最全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修改对照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最全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修改对照表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最全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修改对照表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全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修改对照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修改对照表(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仃 年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修改对 照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3月15日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施 行。它是民法通则的修订版。特作对照表,供学习使用。1、对照表一为修改前后概述2、对照表二为修改前后具体内容 1、对照表一为修改前后概述2CM6 年2017 年章节知耐书知识点变化情况分析第一节一、民法的概念和特征二、民法与 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第第一节一、民法的概念二、民 法的性质本章变牝不大1-增加民法的性第_ 章 堵论第三节、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二、自愿原购三.公平原则四、诫实信用 原凹五.禁止权利潴用原刖六、公序良俗 飙章绪论第三节一、民法基本原册的概 念和功能二、平等原

2、则三、自 愿原则四、公平原则五、诚实 信用原则丸*禁止权利滥用原 则七、公序良俗原则质” Z删嫌民法 与其他部门法的关 系3将民法基本 原则的意义变更为 功能4噌加平 等原则” *第二民事法律关藜第三节民事权利一、民事权利的槪念 二、民事权利的类型财产权和人身权;支 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绝对权 和相对权;主捉利和从权利;既得权和期 诗权。三、民事权利的保护第四节民事 法律事实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第章民*法 律 关 系第三节-、民事权利民事权利的槪念和持征;民事权利的 分类;民事权利的行便;民事权 利的保护D二.民事义务 民事义男的概念;民事义务的分 类口三、民事责任民事贵任的 概念

3、;民瞬责任的特征;民事责任 的分养。第四节民事法律事实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行 为;自热事实本章变化较大1 増加民事权利的特 征2.增加民事权 利的行使3增 加民事义拧 4増加民事贵 任5,增加民事 法律事实的分类的 具护内容;行为和 自撚事实第五 章 民事 法律 行为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一、单方民事 法律行为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二、单务民 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三、有偿 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四、诺 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五、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 行为、六、主民事法律行为和从民事法律 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一、明示形式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二

4、、默示形式作为的默示;不作为的默示。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一、行为人合格二、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三、行为 内容合法四、行为形式合法第五节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的民寧 法律行为的概念;条件的法律特点:条件 的种类。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期限的法律特第五 章 民 事 法 律 行 为点;期限的分类。第二节一、单方行为、双方行 为和多方行为二、单务行为和 双务行为三、有偿行为和无偿 行为四、诺成性行为和实践性 行为五、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 为六、主行为和从行为七、有 因行为和无因行为八、负担行 为与处分行为第三节意思表示一、意思表示

5、 的概念和特征二、意思表示的 形式三、意思表示瑕疵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 生效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第五节附条件珀附期限的民事 法律行为一、附条件的民事法 律行为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 行为本章变化较大1. 增加多方行为2. 增加有因行为与无 因行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3制 除了民事法律行为 的形式,将意思表 示作为第三节。4. 将第四节修改 为民事法律行为 的成立和生效5. 删除了附条件的 民事法律行为、附 期限的民事法律行 为的具体内容。6. 将原来无效民事 行为和可变更、可第二 章 自然 人第一节一、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法律特 征第二节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

6、念 和法律特征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 类三、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宣告第第一节一、民事权利能力的概 念和特征第二节一、自然人民 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待征二、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三、自然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的 宣告本章变化较大1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 力的法律宣告变更 为自然人欠缺民事 行为能力的宣告2.增加监护的作用 3删除个体工商户 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的财产责任4删 除个人合伙的全部第三节监护一、监护的概念和类型自 然 人第三节监护一、监护的概念和 作用二、监护的分类第五节一、个体工商户的概念和法律待征二、农村承包经荒户的概念和法律待征三、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财产 责任第五节一

7、、个体工商户的概念 和特征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 概念和待征第六节一、个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入伙与退伙。三、个人合伙的责任承 担删除此节全部内容内容第六节一、无效民事行为的概 念和特征二、无效民事行为的 情形三、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 后果第七节可变更、可徹销的 民事行为一、可变更、可撤销 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二、 可变更、可撤销旳民事行为的情 形三、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 行为的民事行为芍无效民事行为 的区别第八节一、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的概念和特征二、效力待定民 事行为的情形三、效力待定民 事行为的法律后果撤销的民事行为分 成了两节7增加 无效民事行为的法 律后果8删除可 变更可撤销的民事

8、 行为的法律后果 9增加可变更可撤 销的民事行为的特 征10.增加效力 待定的民事行为的 特征第六节一、无效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无效民事行为的特点;无效民事行 为的认定。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 为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类型;可变 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的 区别。三、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 销的法律后果第七节一、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概念二、 效力待定民爭行为的类型三、效力待定民 事行为的法律后果第六代理第二节代理的种类三、显名代理和隐名代 理第 六 章 代 理第二节三、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第三节代理权及其行使三、代理权的行使规则第三

9、节代理权三、代理权的行使本章结构不大1. 删除了显名代理和 隐名代理,增加了 克接代理和间接代 理2删除了无权 代理的效力的内容第四节二、无权代理的效力本人的追认权和拒绝权;第三人的催告权和撤销 权。三、表见代理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的构成条件;常见的表见代理情 形;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第四节二、无权代理的效力第八 章 时效 与期第一节诉讼时效概述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的法律性质及意义三.诉讼 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四、诉讼时效与 徐斥期间的区别第二节诉讼时效一诉 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二、诉讼时效的种类普 通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 效。三.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四、诉讼时 效期

10、间的中断、中止和延长第 七 $ 诉 讼 时 效 与 期 间第一节诉讼时效一、时效概述 二、诉讼时效的保念三、诉讼 时效的适用范围四、诉讼时效 的种类五、诉讼时效期间的起 算六、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 中断和延长七.诉讼时效与除 斥期间本章变化不大:1 删除诉讼时效的 的法律性质及意 义、诉讼时效期间 届满的法律后果2 删除时效的种类 的具体内容第十 九章 人身 权第二节人格权一、生命权生命权的概 念;生命权的基本内容。二、身体权身体 收的概念;身体权的基本内容。三、健康 权健康权的概念;健康权的基本内容。四、姓名权姓名权的概念;姓名权的基本 内容。五、名称权名称权的槪念;名称权 旳基本内容。六、

11、肖像权肖像权的概念; 肖像权的基本内容。七、名誉权名誉权的 概念;名誉权的基本内容。八、隐私权隐 私权的概念;隐私权的基本内容。九、荣 誉权荣誉权的槪念;荣誉权的基本内容。 十、尊严权尊严权的概念:尊严权的基本 内容。十一、信用权信用权的概念;信用 权的基本内容。第三节身份权一、配偶 収配偎权的概念;配偎权的基本内容。二、亲属权亲膺权的概念:亲属权的基本 内容。第八 章 人 身 权第二节人格权一、人格权的概 念和特征二、具休人格权生命 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 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 权;荣誉权。三、一般人格权 第三节身份权一、身份权的概 念和特征二、身份权的类型本章结构内容变化 较

12、大:1.第二节 的内容变化调整较 大,同时删除了尊 严权、信用权。2第三节内容调整 为身份权,在考点 层面删除了配偶权 和亲属权。第八 章 物权 的_ 般原 理第二节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保 护原则二、物权法定原则三、公示.公信原则第 九 章 物 权 法 概 述第二节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保护原则二、物权客 体特定原则三、物权法定原则四、公示、公信原则本章变化较大1 增加物权客体特定 原则2增加物权第三节物权的变动 一、物权变动的模 式 二、不动产物权的变动 三、动 立物权的变动 四、物权的登记第三节物权的变动 一.物 权变动概述二、物权变动的摸 式三.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四、动产物权的变动

13、第四 节不动产登记一、不动产登记 的概念和特征二.不动产登记 的类型;三、不动产登记的效 力;四、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责 任。来的物权登记变更 为单独的一节。具 体内容包括不动产 登记的概念和特 征;不动产登记的 类型;不动产登记 的效力;不动产登 记错误的责任。第九 章 所有 权、 第十 章 共 有、 第十 章 建筑 物区 分所 有 权, 第十 二章 相邻 关系第一节所有权概述一、所有权的概念二、所有权的特征三、所有权的类型第二节所有权的内容和限制一、所有权的积极权能二、所有权的消极孜能三、所有权的限制第三节所有权旳取得、转移和消灭一、所有权的取得原始取得;继受取得。二、所有权旳消灭第十章共有第

14、一节共有概述一、共有的概念二、共有的特征第二节 按份共有一、按份共有的概念二、按份共 有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节共同共有一、共同共有的概念二、共同共有人的权利和 义务第十一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一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一、建筑物区分所 有权的概念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 第二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一、所有 或二、共有权三、成员权第十二章相邻 关系第一节相邻关系概述一、相邻关系 旳概念二、相邻关系的特征第二节相邻 关系的处理原则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二、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第三节几种主要 的相邻关系一、相邻土地通行或利用关系 二、相邻建筑物利用关系三、相邻用水、 排水关系四、相邻不可量物侵害防免关

15、系第 + 章 所 有 权第一节所有权概述一、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二、所有权的分类三、所有权的权能 和限制四、所有权的取得第二 节共有一、共有的概念和待征 二、按份共有三、共同共有第 三节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一、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 概念和特征二、业主的建筑物 区分所有权的内容第四节相邻 关系一、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 征二、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和 依据三、几种兰要的相邻关系 相邻不动产通行或利用关系;相 邻用水、排水关系;相邻通风、 采光和日照关系;相邻不可量物 侵害防免关系。这几章主要是框架 发生变化。删除 了一些考点的具体 内容,同时增加了 相邻通风、采光和 日照关系。第十三章用益 物权第一节用益物权概述一、用益物权的槪念 二、用益物权的特征三、用益物权的种类第一节用益物权概述一、用益 物权的概念和待征二、用益物 权的种类本章主要调整了结 构,内容无变化第十 四章 担保 物权第一节担保物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